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规章低于行政规章吗?
一、地方规章低于行政规章吗?
低于行政规章。
我国的法律体系框架从高到低排列顺序如下: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法律由全国人大通过。法规由国务院一或地方人大常委会通过。地方规章是由地方政府以政府令形式发布。规范性文件是地方政府或政府办发布。
地方规章低于行政规章,仅高于规范性文件。
二、行政规章分为几类?
行政规章可具体分为两类:
1、专业性行政规章,它是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本部门的专业特点制定的行政法律文件,它的专业性很强,一般是针对某项具体事务所作的专门规定,它的效力只适用于本部门的范围。
2、地域性规章,它是由省级人民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由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本区域情况制定的地区性行政法律文件,它的效力只适用于本区域范围。
三、行政规章制定主体?
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设区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称为部门行政规章,其余的称为地方行政规章。《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六条 规章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但不得称“条例”。
行政法规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
四、部门规章与行政规章的
部门规章和行政规章是在中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两种法律规范。尽管这两者有着相似之处,但它们在性质、制定程序和适用范围上存在一些不同点。
部门规章的概述
部门规章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发布的法律规范。它们是依据上位法授权,由政府部门制定的规章。部门规章通常用于明确和细化上位法的具体内容,以便更好地执行和管理。
部门规章可以是行政机关发布的,也可以是其他特定领域的监管机构发布的。这些规章在某些方面具有强制执行力,可以约束并调整特定社会主体的行为。
与大部分行政法规不同,部门规章往往专注于细节和特定操作指南,以便更好地支持政府的政策目标。它们经常描述一项政策的具体实施细节,包括具体的程序、技术要求等。
部门规章的制定程序
部门规章的制定程序既注重政府的专业性,又兼顾法制化原则。一般情况下,部门规章的制定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立法授权:部门规章的制定需要明确的法律依据。
- 征求意见:政府部门通常会公开征求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意见。
- 研究草案:政府部门会委托专业机构对草案进行研究和评估。
- 内部审查:政府内部对草案进行审查和修订。
- 公开发布:草案最终确定后,将通过合法的渠道对外公开。
- 执行和监督:相关部门会负责规章的执行和监督。
总体而言,部门规章的制定程序注重透明度和公正性,以确保政府部门的决策过程具有合法性和可预见性。
行政规章的概述
行政规章是由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等行政机关颁布的法律规范。与部门规章不同,行政规章是在国家层面上制定的,通常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
行政规章涵盖了更广泛的范围,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这些规章被视为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职责的重要工具。
行政规章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相对较高,它们具有普遍约束力,并能够对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裁决。
行政规章的制定程序
与部门规章类似,行政规章的制定程序也是透明和规范的。其中的主要步骤包括:
- 立法授权:行政规章的制定需要明确的法律授权。
- 征求意见:行政机关会公开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以便制定更具实效性的规章。
- 专家评估:专业机构会负责对规章的合法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 内部审核:规章草案经过内部审核和修订。
- 公示公告:规章草案最终确定后,会通过正式渠道对外公示。
- 正式颁布:规章经过一定期限的公示后正式颁布实施。
- 执行和监督:相关行政机关会负责对规章的执行和监督。
行政规章制定程序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体现了依法行政的原则,确保了规章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部门规章与行政规章的关系
部门规章与行政规章在某些方面具有互动关系。部门规章通常是在行政规章的框架下进行制定的,而行政规章为部门规章制定提供了指导和法律依据。
部门规章往往是对行政规章的补充和细化,为其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和实施细则。它们的关系可以被类比为总则与分则的关系。
尽管部门规章与行政规章在制定程序和法律效力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们都是在法治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法律规范。
结论
部门规章与行政规章在中国法律体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的制定程序注重透明和规范,以确保法律规范的合法性和可预见性。
各级政府部门和行政机关应本着依法行政的原则,制定和执行符合法律精神的规章。这将有助于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并为公民及其他社会组织的行为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五、名词解释行政规章?
