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建设标准?
一、机房建设标准?
1,建筑装修 为保障网络设备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机房建筑面积必须达标
2.供电系统:保证服务器、网络设备及辅助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计算机供电系统必须达到一类供电标准,即必须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
3,接地、防雷系统,
4,空调系统。
5、照明系统
6、消防报警系统
7、安防系统
8、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
二、分保机房建设标准?
1、建筑装修
为保障网络设备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机房建筑面积必须达标
2、供电系统
a.保证服务器、网络设备及辅助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计算机供电系统必须达到一类供电标准,即必须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
b.信息系统设备供电系统必须与动力、照明系统分开。
c.电力布线要求:机房UPS电源要采用独立双回路供电,输入电流应符合UPS输入端电流要求;将市电不稳定性对机房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静电地板下的供电线路置于管内,分支到各用电区域,向各个用电插座分配电力,防止外界电磁干扰系统设备;线路上要有标帖表明去向及功能,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
3、接地、防雷系统
a.机房内各个系统都有独自的接地要求,按功能分有交流地、安全保护地、静电地、屏蔽地、直流地、防雷地等。
b.中心机房的接地系统:必须安装室外的独立接地体;直流地,防静电地采用独立接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电力系统接地;不得共用接地线缆,所有机柜必须接地。
c.机房防雷体系:主要包括建筑物内、外两层防护措施和机房进出线防护措施。外部防护主要由建筑物自身防雷系统来承担;所有由室外直接接入机房金属信息线缆,必须作防浪涌处理;铠装光纤金属保护层进行可靠接地;所有弱电线缆不裸露于外部环境;弱电桥架使用扁铜软线带跨接,进行可靠接地;机房电源系统至少二极防浪涌处理;重要负载末端防浪涌处理。
4、空调系统
通过该系统保持机房内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机房内的各类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确保系统可靠、稳定运行。市局中心机房必须采用专业空调,备份用的可采用民用空调。
5、照明系统
保持机房内良好的光线照度,方便机房管理员管理维护。机房必须有应急照明系统,由专线或电池供电,应急照明灯具的完好率应保证达100%。
6、消防报警系统
a.机房的物理环境:机房的结构、材料、配置设施必须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
b.机房要有:温感、烟感、报警器等装置和消防设备。
c.机房要有防水害措施,确保机房安全运行
7、安防系统
由实时监视摄像系统和其它安全设施组成,全方位监控机房总体运行状况。
8、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
a.机房的综合布线是开放式结构,能够满足所支持的数据系统的传输速率要求。
b.网络必须达到百兆网标准,有条件的可以实施千兆网。
c.有主干线路或新建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线路要有冗余。
d.布线系统中所有的电缆、光缆、信息模块、接插件、配线架、机柜等在其被安装的场所均要容易被识别,线缆布设整齐,布线中的每根电缆、光缆、信息模块、配线架和端点要指定统一的标识符,电缆在两端要有标注;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
三、信息机房建设标准?
机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切实做到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人为本,满足功能需要,兼顾美观实用,为设备提供一个安全运行的空间,为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别人的机房1
一、机房等级分类
按照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数据中心可根据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划分为A、B、C三级。
A级为容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A级是最高级别,主要是指涉及国计民生的机房设计。其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或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像国家气象台;国家级信息中心、计算中心;重要的军事指挥部门;大中城市的机场、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银行总行等属A级机房。
B级为冗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B级定义为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一定的社会秩序混乱和一定的经济损失的机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级医院;大中城市的气象台、信息中心、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电力调度中心、交通(铁路、公路、水运)指挥调度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体育比赛场馆;省部级以上政府办公楼等属B级机房。
C级为基本型,在场地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保证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不中断。A级或B级范围之外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都称为C级。
别人的机房2
二、数据中心机房组成
