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股份现状如何?
一、蓝田股份现状如何?
什么现状不清楚,不过现在上市公司貌似没有蓝田股份了
二、中国蓝田和蓝田股份是什么关系?
中国蓝田总公司前身中国农业物资供销总公司,早在2000年就与农业部完成脱钩,只是没有变更工商信息。
目前中国蓝田总公司只是个三不管的伪国企,中国蓝田总公司事实上是蓝田股份的子公司,瞿兆玉生了个儿子起名叫爸爸!忽悠着玩。三、股份转让合同纠纷哪个律师好?
近几年来,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日渐增多,争论的焦点集中体现在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同等条件的理解、股东的优先购买权、股东资格等方面。这类案件涉及法律问题及争点多,审理难度较大,也对律师的专业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像上海的徐宝同律师、深圳的刘锦盛律师这方面做的很专业,是国内比较专业的处理合同纠纷的律师。
四、蓝田股份(600709)以后会怎样?
蓝田股份(600709)于1996年发行上市,从公布的财务报告来看,该公司上市后一直保持着优异的经营业绩: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 38亿元,增长了近10倍;上市后净资产收益率始终维持在极高的水平, 最近三年更是高达28.9%、29.3%、19.8%,每股收益分别为0.82元、1.15元和0.97元,位于上市公司的最前列。
(套牢一族要小心 你的股票也许马上要疯涨!) 作为一家传统的农业和食品加工企业, 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确实出乎一般人的想象。笔者依据蓝田股份上市后历年的财务报告(截止2000年报)以及相关公开信息对该企业的财务作了客观分析, 发现其中一些问题可能还需要公司方面作出进一步说明。 历年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资产规模这几年扩张过快,其增长与业务的扩张不成比例,这反映在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近三年内下降较快,分别为0.96、0.79和0.65。(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具体地从资产构成来看, 蓝田股份上市后的流动资产规模基本在一定区间内变动,而固定资产(包括在建工程)的增长速度却要远远高于流动资产,公司每年都有巨资用于工程建设。至2000年底,蓝田的固定资产已达21.69亿,占总资产的76.4%, 可以说公司经营收入和其他资金来源大部分都转化为了固定资产。 企业固定资产的形成是经营收入的转化或者是资金支出的资本化(即将当期的费用支出计为资产的增加,而通过折旧的形式分摊到以后各期 ,如果计入在建工程, 甚至连折旧都不必提), 因而固定资产计价的不实会虚增企业经营收入或低估当期费用,从两方面都能起到增加当期利润的作用。而蓝田股份固定资产扩张过快,其可靠与否无疑决定了前几个年度利润的质量。 具体分析公司历年报表内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累积折旧等项目, 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在建工程工期拖延,支出超预算 比如公司自募资金项目——莲花酒店二期工程,1996年就开始施工一直到 2000 年末尚未完工,至今仍挂在在建工程项目上。又如洪湖菜篮子二期工程,原预算2亿, 但截止到2000年末,公司已累积在此项目上投入4.17亿(包括该工程的细分项目), 超支100%。对于这些异常,公司还未作出合理解释。 2.工程及固定资产项目分类混淆 公司对工程项目的分界较为模糊,经常在费用支出的归属上混淆,1999、2000年报内多次出现调整在建工程、累计折旧项目帐面金额的现象。 3.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过长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延长,会降低每年应摊的折旧费用,从而提高早期年度的利润。根据蓝田2000年报信息,该公司以前年度制定的折旧年限过长,2000年依据《农业企业财务制度》,大幅度缩短了一些固定资产的年限,增提了巨额折旧, 致使当期利润比原折旧政策下估算的利润减少4800 万元。值得指出的是《农业企业财务制度》 1993年就开始实行,为何公司当初不依照执行? 以往年度折旧年限过长对这些期间的利润产生多大影响,公司年度报告也未作说明。 总的来看,农业企业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较多涉及对自然环境的治理改造,具有较大的外部性,一些权益的归属以及费用金额很难明确界定,给资产计量和评估带来困难,一些费用性支出是否可以计入固定资产也没有明确标准。(由于农业行业的特殊性,上市公司除依照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外,还应参照一些行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但这些制度过于笼统,而且大多于1992、1993年制定并实施, 是否能够适应当前上市公司大资本、高产业化程度的运作还存在疑问。)这一问题也反映在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等其他资产项目中,比如蓝田股份将数额巨大的湖面开发费、 种植基地开发费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这些具有行业特殊性的费用资本化应该加以说明。五、蓝田股份现在改成什么了?