行政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设区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称为部门行政规章,其余的称为地方行政规章。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六条 规章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但不得称“条例”。 行政法规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
六、行政规章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有什么区别?
法律的位阶高于行政法规,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通常叫某某法。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法制部门制定的,一般叫某某条例,是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而地方性法规只是在一定行政区域内有效。
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设区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称为部门行政规章,其余的称为地方行政规章。
根据《行政法制定程序条例》,行政法规的制定是国务院独享的权力,由于制定法律需要人大开会表决等一些列相当繁琐的程序,所以行政法规在制定程序灵活性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
由于中国的人口很多,科技进步又相当快,所以各种各样的法律事件层出不穷,如果出了一些小小的法律空白,就要制定一部法律,那么对国家来说既浪费资源,又没有必要,所以国务院作为常设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就肩负起在遇到一些小的法律空白时,负责填补的责任。
此外,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地方的权力不是基于人民的自治权,而是来自于中央的授权,地方没有中央不能干预的保留权力。
1954年宪法没有规定地方人大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就没有立法权。
考虑到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要发展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1979年“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是我国政治制度、国家结构和历史传统等因素决定的。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通过制定颁布行政法规,贯彻实施法律,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决议、决定。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履行执行职责的重要形式。
行政规章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它只属于“准法”的范畴。
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
我国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规章。
可见行政规章本身并不是法律,只是法律的下位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与法律及具有法律性质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有很多重要的区别。
①行政规章对于一般行政相对人来说,是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的规范。它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指导、行政建议、行政号召等,后者行政相对人只是可以接受其影响,而并不是必须予以服从。
②行政规章靠国家权力的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③行政规章虽不是由国家权力机构直接制定的,但是制定行政规章的主体,都是经过我国宪法、组织法明文授权的准立法机关。行政规章在当今各国已被公认为委任立法的产物。
④按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既须依据法律法规,同时又要参照行政规章。将规章法定为行政审判的参考遵照,这也意味着,在我国行政规章实际上具有“参照法”的性质。
金融就在我们身边,把晦涩难懂的金融知识,用大白话整理出来,每周更新,初心只有一个:与您一起切磋研习。
关注我们,成为朋友,共同成长。本文由“金一先生2022”首发,微信公众号同名。
七、铁路行政规章有哪些?
铁道部发的规章大的一共就三种,分别是旅客运输规章,货物运输规章,技术管理规章。但每一项要是再细分,那就多了,像在旅客运输规章里,就有《铁路旅客运输规程》,《铁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则》,《铁路客运运价规则》,《铁路客运调度工作规则》、《铁路客运事故处理规则》、《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工作办法》等等。下面各铁路局还有自己的规则。就没办法细说了。
货务运输规章里,主要包含《铁路货物运输规程》,《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铁路货物运价规则》,《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则》、《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铁路集装箱运输管理规则》、《铁路装卸工作统计规则》、《铁路装卸作业安全技术规则》、《铁路装作业组织管理规则》等等。
技术规章部分,那更多了,最主要的一个,是《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我们机务有《列车操作规程》,然后工务,电务,车务,车辆等部门都有自己的规则,各铁路局甚至各车站,在《技规》的大原则下,自己制订的规则那是数不胜数。
八、行政规章是由谁制定的?
行政规章制度就是我国各个地区的以及设区市的人民政府,根据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的文件,每个地方都要严格执行行政规章制度的。
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有:
(1)国务院各部、委;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3)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
(4)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九、行政规章是法律形式吗?
行政规章是法律形式。
行政规章是中国法律层次的一个划分。它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及法律的授权,制订并颁布的具有法律的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行政规章一般以条例,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等形式作成。发布行政规章需要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它的效力次于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
十、行政机关规章制度分类?
行政机关规章制度的分类包括行政类制度财务类制度和生产管理类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