包含:中心机房的组成、建筑装修、供电系统、接地防雷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安防系统、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等。
中心机房由主机房和辅助房间组成。主机房:放置各类服务器、主要网络设备、网络配线架(机柜)等。辅助房间包括:UPS电源间、专用空调控制室、灭火钢瓶间、监控室、信息管理人员办公室和维修室。主机房必须是专用房间,辅助房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合并。
我们的机房
三、数据中心机房标准
工程中的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是保证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各级劳动保障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现在的计算机设备对运行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科学地设计机房。
1、建筑装修
为保障网络设备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机房建筑面积必须达标
2、供电系统
a.保证服务器、网络设备及辅助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计算机供电系统必须达到一类供电标准,即必须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
b.信息系统设备供电系统必须与动力、照明系统分开。
c.电力布线要求:机房UPS电源要采用独立双回路供电,输入电流应符合UPS输入端电流要求;将市电不稳定性对机房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静电地板下的供电线路置于管内,分支到各用电区域,向各个用电插座分配电力,防止外界电磁干扰系统设备;线路上要有标帖表明去向及功能,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
3、接地、防雷系统
a.机房内各个系统都有独自的接地要求,按功能分有交流地、安全保护地、静电地、屏蔽地、直流地、防雷地等。
b.中心机房的接地系统:必须安装室外的独立接地体;直流地,防静电地采用独立接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电力系统接地;不得共用接地线缆,所有机柜必须接地。
c.机房防雷体系:主要包括建筑物内、外两层防护措施和机房进出线防护措施。外部防护主要由建筑物自身防雷系统来承担;所有由室外直接接入机房金属信息线缆,必须作防浪涌处理;铠装光纤金属保护层进行可靠接地;所有弱电线缆不裸露于外部环境;弱电桥架使用扁铜软线带跨接,进行可靠接地;机房电源系统至少二极防浪涌处理;重要负载末端防浪涌处理。
4、空调系统
通过该系统保持机房内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机房内的各类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确保系统可靠、稳定运行。市局中心机房必须采用专业空调,备份用的可采用民用空调。
5、照明系统
保持机房内良好的光线照度,方便机房管理员管理维护。机房必须有应急照明系统,由专线或电池供电,应急照明灯具的完好率应保证达100%。
6、消防报警系统
a.机房的物理环境:机房的结构、材料、配置设施必须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
b.机房要有:温感、烟感、报警器等装置和消防设备。
c.机房要有防水害措施,确保机房安全运行
7、安防系统
由实时监视摄像系统和其它安全设施组成,全方位监控机房总体运行状况。
8、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
a.机房的综合布线是开放式结构,能够满足所支持的数据系统的传输速率要求。
b.网络必须达到百兆网标准,有条件的可以实施千兆网。
c.有主干线路或新建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线路要有冗余。
d.布线系统中所有的电缆、光缆、信息模块、接插件、配线架、机柜等在其被安装的场所均要容易被识别,线缆布设整齐,布线中的每根电缆、光缆、信息模块、配线架和端点要指定统一的标识符,电缆在两端要有标注;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
四、dsa机房建设要求?
DSA机房建设有以下几个要求。1. 机房必须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证空气流通,降低机器运行温度,增强机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 机房必须有稳定的电源和环境监控系统以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及机器运行环境的安全稳定。3. 机房必须有消防设备以保证机器的安全稳定,如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4. 机房要尽量避免大面积的窗户出现,以避免日晒雨淋及物品盗窃等损害。5. 机房对外关系必须进行加密,确保机房数据安全,保护用户的利益。
五、机房建设全套步骤?
机房建设的步骤
第一步:机房建设环境勘察
1.机房是新机房建设还是旧机房改造,机房位置,本大楼总层高是多少,机房会于大楼几层
2.查看机房的内部结构,是否存在有消防水管、用水管、中央空调管道、排污管,如果有做好防漏措施
3.测量机房的面积如长多少、宽多少、净高多少、房间高度、下悬主粱高度及宽度、下悬付粱高度及宽度,门与窗高的位置必需在图中标出
4.查看机房外部环境,判断精密空调室外机的安装位置,以及铜管的走向,距离约多少米。
5.机房内是否有防静地板,高度多少
第二步:机房建设需求咨询
1.机房约需求多少个机柜,每个机柜的功率多少KW
2.机柜是否采用双路电源输入,
3.UPS是否采用N+1,电池后备时间为多少,
4.机房主路电源是否为双电源
5.机房是否需要配电间和监控间,UPS及配电柜是否独立位置安装
第三步:机房建设平面设计(机柜布置)
1.机房的装饰,含地面、墙体、天花
2.根据机房的平面图纸进行机柜的摆放,机柜规格为600*1100*2000MM或者600*1200*2000MM
3.或者选型标准微模块方案进行设计
4.微模模块
5.4周要求与墙体不低于1200MM的距离,方便维护
第四步:机房建设-配电设计
1.确认主路电源是否为双路电源,UPS是否采用N+1,列头柜是否采用双电源输入输出。
2.计算机柜的总数量及功率,以及需要多回路
3.计算机房照明、新风、消防、其它的用电功率
4.统计机房所有设备的总功率,计算主配电柜需要多大的空开或者ATS,以及电缆规格
5.计算UPS的开关,空调开关、照明、新风、消防、其它的回路
6.绘制配电柜电气图及列头柜电气图纸
7.根据图纸做出配电柜清单
第五步:机房建设-空调设计
六、a类机房建设标准?
