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费怎么摊销?
一、模具费怎么摊销?
如果模具费摊销,就不用再另行计提折旧了,否则就重复了。摊销用模具原值除以合适的摊销依据,按耗用依据分摊到成本。摊销完毕,模具余额应为零。否则,单位摊销费用有问题。
如果又开工装,新生产模具,作为新的待摊销项目入账。如果还使用原模具,则因该模具已摊销至零,无需另行摊销。
二、模具合同纠纷案例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模具制造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而模具合同纠纷案例成为了制造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将分析一些常见的模具合同纠纷案例,并探讨如何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
模具合同基本概念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模具合同的基本概念。模具合同是指模具制造方与模具需求方之间达成的一种合作协议。它主要规定了模具的设计、制造、交付、验收以及合同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模具合同的签订是双方根据实际需求和市场状况共同商定的,旨在保障模具制造方的利益同时满足模具需求方的要求。
模具合同纠纷案例分析
在实际的模具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纠纷案例。下面是几个常见的案例:
-
设计不符合需求:模具需求方提供了明确的设计要求,但模具制造方在设计阶段没有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导致最终制造出的模具无法满足需求。
-
制造延期:模具制造方未能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完成模具制造工作,导致模具需求方的生产计划受到了影响。
-
质量问题:模具制造方在制造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最终交付的模具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
费用纠纷:模具制造方与模具需求方对于合同中费用的约定存在争议,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避免和解决模具合同纠纷的建议
为了避免和解决模具合同纠纷,以下是一些建议:
明确合同条款
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包括模具的设计要求、制造要求、交付时间、质量标准以及费用等方面的约定。双方应仔细阅读并理解合同条款,确保双方在签订合同时达成一致意见。
加强沟通与合作
在模具制造过程中,双方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及时交流问题和需求变更。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及时解决问题,避免纠纷的发生。
严格把控质量
模具制造方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把控模具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模具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妥善处理纠纷
如果发生模具合同纠纷,双方应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和理性,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结论
模具合同纠纷案例是制造业中常见的问题,对于双方来说都会带来一定的损失和影响。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慎重考虑合同条款,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加强沟通与合作,并严格把控质量。如果发生纠纷,应妥善处理,以共同寻求解决办法。只有通过合作与理解,才能有效地避免和解决模具合同纠纷。
三、加工混凝土结构,模具摊销费是怎么回事?
混凝土预制件(结构)的浇筑需要用木质的模板搭成需要的形状然后浇筑成型。预中摊销。这就是加工混凝土结构,模具摊销费的由来。
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 (concrete structure), 以混凝土为主制作的结构,包括素混凝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砼”(音tóng),与 “混凝土”同义,可并用,但在同一技术文件、图纸、书刊中,两者不宜混用。和其他材料的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可灌筑成为一个整体;可模性好,可灌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耐久性和耐火性好,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低的特点。
四、长期摊销和摊销区别?
长期摊销是指一年以上费用,摊销是指本期摊年销的费用。
1、时间上的区别:长期待摊费用指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待摊费用指摊销期限为一年以内的。
2、包括的费用的区别:待摊费用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等。长期待摊费用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如开办费等。
五、摊销费具体摊销什么?
摊销费用是指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在一定期限内分期摊销的费用。也指投资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部分。在企业经济运营中,按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时,对当期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属计算的都叫摊销费,不一定专指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
六、什么是摊销?为什么要摊销?怎样摊销?
谢邀!这个问题,本人认为,一:摊销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除对固定资产外(提折旧)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为什么要摊销?是因为权责发生制会计要求,企业一些长期费用,如在支出时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会影响企业的利润核算的准确性,不利于管理。
三:怎样摊销?按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计入管理费用,减少当年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众上回答,如不当之处、请指正。
七、什么是摊销?为什么要摊销?怎样摊销?
1.累计摊销是一个会计科目,与无形资产相对应,是无形资产的调整科目。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已计提的累计摊销。类似固定资产中的累计折旧科目。在资产负债表内作为无形资产的减项。
2.累计摊销摊销的就是无形资产的已转入利润部分。
3.为什么要摊销呢?因为无形资产的使用价值会随着它的使用而下降,如科技进步,市场转型等。为了使其价值在有效使用期间内得到补偿与回收,所以要采取分期摊销的方法,来分期收回。
八、怎么理解 摊销 和累计摊销?
