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比对原理?
一、指纹比对原理?
1、指纹识别原理: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
2、指纹识别是将识别对象的指纹进行分类比对从而进行判别。指纹识别技术作为生物体特征识别技术之一在新世纪逐渐成熟,进入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
3、指纹,英文名称为fingerprint,两枚指纹经常会具有相同的总体特征,但它们的细节特征,却不可能完全相同。指纹纹路并不是连续的、平滑笔直的,而是经常出现中断、分叉或转折。这些断点、分叉点和转折点就称为特征点。
二、指纹比对是人工比对吗?
指纹比对是公安刑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脑比对技术推广应用之前,曾有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人工比对,由于效率低,误差大,有时甚至动用多人以保证准确性。现在电脑扫描能迅速检索并认定疑犯作案的指绞依据。
三、指纹比对要多久?
1. 指纹比对的时间因情况而异,可能需要几秒钟到几个小时不等。2. 指纹比对的时间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指纹质量、比对系统的性能、数据库的大小和复杂性等。如果指纹质量较好,比对系统性能较高,数据库较小且简单,那么比对时间会更短。3.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指纹比对的速度也在不断提高。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快速、更准确的指纹比对技术,从而缩短比对时间。
四、指纹比对技术何时出现?
中国在唐代时国家的、民间的契约,法律就规定要加盖指纹——“按指为契”。没想到,1000多年后,1880年传到西方时,竟引起英国、德国科技工作者的惊叹。当时,全世界都缺少怎么认定人的身份的手段,没想到中国的指纹技术会如此简单、准确来区别出人与人的不同。为此,有人说,这是比四大发明更早的伟大发现。
证据之首
提到指纹,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其在破案中的神奇功效。的确,现代刑侦技术中,勘察、提取和鉴别指纹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殊不知,利用指纹破案并不是现代技术。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早在距今2500年前的战国,中国古人就已经开始利用犯罪现场遗留下来的指纹进行破案。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秦简,即著名的“云梦竹简”。其中,就记录了一起罪犯挖洞进户盗窃的案件,在犯罪现场,罪犯在挖洞、钻洞时,都遗留下了膝盖以及指纹和掌纹。正是根据这些证据,官府最终找到了犯罪嫌疑人。
在此后的文献记载中,古人利用指纹破案的例子屡见不鲜。的确,就像是世上没有两枚完全一样的树叶,指纹也很难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据研究,两个不同的人具有相同指纹的概率仅为几百亿分之一。正是指纹具有的独一性和排他性,使其被公认为“证据之首”。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应用指纹的国家。以秦汉时代盛行的封泥制为例,当时的人为了保密,在送出书写在竹简木牍上的文书时,除用绳捆缚,还要在绳端结合处用泥封闭,泥上加盖印章,或者以指为印,以防有人偷拆。而到汉唐时,指纹已广泛用于订立田宅契、婚姻家庭、人口买卖和财物借贷等民事契约的签署。此后,按手印更是成了中国人缔结契约的千年传统。
中国人的发现启发了世界
1858年,印度胡格利市,在英国驻印殖民地民政机构任职的威廉·赫谢尔偶然发现来到孟加拉的一些中国商人,用涂着墨汁的大拇指在合同上按手印。赫谢尔感到很惊奇,就仿效这一方法,要求每一个士兵在领津贴的名单和收据上各按两个指印,结果重领和冒领的现象就再没有发生了。赫谢尔从此开始沉迷于指纹的采集和研究,他收集了大量指纹进行观察和实验,多年后,他提出一个观点:指纹是不会重复的。1892年,高尔顿的研究成果《指纹学》出版,它标志着近代指纹科学理论的开始。而令人高兴的是,不久,阿根廷巴拉它地方警察局负责人武塞蒂赫就把它应用到破案上。
