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
一、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 法律解析和权利保障
房屋拆迁作为一项重大城市发展举措,往往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关系。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是一种常见的法律问题。当拆迁补偿安置合同无法得到履行或发生争议时,涉及的权益保护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对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进行解析,以帮助各方了解相关权利和法律保护。
合同纠纷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的定义。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是指在房屋拆迁过程中,由于合同未能履行、违约或合同条款存在争议,导致当事人之间出现争议的情况。
在合同纠纷中,各方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来明确权益,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房屋拆迁涉及的合同纠纷与土地法、建设法、拆迁政策等有关,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与拆迁补偿安置政策相一致。
在处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时,合同的条款非常重要。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包括补偿标准、安置方式、过渡性安置等。当然,合同也应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利益,避免一方得利而损害另一方的合法权益。
权利保障和法律援助
为了保障当事人在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中的权益,我国有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房屋拆迁的监管,确保合理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的制定与执行。
当权益受到损害时,当事人有权寻求法律援助和维权。大多数城市设立了拆迁纠纷调解委员会或人民调解组织,提供专业的调解服务。当事人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此外,法律援助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援助机构获得免费的法律咨询和诉讼代理服务。这有助于确保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维护。
纠纷解决和维权策略
当涉及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时,有几种常见的纠纷解决和维权策略:
- 协商和调解:当事人在出现争议后,可以寻求协商和调解解决纠纷。这是一种灵活、低成本的解决方法,有助于双方公平地达成一致意见。
- 法律诉讼:当协商无法解决争议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收集充分的证据,以提高胜诉的可能性。
- 法律援助:对于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援助机构获得免费的法律代理和咨询服务。这是一种有效的维权方式,可以帮助弱势群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 舆论监督:借助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对拆迁纠纷进行曝光和监督,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有助于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权益的保护。
总结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政策和当事人的多重利益。在解决纠纷时,合同的条款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十分重要。当事人有权寻求法律援助和维权,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同时,通过协商、调解、法律诉讼和舆论监督等手段,当事人可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们相信,只有当法律与公平并行,权益得到保障,城市的拆迁工作才能逐步健康发展。
二、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
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是在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一旦发生,往往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纠纷解决机制。作为拆迁的一方,了解自身权益,并在签订合同前进行适当的法律咨询是至关重要的。
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的含义
拆迁补偿安置合同是指政府拆迁单位与拆迁户签订的一种法律文件,约定了拆迁户因被征收房屋、土地等财产所蒙受的损失应得到的补偿和安置条件等权益。该合同在拆迁过程中具有法律效力,拆迁户和拆迁单位均应遵守其中的约定。
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的产生原因
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合同条款不明确:拆迁补偿安置合同中的条款往往涉及到产权交接、补偿金额、安置房屋等方面,如果合同条款不明确,容易导致双方对权益的理解产生分歧。
- 合同解释争议:拆迁补偿安置合同作为一种法律文件,其解释权往往引发双方的纠纷。当双方对合同条款的解释不一致时,可能会产生争议。
- 补偿款支付问题:拆迁补偿款的支付是拆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支付问题出现纠纷,可能会延误拆迁进程,给双方带来损失。
- 安置房屋质量问题:政府往往将安置房屋作为一种补偿方式提供给拆迁户,然而,安置房屋的质量问题常常引发纠纷。例如,房屋的质量不符合约定、配套设施不完善等。
拆迁补偿安置纠纷解决途径
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解决:
- 协商解决:拆迁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可以达成一致意见,修改合同约定,或者进行其他合理安排。
- 调解解决:拆迁双方可以选择进行调解解决合同纠纷。调解可以由政府相关部门、仲裁机构、律师等进行,通过中立第三方的参与,协助双方达成和解。
- 仲裁解决:拆迁双方可以依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选择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是一种法律程序,由专业的仲裁员进行公正、独立的裁决。
- 诉讼解决:如果无法通过协商、调解和仲裁解决合同纠纷,拆迁双方可以选择诉讼的方式解决。诉讼是一种法律程序,通过法院的判决来解决纠纷。
避免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的方法
为了避免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的发生,拆迁户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 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拆迁户在拆迁前应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明确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 寻求法律咨询:拆迁户可以在签订合同前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了解合同条款的含义和影响。
- 谨慎阅读合同:拆迁户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各项权益得到合理保障。
- 保留证据:拆迁户在拆迁过程中应保留相关的证据材料,以便在纠纷解决时提供依据。
- 维权意识:拆迁户应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
结论
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是在拆迁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解决纠纷需要双方的协商和合理的解决途径。通过了解自身权益、遵守合同约定,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可以有效地避免和解决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纠纷。
三、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
解决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的法律途径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一旦发生,将对双方造成诸多困扰和损失。因此,了解如何解决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的法律途径,对于双方是非常重要的。