用没有任何会计基础的小白都能看懂的语言,通俗的语言解释一下吧。
1.啥叫资产的折旧(摊销)和累计折旧(摊销)
先举个栗子:咱们去租房,假设每个月租金一千块,但房东要求必须一次性付一年房租(不考虑押金),那租下来的当月共一次性付了房东1万2。从资金流动角度,确实是一次性付了一万二,但从道理上说,不能把12个月的房租都算在第一个月身上。付给房东的1万2里面,只有第一个月的1000元租金属于当月的租房费用,剩下的1万1是第2个月到第12个月是预付租金。从会计的角度,从第二个月起,住一个月,算一个月的租金成本,直到租期的最后一个月。
回归主题:假设某缺心眼公司花120万买了一个保护期十年的专利。类比上面租房的例子,可以理解为:租了120个月并一次性支付了120个月的租金。而支付的120万里只有第一个月算当月消耗,剩下的都是预付。以后每个月都从预付的总金额里面扣出来1万块记到累计摊销里。比如:第一个月时摊销1万块,累计摊销1万块,专利的账面余额为120万-1万=119万;第二个月计摊销1万元,累计摊销为1万元(上个月的)+1万元(这月新摊销的)=2万元……第十个月计摊销1万元,累计摊销1万元/月*10个月=10万元,专利的账面余额为120万-10万=110万;如果没有意外,第120个月计摊销1万元,此时累计摊销为120万元=119万元(前119个月每个月摊销的累计总额)+1万元(第120个月计的摊销),此时专利的账面余额为0=120万(买专利花的钱)-120万(累计摊销)
总结一下:企业花了一大笔钱买了一项预计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资产,讲道理买资产的钱就要在资产的使用周期内分摊,而不能在购买资产的那个月全额计入费用,否则会造成财务报表的失真。
2.折旧和摊销有啥关系,如何区分
缺心眼公司买来用于生产使用,且有实物形态的,比如设备,桌椅板凳,电脑等,会计上划分到固定资产;没有实物形态的各种权利(比如:商标使用权,专利使用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等),会计上划分为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每一期提的叫折旧,无形资产每一期提的叫摊销。
【折旧和摊销的最大区别】
固定资产买进来当月不计提折旧,从第二个月开始计提折旧,相应的,卖出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次月不再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购入当月开始摊销,卖出当月不再计提摊销。
大白话来说,反正资产一共用了那么多个月,无形资产算头不算尾,固定资产算尾不算头。
以上是通常情况下的折旧摊销及累计折旧摊销。会计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为了更贴近业务实质,还会考虑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和其他计提折旧的方法。
预计净残值,换成大白话就是,这堆设备现在买进来,预计能用10年,十年以后设备成了破铜烂铁,我卖这堆破铜烂铁预计能收回来多少钱。
计提折旧的方法,不止是直线法(即:每个月的折旧摊销都一样)。根据资产的性质,还有加速折旧的方法,道理也很简单,看起来有些资产能用10年,但前几年的价值减损确实会更高。会计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于是就有了年限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等提折旧的方式,无非是希望会计记账能更贴近现实。
九、股权收购摊销费用如何摊销?
股权收购溢价摊销方式
有五种方法.
一、直线法:根据固定资产在整个使用寿命中的磨损状态而确定的成本分配结构.
公式计算:
年折旧率=(1减去预计净残值率)除以预计使用寿命乘以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乘以年折旧率除以12.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二、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计算: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减去预计净残值率 )除以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乘以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
公式计算:
年折旧率=2除以折旧年限乘以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除以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乘以月折旧率.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四、年数总和法.
公式计算: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除以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乘以 100 %.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减去预计净残值 )乘以年折旧率 ÷ 12.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十、房租需要摊销吗,房租摊销方法?
房租的租期超过一年或一个会计年度,需要进行摊销。摊销方法是受益期间进行平均摊销。 公式:每期摊销额=租金总额/租期 “长期待摊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企业在进行长期待摊费用的核算时,不得随意增加费用项目,不得将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核算。 经营期间产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应按受益期间进行平均摊销;但如果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