1892年6月19日,阿根廷尼格奇小镇妇女弗朗西斯卡的两个孩子被人打击头部致死。在侦破该案过程中,探员们按照阿根廷巴拉它地方警察局负责人武塞蒂赫的要求检查事发现场。借着晚霞光线,他们在门框上发现一枚拇指留下的血手印,于是锯下门框,带回警察局。通过指纹比对,警方认定门框上的血手印居然就是弗朗西斯卡本人的!在证据面前,弗朗西斯卡不得不低头认罪。这件事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研究指纹学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就有孟加拉警察总监、英国人爱德华·理查德·亨利。1897年6月,他发明的指纹分析法被印度的英殖民政府正式采用。1901年7月,英国本土也采用了亨利指纹分析法,之后几年,德国、美国、法国乃至全世界都开始使用此法。曾经在刑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伯蒂隆人体测量法被取代。
永不遗失的“身份证”
有意思的是,走出国门的指纹技术,在改头换面后,被重新引入中国。1900年的“庚子之乱”后,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城,社会治安一片混乱,清政府为应“创办警察之急需”,着手筹办警察教育机构,开办警务学堂。1901年,京师成立了第一个巡警学堂。当时警察所要学习的重要教学科目之一,就是如何运用指纹侦破案件。随着现代刑侦技术逐渐西学东渐,至1946年,国民党内政部成立的“警察总署”,已设置有完备的刑警实验室。1947年5月,警察总署还在南京召集京沪警察机关及指纹专家会商决议,统一全国指纹管理制度。
1946年,国民政府在全国实行国民身份证制度,给年满18岁的国民发放身份证,要求载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住址等项目,并粘贴照片或捺印指纹。由于当时照相尚未普及,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因此大多数身份证都捺有指纹而无照片。即使身份证贴有照片,也须填写双手箕斗数。
五、指纹比对怎么做?
指纹比对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指纹图像进行比较,以确定它们是否属于同一个人。指纹比对的步骤一般如下:
1. 数据采集:收集待比对指纹的图像,可使用指纹扫描仪等设备。
2. 数据预处理:将采集到的指纹图像进行加工,以去除噪声、增加对比度、提取特征等步骤,以确保比对的准确性。
3. 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指纹图像中提取出指纹特征,如峰值、分岔数等。
4. 特征匹配:将多个指纹图像的特征进行匹配,并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似度。
5. 结果判断:根据相似度结果,判断两个或多个指纹图像的归属是否相同。
6. 输出结果:将比对结果输出,如“匹配”或“不匹配”。
需要注意的是,在指纹比对过程中,需要使用先进的算法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以确保比对的速度和准确性。
六、指纹比对不上怎么办?
指纹比对不上只能继续录入指纹。直到对得上为止。
办理身份证指纹比对不成功,就重新录入,知道成功为止,因为身份证需要用来办理各大业务,必须是是本人持有才可以,身份证指纹不对,在网上就查不到你这号人物,因此,指纹录入是很关键,一个手指指纹不对就换一个手指,直到比对成功为止
七、比对个指纹要多久时间?
1分钟内,现在都有指纹输入机器,比对指纹的话,只要输入自己的指纹,然后机器自动比对,基本上实时就能出结果,不过输入指纹要3遍以上,所以会耽误一点时间。
八、真指纹和假指纹能比对出来吗?
可以的,因为每个人的指纹的纹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还是可以对比出来的
九、指纹比对需要多长时间?
指纹对比,只要进入指纹库,对比时间也就半小时左右就够用了
十、指纹比对有法律效力吗?
有,但还是定罪还是需要其他相关证据予以佐证。
一、刑事诉讼中,任何证据的取得都有要依法、科学、客观,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二、一切证据未经其它证据相互认证,都不具有绝对性,其理论符合哲学的辩证理论。
三、犯罪嫌疑人的指纹比对证据,应以排除的方法去认证。例如,犯罪嫌疑有无做案时间、利害关系、有无他人盗用该嫌疑人指纹等,如果不存在排除的可能,应当认定此行为系该嫌疑人所为。在刑事侦查学中,指纹的比对是据有相当的证据效力的,指纹的比对差错在百万或千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下一篇:全面保护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