解决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的法律途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调解解决
调解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常见方式,也适用于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当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发生时,双方可以选择通过调解来解决。调解可以通过法院、仲裁机构等第三方的介入进行,也可以由双方自行协商。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可以共同商议解决方案,协商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调解解决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的优势在于速度快、成本低、双方自主参与等。但也需要注意的是,调解是自愿的,双方都需要同意参与调解的过程,并且调解达成的协议应当是合法合理的。
2.仲裁解决
仲裁是一种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对于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同样适用。当双方无法通过调解解决纠纷时,可以选择仲裁来解决。仲裁可以由双方自行协商选择仲裁机构进行,也可以根据合同约定选择特定的仲裁机构进行。
仲裁解决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的优势在于专业性强、程序简便、效率高等。仲裁机构一般会有专门的仲裁员进行案件审理,通过听证等方式,对双方的主张进行审查和评判,最终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
3.诉讼解决
当调解和仲裁无法解决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时,双方可以选择诉讼的方式来解决。诉讼是最常见的法律途径,将纠纷交由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
诉讼解决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的优势在于法院的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双方必须履行判决结果。但与此同时,诉讼也存在一定的繁琐性、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因此,在选择诉讼解决时,双方需要充分考虑时间、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4.寻求法律援助
在解决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的过程中,双方有权寻求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一项法律制度,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服务。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经济困难的一方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将根据申请人的经济状况和案件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服务,包括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
总结
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的解决可以选择调解、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在选择解决途径时,双方需要充分考虑纠纷的实际情况、成本、效率等因素,并依据法律规定进行选择。同时,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双方有权寻求法律援助,以获取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四、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的话题。房屋拆迁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涉及到许多法律和合同约定。当房屋拆迁补偿合同产生纠纷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解决纠纷的方法。
什么是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是指在房屋拆迁过程中,涉及到合同履行、权益保护等方面的争议和纠纷。拆迁补偿合同是市政府和拆迁户之间签订的一种法律约定,其中包含了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当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双方在权益保护上发生分歧时,就可能导致合同纠纷。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的原因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 补偿标准不合理:拆迁补偿标准涉及到房屋评估、货币补偿、安置房等方面。如果双方对于补偿标准存在不合理之处,就容易引发纠纷。
- 补偿款支付问题:有时候市政府在补偿款支付上存在延误或者其他问题,导致拆迁户无法按时收到补偿款。
- 拆迁过程中的损失:在拆迁过程中,可能存在房屋损坏、财产损失等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就会引发纠纷。
- 拆迁安置问题:在一些情况下,市政府需要给予拆迁户安置房。但如果安置房的质量、面积等方面存在问题,就会引发纠纷。
解决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的方法
当发生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时,双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解决:
- 协商解决: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协商解决的好处是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成本。
- 调解解决:如果协商无果,双方可以寻求调解。调解是一种法律程序,由相关部门进行调解,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 诉讼解决:如果以上两种方式都无法解决问题,双方可以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诉讼是一种较为正式的解决纠纷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投入。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的案例:
小张的房屋被拆迁,与市政府签订了补偿合同。根据合同约定,小张应该在三个月内收到补偿款。然而,三个月过去了,小张仍然没有收到补偿款。他去找市政府反映情况,但是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答复。于是,小张决定寻求法律援助,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
在法庭上,小张提供了合同、证据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同时,他雇佣了一位专业的律师代表自己。经过法庭的审理,最终判决市政府支付补偿款,并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如何避免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为了避免此类纠纷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建议:
- 了解法律法规:作为拆迁户,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保护自己的权益至关重要。
- 谨慎签订合同:在签订合同之前,仔细阅读合同内容,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 与市政府保持沟通:及时与市政府保持沟通,了解拆迁进度和补偿款支付情况。
-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遇到问题,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以得到专业的帮助。
结语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纠纷。在遇到纠纷时,协商、调解和诉讼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同时,我们也要努力避免纠纷的发生,通过了解法律法规和谨慎签订合同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五、拆迁房屋补偿合同纠纷
拆迁房屋补偿合同纠纷解析
拆迁是城市更新和发展的必然过程,随之而来的拆迁房屋补偿合同纠纷也是相对常见的问题。对于购房者和开发商来说,理解和处理这些纠纷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详细解析拆迁房屋补偿合同纠纷,并探讨相关法律规定和解决方法。
什么是拆迁房屋补偿合同纠纷?
