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合同纠纷 > 正文

保险消费者知情权案例分析?

合同纠纷 2024-11-10 16:40

一、保险消费者知情权案例分析?

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索赔时一般由机动车辆保险的被保险人向保险机构提交相关证明和资料,保险机构直接向被保险人支付赔款。

在实践中,有的保险消费者在车辆发生损坏后,由于防范意识不强,为图方便将被保险人身份证、被保险机动车行驶证、发生事故时驾驶人的驾驶证、保险单等相关理赔资料交由汽修单位代为索赔。

案例中相关汽修单位正是利用身份便利和保险消费者的信任,制造虚假保险事故实施诈骗,侵害了保险消费者权益,同时对保险市场秩序构成危害。

二、保险纠纷与保险合同纠纷的区别?

保险纠纷一般指的就是保险合同纠纷。当然,保险纠纷除了保险合同纠纷外,还包括一些政策性保险、强制性保险纠纷。

首先,保险绝大多数都是商业保险,都是由当事人自由选择,以保险合同的方式订立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都是由保险合同确立的,有了纠纷,以保险合同的约定来判断对错;

其次,还有些保险是由国家法律法规确定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也是以规定为准,不允许当事人约定排除或者修改,这类保险纠纷,不以合同为据,而以规定为准。

三、保险合同纠纷案由怎么写?

案由就是保险合同纠纷或者xx责任纠纷。

四、被起诉合同纠纷能买保险吗?

可以买保险。当事人虽然因为合同纠纷被他人起诉,但当事人并没有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且法院还没有判决当事人败诉,当事人也没有任何不准备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举动。当事人当然可以购买保险。购买保险与被他人起诉之间没有关联性。

五、知情权是什么?

知情权是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

六、保险合同纠纷判决书用哪个法条?

保险合同纠纷判决书用保险法和民法典,民事诉讼法中的法条。

七、保证保险合同纠纷诉讼标的是什么?

 【概念】

  保证保险是指由作为保证人的保险人为作为被保证人的被保险人向权利人提供担保的一种形式,如果由于被保险人的作为或不作为不履行合同义务,致使权利人遭受经济损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承担赔偿责任。保证保险的性质属于保险。而不是保证。

  在保证保险中,保险责任是保险人的主要责任,只要发生了合同约定的保险事由,保险人即应承担保险责任,这种责任因在合同有效期未发生保险事由而消灭。在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需在约定的条件和程序成就时方能获得赔偿。

  【管辖】

  保险纠纷案件的管辖,《民事诉讼法》有原则的规定,即《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为了进一步明确涉及运输工具和货物运输的保险纠纷的管辖,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5条规定:“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者运输中的货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确定该案由应当注意的问题】

  2008年《规定》的第四级案由“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人身保险合同纠纷、再保险合同纠纷、保险经纪合同纠纷”这次修改升级为第三级案由。将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拆分为财产损失保险合同纠纷、责任保险合同纠纷、信用保险合同纠纷、保证保险合同纠纷、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列为第四级案由。除了所列的第四级案由外的财产保险合同纠纷可直接列人第三级案由。

八、知情权裁判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判定所提岀知情权是否成立,是否支持该请求的诉讼。

九、公民知情权条例?

从知情权的基本内容来看,既包括知晓属于公法范围的事务,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社会公共事务等,也包括对公民自身信息的知情。因此,说它的性质兼有公法权利和民事权利两方面特征是有根据的。总而言之,知情权就是公民可以知晓其感兴趣的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以及与已有关的私人信息的权利。

对于知情权的性质,学术界尚无定论。有人主张知情权是一种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而非民事权利;有人认为知情权主要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公法权利),但也具有一定成分的民事权利性质,尤其是其中对个人信息的知情权,更是公民作为民事主体不可缺少的民事权利。

十、村民知情权法?

村民的知情权,就是村务公开的内容,早在2004年,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 [2004]17号文件),意见中第二个问题就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阐述了四个方面问题。

1.推进村级事务民主决策。把村务公开的内容规定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公开的事项,如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使用、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村干部报酬等,应继续坚持公开。

2.要继续把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重点,所有收支必须逐项逐笔公布明细账目,让群众了解、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同时,要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及时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内容。当前,要将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农村机动地和“四荒地”发包、村集体债权债务、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减免政策、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种粮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还草款物兑现,以及国家其他补贴农民、资助村集体的政策落实情况,及时纳入村务公开的内容。

3.明确村级民主决策的形式。

4.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的程序。

5.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