A级机房的标准:
距离停车场:不宜小于20米
距离铁路或高速公路的距离:不宜小于800米
距离飞机场:不宜小于8000米
距离化学工厂中的危险区域\垃圾填埋场:不宜小于400米
距离军火库:不应小于1600米
距离核电站的危险区域:不宜小于1600米
有可能发生洪水的地区:不应设置机房
地震断层附近或有滑坡危险区域:不宜设置机房
主机房温度(开机时):23±1℃:
主机房相对湿度(开机时):40%~55%
主机房温度(停机时):5~35℃
主机房相对湿度(停机时):40~70%:
主机房和辅助区温度变化率(开\停机时):<5℃/h: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开机时):18~28℃、35%~75%:
辅助区温度\相对湿度(停机时):5~35℃、20%~80%:
不间断电源系统电池室温度:15~25℃:
抗震设防分类:不应低于乙类
主机房活荷载标准值(Kn/m2):8~10:
组合值系数ψc=0.9:
频遇值系数ψf=0.9:
准永久值系数ψq=0.8:
七、机房建设费用明细?
机房建设费用的明细因地区、规模和需求等因素而异。以下是一般情况下可能包括的费用项目:
1.机房用地费用:机房建设需要一定的用地,这项费用通常是按照土地面积或租赁期限计算的。
2.建筑设计费用:机房的建筑设计需要专业的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他们的设计费用通常是按照设计方案的复杂程度和设计师的知名度等来计算的。
3.建筑施工费用:机房的建筑施工需要建筑工程师和建筑工人,他们的工资和材料费用等都是建筑施工费用的一部分。
4.机房设备费用:机房需要安装各种设备,包括空调、UPS、电源、机柜、服务器等等,这些设备的费用也是机房建设费用的一部分。
5.网络设备费用:机房需要安装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等,这些设备的费用也是机房建设费用的一部分。
6.安全设备费用:机房需要安装各种安全设备,包括监控设备、门禁系统等等,这些设备的费用也是机房建设费用的一部分。
7.人工费用:机房的运营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这些人员的工资和福利等都是机房建设费用的一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机房建设费用的明细可能因地区、规模和需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上仅是一般情况下可能包括的费用项目。在进行机房建设前,建议先进行详细的规划和预算,以确保建设过程中的费用可控。
八、净化机房建设标准?
机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切实做到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人为本,满足功能需要,兼顾美观实用,为设备提供一个安全运行的空间,为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别人的机房1
一、机房等级分类
按照我国《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数据中心可根据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划分为A、B、C三级。
A级为容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A级是最高级别,主要是指涉及国计民生的机房设计。其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或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像国家气象台;国家级信息中心、计算中心;重要的军事指挥部门;大中城市的机场、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银行总行等属A级机房。
B级为冗余型,在系统需要运行期间,其场地设备在冗余能力范围内,不应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B级定义为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一定的社会秩序混乱和一定的经济损失的机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级医院;大中城市的气象台、信息中心、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电力调度中心、交通(铁路、公路、水运)指挥调度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体育比赛场馆;省部级以上政府办公楼等属B级机房。
C级为基本型,在场地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应保证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不中断。A级或B级范围之外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都称为C级。
别人的机房2
二、数据中心机房组成
包含:中心机房的组成、建筑装修、供电系统、接地防雷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安防系统、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等。
中心机房由主机房和辅助房间组成。主机房:放置各类服务器、主要网络设备、网络配线架(机柜)等。辅助房间包括:UPS电源间、专用空调控制室、灭火钢瓶间、监控室、信息管理人员办公室和维修室。主机房必须是专用房间,辅助房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合并。
我们的机房
三、数据中心机房标准
工程中的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是保证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各级劳动保障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现在的计算机设备对运行环境要求较高。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科学地设计机房。
1、建筑装修
为保障网络设备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机房建筑面积必须达标
2、供电系统
a.保证服务器、网络设备及辅助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计算机供电系统必须达到一类供电标准,即必须建立不间断供电系统
b.信息系统设备供电系统必须与动力、照明系统分开。
c.电力布线要求:机房UPS电源要采用独立双回路供电,输入电流应符合UPS输入端电流要求;将市电不稳定性对机房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静电地板下的供电线路置于管内,分支到各用电区域,向各个用电插座分配电力,防止外界电磁干扰系统设备;线路上要有标帖表明去向及功能,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
3、接地、防雷系统
a.机房内各个系统都有独自的接地要求,按功能分有交流地、安全保护地、静电地、屏蔽地、直流地、防雷地等。
b.中心机房的接地系统:必须安装室外的独立接地体;直流地,防静电地采用独立接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采用电力系统接地;不得共用接地线缆,所有机柜必须接地。
c.机房防雷体系:主要包括建筑物内、外两层防护措施和机房进出线防护措施。外部防护主要由建筑物自身防雷系统来承担;所有由室外直接接入机房金属信息线缆,必须作防浪涌处理;铠装光纤金属保护层进行可靠接地;所有弱电线缆不裸露于外部环境;弱电桥架使用扁铜软线带跨接,进行可靠接地;机房电源系统至少二极防浪涌处理;重要负载末端防浪涌处理。
4、空调系统
通过该系统保持机房内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机房内的各类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确保系统可靠、稳定运行。市局中心机房必须采用专业空调,备份用的可采用民用空调。
5、照明系统
保持机房内良好的光线照度,方便机房管理员管理维护。机房必须有应急照明系统,由专线或电池供电,应急照明灯具的完好率应保证达100%。
6、消防报警系统
a.机房的物理环境:机房的结构、材料、配置设施必须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
b.机房要有:温感、烟感、报警器等装置和消防设备。
c.机房要有防水害措施,确保机房安全运行
7、安防系统
由实时监视摄像系统和其它安全设施组成,全方位监控机房总体运行状况。
8、综合布线与网络系统
a.机房的综合布线是开放式结构,能够满足所支持的数据系统的传输速率要求。
b.网络必须达到百兆网标准,有条件的可以实施千兆网。
c.有主干线路或新建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线路要有冗余。
d.布线系统中所有的电缆、光缆、信息模块、接插件、配线架、机柜等在其被安装的场所均要容易被识别,线缆布设整齐,布线中的每根电缆、光缆、信息模块、配线架和端点要指定统一的标识符,电缆在两端要有标注;保证维修方便、操作灵活。
九、涉密机房建设标准?