在城市拆迁过程中,政府、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会签订拆迁房屋补偿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然而,由于各方利益不同、立场不同,合同纠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拆迁房屋补偿合同纠纷是指在拆迁过程中,因为合同的解释、履行或违约等问题,引发纠纷的情况。
拆迁房屋补偿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
拆迁房屋补偿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协商、调解和诉讼三种途径。
- 协商:在纠纷发生后,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协商是最常见、最便捷的解决方式,可以帮助双方快速达成一致。
- 调解:如果协商未能成功解决纠纷,双方可以寻求第三方的调解。调解是一种灵活的解决方式,可以通过专业的调解员引导双方达成和解。
- 诉讼:如果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纠纷,双方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是一种正式的解决方式,需要双方提交证据,并在法庭上进行辩论。
拆迁房屋补偿合同纠纷的预防与减少
虽然拆迁房屋补偿合同纠纷无法完全避免,但可以采取一些预防和减少纠纷的措施。
- 明确合同条款: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明确房屋面积、价格、补偿金额等具体内容,避免合同模糊、不明确。
- 咨询专业人士:购房者在拆迁过程中,可以咨询专业人士,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避免因为不了解权益而产生纠纷。
- 合理维权:购房者如果发现合同存在问题或权益受损,要及时维权,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法律规定
在中国,有一些与拆迁房屋补偿合同纠纷相关的法律规定可以作为参考。
- 合同法:合同法对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释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购房者和开发商可以借助合同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使用权的获取、变更和补偿等问题,对拆迁中的土地补偿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了购房者的权益保护措施和违约责任等事项,是购房者维权的法律依据。
总结
拆迁房屋补偿合同纠纷是城市拆迁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购房者和开发商应该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在纠纷发生时,可以尝试通过协商、调解和诉讼等方式解决问题,并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减少纠纷的发生。同时,了解相关法律规定能够帮助购房者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六、房屋拆迁补偿合同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是指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方与被拆迁方就拆迁补偿事宜所订立的合同。拆迁是一项敏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依法进行,并尊重被拆迁人的权益。拆迁过程中签订的拆迁补偿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涉及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作为被拆迁方,签订合同前需详细了解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下面将对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的相关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合同主体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的主体包括拆迁方和被拆迁方。拆迁方通常是政府或拆迁单位,具有拆迁权和管理权;被拆迁方为产权人或使用人,拥有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二、合同目的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的目的是为了约定拆迁方对被拆迁方的补偿责任和方式,保障被拆迁方的合法权益。合同内容应明确规定补偿标准、补偿金额、安置方式等相关事项。
三、补偿内容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中的补偿内容是被拆迁方最为关注的部分。补偿内容通常包括以下要素:
- 货币补偿:拆迁方按照约定的补偿标准,给予被拆迁方一定的货币补偿。
- 安置住房:拆迁方为被拆迁方提供相应面积的安置住房,确保被拆迁方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
- 临时安置费:如果被拆迁方需要临时搬迁,拆迁方应当支付相应的临时安置费,并提供临时住房。
- 过渡补助:拆迁方为被拆迁方提供一定期限的过渡补助,帮助其适应新环境。
- 其他补偿:根据具体情况,合同中还可以约定其他补偿内容,如装修补偿、停产补偿等。
四、补偿方式
房屋拆迁补偿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合同中需明确规定。常见的补偿方式包括:
- 一次性补偿:拆迁方一次性支付全部补偿款项。
- 分期支付:拆迁方分批支付补偿款项,根据约定时间和条件进行支付。
- 置换安置:拆迁方将被拆迁方的房屋置换为新房,并进行相应补偿。
补偿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双方协商一致,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五、违约责任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应明确约定双方的违约责任和解决方式。例如,如果拆迁方未按时支付补偿款项,被拆迁方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或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六、合同生效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一般在双方达成一致并签字盖章后生效,并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履行补偿义务。
七、争议解决
如发生补偿争议,双方应通过协商和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建议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以避免后续纠纷。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对于拆迁双方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被拆迁方应充分了解自身权益,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并能够保护自己的权益。如若需要,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以确保获得公正的拆迁补偿。
七、拆迁安置后有房屋装修补偿吗?
对于拆迁案件中的装饰装修损失的补偿,一般是谁装修谁获得补偿,但是也需要结合合同的约定以及装修时间的长短、拆迁方案等因素来分析。
八、农村房屋拆迁补偿的安置标准是怎样的?
