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标准?

交通事故 2024-12-25 00:23

一、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标准?

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的,支付一次性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费。营业用房按照实际营业房屋面积给予每平方米100元补偿;生产、办公、仓储用房按照实际使用面积给予每平方米70元补偿。

被征收人选择产权调换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根据房屋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在规定的过渡期限内,房屋征收部门为被征收人提供非住宅临时安置用房的,不支付停产停业损失补偿。

二、泰州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标准?

第一条 为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因征收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简称被征收人)和房屋使用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贯彻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若干问题规定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因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停产停业损失是指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直接效益损失。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以及房屋评估价值等因素确定。

第四条 给予停产停业损失补偿的被征收房屋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证明或经国土、住建、规划等部门依法认定为合法建筑的;

(二)被征收房屋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持有合法、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以及其他有关许可证件;

(三)因房屋被征收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

法律法规和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 停产停业损失补偿的具体数额由征收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委托已经选定或者确定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通过评估确定。

第六条 当事人协商确定的停产停业损失,应按房屋评估价值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偿。

(一)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的,按最高不超过房屋评估价值的10%一次性给予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费。

(二)被征收人选择产权调换的,每月按房屋评估价值的5‰给予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费。其中:产权调换房屋为现房的,停产停业期限按6个月计算;产权调换房屋为期房的,停产停业期限按被搬迁之月起至安置之月止的实际过渡期计算。

按房屋评估价值计算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费=房屋评估价值×补贴比例×停产停业补偿期限。

第七条 当事人协商不成的,按房屋被征收前的平均效益计算停产停业损失。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原则上按照房屋征收决定作出前3年的平均收益计算;不满3年的,按照实际年限计算。计算平均效益主要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完税凭证等资料为依据。

(一)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和现房产权调换的,对被征收人一次性给予6个月停产停业补偿费。

(二)被征收人产权调换房屋为期房的,停产停业的补偿期限按被搬迁之月起至安置之月止的实际过渡期计算。

按平均效益计算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月平均净利润×停产停业补偿期限。

第八条 被征收人擅自将住宅房屋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征收时不给予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擅自改变非住宅房屋用途的,按照原用途计算停产停业损失。

被征收房屋于2010年7月1日前已经改变为经营性用房,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持续营业1年以上的,根据其提供的持续年审合格的工商营业执照、完税凭证确定的经营年限,按实际用于经营房屋停产停业补偿费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偿:

(一)持续营业1年以上,3年以下的,按停产停业补偿费的20%计算;

(二)持续营业3年以上,5年以下的,按停产停业补偿费的40%计算;

(三)持续营业5年以上,10年以下的,按停产停业补偿费的60%计算;

(四)持续营业10年以上,20年以下的,按停产停业补偿费的80%计算;

(五)持续营业20年以上的,按停产停业补偿费的100%计算。

第九条 被征收房屋经规划部门批准改变为经营性用房,并依法办理土地用途变更手续和取得合法工商营业执照的,其停产停业损失按经营性用房予以补偿;未依法办理土地用途变更手续的,按第八条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条 执行国家规定标准租金的直管公房或单位自管房,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支付给承租人。其他房屋,双方就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自主经营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全部支付给被征收人;出租经营的,停产停业损失补偿中租赁损失部分支付给被征收人,其余部分支付给实际经营人。

第十一条 在规定的过渡期限内,房屋征收部门提供了过渡用房的,不给予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费。

第十二条 使用被征收房屋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不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房屋征收后不允许恢复原生产经营活动的,按照国家、省、市产业政策调整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伪造、变造土地、房屋权属证明、工商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骗取停产停业损失补偿的,依法予以追回;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项目,继续执行原有标准。

三、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标准2020?