涉密机房是指用于存储涉密信息系统的机房,通常具有较高的机密性和安全性要求。因此,涉密机房建设需要遵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涉密信息的安全。
下面是涉密机房建设的一些标准:
1. 物理安全标准:涉密机房应该采用安全级别较高的门禁系统,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机房门禁应具有可控性,只允许有授权的人员进入。机房内部也应设置防盗报警系统和监控系统,以确保安全。
2. 空调和通风标准:涉密机房应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流等物理环境,并要满足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机房的通风系统要保持响应空气流量,在机房内部形成景象的空气流。
3. IT设施标准:涉密机房的IT设施应该采用安全性高并具有稳定性的设备,如防火墙、交换机、服务器等。所有的设备都应受到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并记录下来以确保其安全。
4. 电力系统标准:涉密机房应该采用双路供电备份的电力系统,确保备用电力系统在主电源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立即接替主电源的功能。涉密机房的UPS和发电机组应该采用合格的设备,并进行定时保养和检修。
5. 防火标准:涉密机房应该采用防火材料和具有防火能力的建筑组件,并按照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安装灭火系统。同时,应设置和定期检测和维护漏电保护设备、消防水带等。
总之,涉密机房建设的标准需要充分考虑物理安全、IT设施、通风、电力系统、防火等因素,确保涉密信息的安全性。
十、云南idc机房建设
云南IDC机房建设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建设成为了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云南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IDC机房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将重点探讨云南IDC机房建设的关键因素以及最佳实践。
1. 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
IDC机房建设的第一步是进行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在云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包括高山、丘陵、河流等,确保机房基础设施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测,确保选址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其次,根据IDC机房的规模和功能需求,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包括抗震设防、防洪、防火等措施。此外,还需考虑清洁能源的利用,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2. 电力供应与冗余设计
可靠的电力供应是IDC机房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云南,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电力供应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因此冗余设计尤为重要。建议采用多供电路线的设计,以保证在一条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作为备用电源,以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机房的电力管理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控和智能调控功能,以确保电力的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
3. 空间布局与机柜安排
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机柜安排能够提高IDC机房的工作效率和运维管理能力。在云南地区的机房建设中,应考虑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
首先,需要合理划分机房的功能区域,如服务器区、网络设备区、存储设备区等。每个功能区域都应设立相应的通风系统和温湿度控制设备,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机柜的摆放也需要注意。应避免机柜之间的拥堵,保证设备的散热和维修的便利性。同时,还需预留足够的空间进行设备的升级和扩展。
4. 网络安全与监控
云南IDC机房建设需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监控体系的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加,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机房和数据的安全。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和防护。其次,机房应配备视频监控系统和门禁系统,限制非授权人员的进入。
同时,还需对机房进行定期的安全演练和评估,以及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应急预案。只有建立起全面的网络安全体系,才能确保IDC机房在面对各种威胁时能够做出及时应对。
5. 环境监测与维护
云南的地理环境多变,机房建设需要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和维护。机房应配备温湿度传感器、漏水报警器等设备,及时监测机房的环境变化。
此外,还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清洁机房设备和通风系统,以保证机房的正常运行。
结语
云南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IDC机房建设已成为云南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电力供应与冗余设计、空间布局与机柜安排、网络安全与监控以及环境监测与维护等因素都对云南IDC机房的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只有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按照最佳实践来进行规划与操作,才能建立起高效可靠的IDC机房,为云南的数字化转型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