;为了发展农村,征用部分土地是在所难免的,一旦涉及到征地拆迁,那么合理的补偿则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国家为了保障拆迁过程中农民的权益,也对拆除补偿标准作了明确规定,从2018年开始将实施新的房屋拆迁补征地拆迁标准。具体标准如下:1、农村草房补偿1900元/平米;2、砖瓦房补偿2400元/平米;3、砖砼结构房屋补偿2800元/平米;4、二层及及以上楼房补偿3300元/平米,另外房屋附属物等给予等价的补偿。异地安置每户给予2万元的补偿。宅基地补偿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费、地上附属物以及青苗费。土地补偿和安置费将最多为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附属物给予等价补偿,青苗费按照农作物种类来定价。对于耕地征用,补偿种类如上。土地补偿费用为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到10倍。最后,对于被征地拆迁的农民,将会被纳入到养老保障体系中,保障失地或者征地拆迁农民的未来养老问题。
九、宜春房屋拆迁补偿?
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城市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袁州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为确保城市房屋拆迁安置工作顺利进行,本着全市统一标准的原则,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宜春城区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城市住房拆迁按280元/m2标准,然后按不同结构、不同等级分别补偿,实行不区分地段,不给住户发放奖金,收回拆迁房屋残值等政策。
二、拆迁安置用地征用价格一律按政府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按地类不同价格征用)。
三、拆迁户的安置用地标准,按6人(含6人)以下为100m2,7人(含7人)以上为120m2的标准执行。安置用地由乡镇、街道统一掌握,实行“拆一还一”政策(包括安置用地的道路、绿化、空地等公用设施用地按1:1.7的比例提供)。
十、求法律人士解答!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可否撤销?
签了房屋拆迁补偿协议可以撤销吗?法院的判决告诉你!
原告王先生,男,1981年出生,汉族,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
委托诉讼代理人刘可心律师,北京炜衡(呼和浩特)律师事务所。
被告永州市零陵区自然资源局,住所地永州市零陵区潇水中路191号。
法定代表人唐,该局局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李,该局政策法规科主任。
委托诉讼代理人李,湖南瑞盈律师事务所律师。
【案情介绍】
2018年8月5日,被告零陵自然资源局(原永州市国土资源局零陵分局,下同)与原告王先生签订了一份《房屋征收协议书》。
原告王先生诉称,其拥有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七里店办事处杨塘村周家组一房屋的所有权,用途为住宅,属于集体用地上房屋。零陵区人民政府以棚户区改造为名对其房屋实施征收。2018年8月5日,在被告的逼迫下双方签订了《房屋征收协议书》,签订合同过程中,被告未向其提供合法的征地手续。2018年10月30日,在被告对其房屋实施强行断电行为,于2018年11月9日,在零陵区人民政府主导下,对房屋实施了强制拆除。原告认为被告违反法定征收程序,逼迫原告签订《房屋征收协议书》,该协议书应属无效。
原告王先生向本院提供下列证据:
一、房产证复印件,拟证明原告名下有位于被征收土地范围内房产一套;
二、《房屋征收协议书》,拟证明原告名下有位于被征收土地范围内的房产一套,被告基于土地房屋征收与原告签订了《房屋征收协议书》;
三、《零陵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拟证明被告实施房屋征收的范围及原告房屋情况;
四、《限期腾地通知书》,拟证明被告基于零陵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征收土地房屋与原告签订了《房屋征收协议书》,房屋在被征收范围;
五、《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拟证明被告基于棚户区改造实施征收涉案地块(集体土地)上房屋,未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审批,被告实施征收违法;
六、房屋强制拆除前、后及强制拆除现场政府参与人员照片,拟证明原告房屋是基于政府征收被强制拆除。
本院认为,本案的争执焦点是:2018年8月30日原、被告双方签订的《房屋征收协议书》是否有效。对此应依照相应的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并参照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进行审查。现评析如下: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时,须做到依法行政,秉承“法无授权即为禁止”的原则。本案中,原告王先生在七里店周家组修建了一栋砖混结构的房屋,该房屋并不在《零陵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的征收红线图范围内,王先生本人也非涉案房屋所在的七里店周家组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属于安置对象。但在本案审理过程中被告零陵自然资源局未提供涉案房屋、土地获得征收批准的依据,其超出《零陵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规定的征收安置范围,所实施的征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征收土地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定。因此,原、被告双方签订的《房屋征收协议书》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的行政行为没有依据的明显违法情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情形,故原、被告双方于2018年8月5日签订的《房屋征收协议书》无效。被告零陵自然资源局提出的“涉案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非基于行政征收行为,来源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辩解意见,本院不予采纳。
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五条、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确认原告王先生与被告永州市零陵区自然资源局于2018年8月5日签订的《房屋征收协议书》无效;
本案受理费50元,由原告王先生、被告永州市零陵区自然资源局各负担25元。
上一篇:不签劳动合同纠纷
下一篇:甘肃陇南合同纠纷律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