1、非住宅房屋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评估的计算公式为: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费=(用于生产经营的非住宅房屋的月租金+月净利润×修正系数+员工月生活补助)×停产停业补偿期限

2、月净利润是指生产经营者利用被征收房屋,在停产停业期间每月平均能够获取的税后净利润。月净利润按征收决定发布前12个月的损益表确定。无法根据损益表确定的根据生产经营者在征收决定发布前12个月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推算。

3、修正系数基准值为1,根据使用被征收房屋的生产经营运行状况和市场预期进行修正,修正调整幅度不得超过20%。

4、员工月生活补助是指生产经营者在停产停业期间,每月支付给员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补助,员工月生活补助标准按征收决定发布前上个月的青岛市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员工数量以生产经营者在征收决定发布前12个月缴纳社会保险的月平均人数计算。生产经营者凭房屋征收决定相关证明到区县社会保险经(代)办机构开具参保人数证明。

5、用住宅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照实际经营面积每平方米给予800元至3000元一次性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费,具体标准由各区县房屋征收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四、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标准2021?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提出根据造成停产停业等因素来确定具体办法。很多案例是停产停业损失为房屋总评估值的7%、5%、10%等等来确定。

被征收房屋室内装修的价值、机械设备等搬迁费用、停产停业损失的费用等补偿,由被征收当事人协商确定,包括装修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五、大润发超市停业了吗?

目前记者尚未收到相关消息,因此可以推断大润发超市暂时没有停业。但是为了尽可能保护消费者的比较安全,建议大家可以看看大润发超市的官方网站或社交媒体渠道,了解其最新营业动态,以免不必要的。

六、兰州大润发超市是否停业?

没有停业啊!只是前段时间由于雁滩疫情形式比较严峻,大润发超市面积大商物齐全而受到人们的喜欢,因人流量大,为了进一步防控疫情扩散,影响到大润发暂时短时间关门。而后已经对广大市民开放。大润发超市在雁滩板块所处位置是最佳的,几乎覆盖整个雁滩。

七、宁波山姆超市停业了吗?

没有停业,目前在宁波的三家山姆店及其母品牌沃尔玛都在正常营业,没有停业的相关消息。只是受疫情影响原来店内的各类食品试吃暂停了,避免试吃成为疫情的传播源。

八、河北省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标准?

1、非住宅房屋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评估的计算公式为: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费=(用于生产经营的非住宅房屋的月租金+月净利润×修正系数+员工月生活补助)×停产停业补偿期限

  (1)用于生产经营的非住宅房屋的月租金是指被征收房屋停产停业期间平均每月的市场月租金,由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评估确定。

  (2)月净利润是指生产经营者利用被征收房屋,在停产停业期间每月平均能够获取的税后净利润。月净利润按征收决定发布前12个月的损益表确定。无法根据损益表确定的根据生产经营者在征收决定发布前12个月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推算。

  (3)修正系数基准值为1,根据使用被征收房屋的生产经营运行状况和市场预期进行修正,修正调整幅度不得超过20%。

  (4)员工月生活补助是指生产经营者在停产停业期间,每月支付给员工的基本生活保障补助,员工月生活补助标准按征收决定发布前上个月的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员工数量以生产经营者在征收决定发布前12个月缴纳社会保险的月平均人数计算。生产经营者凭房屋征收决定相关证明到区县社会保险经(代)办机构开具参保人数证明。

  2、用住宅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照实际经营面积每平方米给予800元至3000元一次性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费,具体标准由各区县房屋征收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九、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标准2021山东1?

企业搬迁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标准:

自有产权企业拆迁选择货币补偿的,补偿金额计算公式为:

补偿金额=土地区位补偿价+房屋面积×房屋重置成新价+附属物及设备损失及重置成新费+设备搬迁安装费+解聘员工的安置补偿费+停产停业损失(营业面积×每平米补偿标准)+奖励和补助+其他无形资产损失;

十、河南省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标准?

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范围一般限于直接经济损失,具体包括被征收人的利润损失和因搬迁产生的费用,对间接损失和其他费用则不予赔偿。

企业的利润以其提供的税务部门核准的纳税证明为依据,兼顾同业同类生产经营行业市场收益情况予以确认。

注意:企业的利润既有生产经营产生的利润,也有投资产生的利润,投资产生的利润通常不受停产停业的影响。因此,停产停业利润损失一般是指企业主营业务的利润损失。

对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具体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据此,法律只是列举了两种考量因素,而将制定具体补偿标准的权利赋予了地方,因而实践中由于地域差别以及实际情况的不同,具体补偿标准也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