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为什么独立于民法?
一、婚姻法为什么独立于民法?
《苏俄民法典》排除婚姻法:共妻的闹剧,十月革命后的神经错乱
1922年的《苏俄民法典》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也是第一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民法典,其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仍存在于独联体国家和中国、越南、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这部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其调整对象,将土地关系、婚姻关系和劳动雇佣关系从民事关系中剔除。
土地关系由专门的法律进行规定。原因在于,苏联的土地归为国有,不再是商品,土地的获得不再是通过买卖,而是通过行政划拨。因为土地的国有化,所以房屋等不动产的所有人只拥有对建筑物的所有权,对下面的土地则只有使用权。为了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地上权(即利用他人的土地建造建筑物、工作物等的权利)作出区分,苏俄民法创设了建筑物所有权。实质上,如果把国家拟化为一个人的话,地上权与建筑物所有权并没有区别,二者形式上的不同在于:地上权是由土地所有权人设定的,建筑物所有权则是国家设定的。
劳动关系也与土地关系有着相同之处。劳动不再是商品,也不是资本,劳动者永不为奴,不接受剥削。因此,苏联制定了专门的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不劳动不得食。当然,苏联的劳动法与土地法是为了当时的政治服务的,政治性远大于其法律性。
如果说土地法和劳动法与传统民法的背离是在我们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范围之内的话,那么十月革命之后一小撮伪革命者所提出的“杯水主义”则完全颠覆了传统伦理观念,并且使共产党人背上了“共妻”的恶名。
十月革命后的俄国人否认了婚姻制度,认为这是对女性的一种剥削和压迫,更有人进一步认为婚姻是对女性的“私人占有”,与公有制完全背离,鼓吹消灭家庭,实行妇女国有化。在“公有制”的旗号下,许多地方都出台了废除婚姻制度,将女性作为全社会的财富进行分配。
杯水主义者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要满足两性的欲望和恋爱的要求,就象喝一杯水那样轻而易举,不算回事。这种思想在当时引发了许多丑恶现象,受到列宁的尖锐批判,苏联政府也采取了相当严厉的措施予以镇压。但是,其产生的恶果直接导致国际上许多人对共产主义深恶痛绝,避之不及,对我国的革命事业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当然,最终婚姻法单独立法的主要原因是妇女解放运动。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妇女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十月革命中有许多女性的身影(也有一战后男性锐减的原因),如之后的世界第一位女大使亚历山德拉·米哈伊洛夫娜·柯伦泰,就是女权主义的先驱者。十月革命后,妇女在教育、生产、政治生活中都占据着与男性相差无几的地位。婚姻法单独立法,就将婚姻关系从原来的家族式民法中剥离了出来,保护了女性的权益,使女性得以独立的身份进行各种活动。这一妇女解放潮流对中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影响今天的我们依然感受颇深。
二、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区别?
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在于问题的把握不同侧面,共性是一类事物与另一类的区别,而个性是同一类事物中不同个体的区别。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共性和个性是一切事物固有的本性,每一事物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共性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个性揭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个性体现并丰富着共性,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共性只能在个性中存在。任何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任何个性不能完全被包括在共性之中。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三、展示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区别?
1、范围不同:
展示性问题就像问答题一样,不是一两个词就可以回答的。这种问题需要解释和说明,同时向对方表示你对他们说的话很感兴趣,还想了解更多的内容。封闭性问题是指事先设计好了各种可能的答案,以供被调查者选择的问题。
2、定义不同:
展示性问题指对所作的命题不设置任何备选答案或可供参考的提示,而是要求调查对象给出自己的回答。封闭性问题即根据问题可能的答案,提出两个或多个互斥的固定答案供调查对象选择。
3、优劣不同
提得较具体、尖锐,可以使谈话深入,可以攻破某些难点,也可以证实或核实某些问题,所以用在采访的主要的、关键性的阶段。开放式问题可以使气氛变得自然,融洽,可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也可以避免由于记者提问过于局限而放过了好材料,因此常常在采访开始时使用。
四、供需弹性问题?
答案为a 供给增加会造成价格下降, 需求价格缺乏弹性=需求变化比/价格变化比<1 价格和总收益同方向变化 供给价格弹性是表示了当价格变化时生产者对其产生的反应程度。
它影响的是价格变化时生产者的生产量多少,而不能反应总收益的变化五、市场失灵可以指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
市场失灵就是共性技术的外部性导致纯市场机制的共性技术供给不足。
组织失灵就是指单个个体由于个体的有限不能满足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要求,需要多个个体的合作。
因此需要政府进行积极的支持和有效的组织。
所谓市场失灵,指这样一些现象和领域,市场价格机制在其中不能发挥或者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以使其实现有效率的状态。如垄斯、外部性等现象。
六、程序性问题与实质性问题是什么?
程序性问题是指事物,工作,办事的先后顺序,程序等问题,是表示工作方法的问题,而实质性问题是指实际反映出的,核心问题,二者有联系有区别
七、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什么区别?
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的区别是什么?
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的区别: 开放式问题是没有明确指向性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较广的范围内思考。
封闭式问题是有指向性的问题,学生只能按照既定的方向思考。 封闭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指事先设计好的备选答案,受访者问题的回答被限制在被选答案中,即他们主要是从备选答案中挑选自己认同的答案。 开放式问题 谈话技巧,与封闭式问题相对。
八、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哪些?
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一般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30号):第二十条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九、政治性问题定义?
政治问题指政治范畴的或带有政治性质的问题,一般是指军人对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的大是大非问题和作战中对敌我问题上的根本立场和态度。非军人的个人也需要保持政治的敏锐性,提高警惕心,充满责任心,才能在政治问题上明确敌我立场。
政治性错误一般指的是在国家性质、与中央是否保持一致、与国家的信念价值观不一致等方面的错误。违背了统治阶级的意志而发表的言论或者举动就是犯了政治性错误。政治性问题是出版业的头号大敌,一旦出现严重错误,往往会造成灾难性后果,相关单位和人员都会受到严肃处理。
十、什么是定性问题?
定性词语解释为确定错误或罪行的性质;但定性更多用于法学概念,指法院决定涉外民事案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从而确定所应适用的准据法。
连结对象是抵触规则两个必要构成成分之一,指抵触规则中所使用的概括性概念,以便指示包括在该概念中的法律关系应当适用什么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