曾经改名为湖北洪湖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生态农业。后来由于连年亏损,生态农业已经在2003年5月26日从上海证券交易所退市。
六、股份合同纠纷起诉流程?
合同纠纷的起诉流程如下:当事人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符合受理条件的法院受理立案。
立案后法院向被告送达起诉状。
被告收到起诉状后提出答辩。
法院安排庭前调解。调解成功的制作调解书,调解失败安排开庭。
七、股份合同纠纷咨询律师
股份合同纠纷咨询律师
解决股份合同纠纷的重要性
在当前充满商业竞争的社会中,股份合同纠纷是企业面临的一种常见情况。股份合同是公司运作的基石,合同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股份合同可能会导致纠纷的发生。
股份合同纠纷对企业经营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困扰着双方当事人。因此,解决股份合同纠纷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及时采取合适的法律措施来保护企业的利益。
股份合同纠纷的常见类型
股份合同纠纷的类型繁多,常见的包括:
- 股东权益纠纷:涉及股东权益分配、转让、股权承诺等问题。
- 公司治理纠纷:涉及公司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冲突,以及董事会决策的合法性问题。
- 异议股东诉讼:当股东对公司的决策存在异议时,可能会提起诉讼。
- 股东协议纠纷:涉及股东之间签署的协议内容的履行和违约问题。
- 股东权益保护:当股东的权益受到损害时,需要寻求法律途径来保护自身利益。
如何寻求股份合同纠纷咨询律师的帮助
如果您的企业遇到股份合同纠纷,我们强烈建议您寻求专业的股份合同纠纷咨询律师的帮助。专业的律师能够为您提供以下帮助:
- 分析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和证据,为您评估纠纷案件的可行性和胜诉风险。
- 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您维护合法权益。
- 代表您与对方进行谈判,争取达成和解协议,避免诉讼的耗时和高昂费用。
- 在必要时,提起诉讼并代表您进行诉讼活动。
- 协助您执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保护您的权益。
选择合适的股份合同纠纷咨询律师的要点
寻找合适的股份合同纠纷咨询律师是解决纠纷的关键步骤。以下是一些选择律师的要点:
1. 经验丰富
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律师,特别是在股份合同纠纷方面。经验丰富的律师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和案件的复杂性,提供有效的法律建议。
2. 专业领域
确保选择的律师具有专业知识和专长,能够应对股份合同纠纷带来的挑战。了解律师的专业背景和相关资质是很重要的。
3. 良好口碑
选择备受赞誉的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可以增加您获得成功解决纠纷的机会。查阅在线评价和口碑可以帮助您评估律师的声誉。
4. 沟通能力
与律师进行面对面的会议,评估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对案件的认真程度。选择一位能够与您保持良好沟通并理解您需求的律师是非常重要的。
5. 费用透明
在和律师进行初次会面时,明确律师费用和服务范围。与律师商讨费用事宜,并确保费用透明和合理。
结语
解决股份合同纠纷需要专业的律师的帮助和指导。选择合适的股份合同纠纷咨询律师是确保解决纠纷的关键步骤。通过寻找经验丰富、专业领域、口碑良好、善于沟通且费用透明的律师,您可以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并解决纠纷。
八、收购股份分成合同纠纷
收购股份分成合同纠纷——如何避免与解决纠纷
在商业领域中,收购股份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当公司资产或股权的交易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分配时,就可能引发收购股份分成合同纠纷。这些纠纷可能导致长期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因此,了解如何避免和解决这些纠纷对于投资者和企业非常重要。
合同起草的重要性
一份合同是双方达成一致并确保权益的法律文件。在收购股份分成交易中,合同起草至关重要。合同应清楚列明每个股东在交易中的责任和权利,并确保合理的分配方式。合同应详细说明每个股东在公司中的地位、投资金额、股份比例、分红机制以及出售、转让或退出的条件。
同时,合同应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如利润分配、降低争议发生的风险等。确保合同准确明确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模糊性和不必要的争议。
合同履行的重要性
不仅仅是合同的起草,合同的履行也至关重要。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和责任必须得到每个股东的遵守。合同履行的不到位可能导致纠纷的发生。
为了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建议各方建立监督机制并确保交易信息的透明和准确性。定期审查合同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更新,以确保其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寻求专业法律咨询
面对收购股份分成合同纠纷,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是明智的选择。专业的律师能够帮助您评估纠纷的法律风险,并为您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律师将根据实际情况为您提供专业建议,协助您评估证据并制定有效的纠纷解决策略。他们可以帮助您与其他当事人进行谈判,并在必要时代表您参加调解或仲裁。
