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借款合同纠纷
一、什么是借款合同纠纷
借款合同纠纷是双方当事人就借款合同中的内容或不履行借款合同中的约定而产生的争议或者是纠纷。一般情况下在借款合同中主要就是原告和被告,原告多为出借人,被告多为借款人。借款同时有保证人的,保证人可以是共同被告。
二、哪些原因可能导致借款合同产生纠纷?
借款合同纠纷是指借款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对借款合同的履行情况及违约责任所发生的争议。
就合同履行情况来说,借款合同纠纷是指当事人未完全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而引起的争议;就违约责任来说,借款合同纠纷是指违约责任该由谁承担及如何承担而引起的争议。
在实践中,借款合同发生纠纷是难免的。从客观情况来看,当事人签订合同后,由于社会环境、自然情况等发生了变化,使当事人履行合同时遇到了意料之外的或难以克服的困难,使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从而产生纠纷。从主观情况来看,当事人签订合同时,由于法律意识不浓,对合同各条款并不严格、认真、细致地签订,甚至有些当事人想欺诈银行,根本不想履行合同,从而产生纠纷。
借款合同发生纠纷,不仅会影响双方当事人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给社会和国家带来损失。因此,及时、合理、正确地解决借款合同纠纷,不仅有利于借款人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有利于贷款人融通资金,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三、借款合同可以起诉吗
如果我们的借款合同是真实有效的,是当然是可以起诉的,但起诉是要讲究证据,这一个证据在借款合同纠纷的这个证据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一个需要提供的证据和信息。第一、是原被告的双方的一个身份信息,这个是法院必须是要提供的。第二、这一个借条或者借款合同,这个是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第三、是一个借款合同和借条所对应的一个资金的一个银行流水和支付凭证,这个证明我们已经履行了这几个交付款项的一个义务。
四、公款借款合同纠纷时效怎么算
借款合同纠纷无论是公款还是民间借贷,诉讼时效都是三年。借贷双方明确约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借款到期后,债务人没有返还借款,债权人明知债权已到期而债务人未能偿还欠款、权利遭受侵害而不追索的,即明知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借款到期日)三年内不主张,即认定超过诉讼时效。当然,如果在追讨借款的过程中,债务人又重新承诺了履行期限的,构成诉讼时效的中断,该借款的诉讼时效从新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重新计算。
五、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会坐牢吗?
需要先明确金融类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性质,如果只是普通的民事借款纠纷,那么其适用的民事方面法律,而民事法律只是争对民事法律关系进行处理,不会涉及刑事责任也就不会坐牢。但是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在法院民事判决生效后,有能力执行法院判决而逃避执行的,此时容易构成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罪,该罪名是刑事犯罪罪名,届时可能涉及刑事责任而可能需要坐牢。另外,如果金融类借款纠纷已经涉及到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等刑事犯罪行为的,则可能会被判处刑罚,特别信用卡透支类,容易构成刑事犯罪,届时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信用卡诈骗是近年来多发的犯罪,需要特别注意。
上一篇:如何处理承包合同纠纷
下一篇:关于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