另外,律师还可以帮助您解决合同纠纷,确保您的权益得到保护。他们可以协助您起草权威的法律文件,解决合同中存在的争议,并协商达成合理的解决方案。
调解与仲裁
当收购股份分成合同纠纷发生时,调解和仲裁是解决纠纷的常见方式。
调解是一种相对快速而廉价的解决争议的方式。在调解过程中,独立的调解员将协助各方就纠纷事项进行讨论,并帮助他们达成共识。调解的结果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
仲裁是一种私下的解决争议方式,但它的结果具有法律约束力。仲裁过程中,由一名或多名仲裁员决定纠纷的结果。仲裁裁决可以被视为最终的解决方案。
总结
收购股份分成合同的纠纷可能导致长期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因此投资者和企业应重视如何避免和解决这些纠纷。
合同的起草和合同履行是避免合同纠纷的关键。确保合同准确明确,规定了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并建立监督机制以保证合同的有效履行。
如果发生纠纷,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是明智的选择。律师能够为您提供专业建议,并协助您评估法律风险,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最后,调解和仲裁是解决合同纠纷的常见方式,可以确保纠纷得到及时解决。
九、认缴股份转让合同纠纷
认缴股份转让合同纠纷
认缴股份转让合同纠纷是指在公司股权转让过程中,出现的因认缴股份转让合同履行不当而引起的争议和纠纷。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股权转让作为一种常见的经济行为,对于企业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认缴股份转让合同是股权转让的法律依据和约束力文件。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认缴股份转让合同纠纷逐渐增多,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认缴股份转让合同纠纷的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双方对于认缴股份的性质、数量、价格等关键条款理解不一致或存在争议;
- 认缴股份转让合同的履行期限、方式、条件等条款存在模糊不清或不明确的情况;
- 其中一方未按约定履行认缴股份转让义务,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履行不完全;
- 认缴股份转让合同存在违法、违约行为,损害了股东利益或第三方权益;
- 认缴股份转让合同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法规变化或政策调整。
面对认缴股份转让合同纠纷,当事人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寻求争议解决的途径。以下是对认缴股份转让合同纠纷常见解决途径的介绍:
协商解决
协商解决是解决认缴股份转让合同纠纷的首选方式。当事人可以通过友好协商、权益让步等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并尽量减少损失。
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可以明确纠纷的关键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并可以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来调整原合同内容。协商解决不仅可以缩短纠纷解决的周期,降低纠纷解决的成本,还可以维护双方合作关系。
仲裁解决
如果协商解决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当事人可以选择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解决。仲裁是一种独立、公正、效率高的争议解决方式,具有约束力。仲裁结果一经生效,当事人必须按照仲裁裁决的内容履行相应义务。
相比于诉讼程序,仲裁有以下几个优势:简化纠纷解决程序、缩短解决周期、降低解决成本、保护商业秘密和商业声誉等。
诉讼解决
诉讼是认缴股份转让合同纠纷解决的一种法律手段。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审判程序来解决纠纷。诉讼程序相对较为复杂,时间周期较长,解决成本也较高。
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充分准备证据,与律师配合,申请适用法律规定,维护自己权益。法院会根据合同约定、相关法律规定及事实依据作出裁决。
无论选择何种解决途径,当事人在处理认缴股份转让合同纠纷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 及时保护证据,确保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权益主张;
- 合理评估风险和收益,权衡纠纷解决的各种途径,并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式;
- 合法合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处理纠纷过程中不得违法行为;
- 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获得法律意见和法律援助,提高纠纷解决的成功率。
认缴股份转让合同纠纷作为商业纠纷的一种特殊类型,其解决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当事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并积极配合解决过程,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强对认缴股份转让合同纠纷的研究和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纠纷解决的效率和公正性,为商业交易提供更为稳定和可靠的法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