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婚姻家庭 > 正文

土家族的称呼?

婚姻家庭 2024-09-26 16:37

一、土家族的称呼?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密基卡”或“贝锦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

历史上,土家族先民被称为“蛮”或“夷”。宋代以前,居住在武陵地区的土家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 。宋代以后,土家族就单独被称为“土丁”、“土人”、“土民”或“土蛮”等 。

二、土家族的姓氏?

土家族姓氏起源,也与汉族有许多共同之处。 其主要来源,

一是以部落或部族名称为姓(冉姓即远古部落名称);

二是源于图腾崇拜,如李姓,本意是土家族以虎为图腾,土家族先民巴人称虎为“廪君”,“廪君之后能化为虎”,《风俗通》中说:“虎本南郡中卢李氏公所化”,故土家族中“李姓”,为虎的图腾。 此外,土家族姓氏来源中尚有源于祖先姓名,源于居住地等多种起源。

三、土家族的祖先?

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其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为古代从贵州迁入湘西的鸟蛮的一部;另说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后)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

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带土家族称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名称。

四、土家族的美食?

土家油茶汤、张关合渣、土家腊肉、柏杨豆干、社饭、鲊广椒、葛仙米、凤头姜、福宝山莼菜、年肉

土家油茶汤是土家族的传统特色美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油茶汤对土家族人来说一日三餐少不了。涂甲油茶汤的制作方法精细,用料考究,主要原料包括花生米、核桃仁、黄豆、芝麻、脆哨、茶叶、菜籽油等,所制作出来的油茶汤脆酥润滑,口齿留香,朵颐愉悦,神清气爽

五、土家族的风俗?

1、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

2、居民:土家族爱群居,建房很少单家独户。

3、服饰: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

4、习俗:土家族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

5、饮食习惯: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

6、文化: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盘歌等。

六、土家族的起源?

土家人是巴人演变而来,是巴人的主体后裔。巴人是中国西南的远古民族,形成和得名于夏商之际,活动于商代后期到南北朝。

巴国和楚国是最重要的邻国,巴楚斗争几乎贯穿巴民族全部历史。随着楚国势力的不断强大,巴国受到压迫越重,巴成了楚的附庸国.这也是巴国势力范围从汉水.清江一带逐渐向西南重庆迁移的重要原因。入川后,巴国与蜀国因统治者族属相同,发展友好。不料与此同时,川北面的秦国推行“商鞅变法”,国家很快强大起来,就在公元前316年,秦国伐蜀,蜀国灭亡,秦国随及挥师东进,俘虏巴王,灭了巴国。至此,巴国历史结束。

七、土家族的来源?

关于土家族的族源,说法不一。

一说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一说是古代由贵州迁入湘西的“乌蛮”的一部分;一说是唐末至五代初年(910年前后)由彭瑊率领的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一说是以自古以来就定居在湘鄂渝黔边境的土著先民为主体,融合了其他一些部族的先民而形成的,特别是构成湘西土家族主体的是湘西古代土著居民。

八、土家族的习俗?

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

九、土家族的特产?

1,湘西腊肉

2,蒿菜粑

3,湘西椪柑

4,土家族织锦

十、土家族的饮食,恩施土家族的饮食有哪些特点?

土家油茶汤、张关合渣、土家腊肉、柏杨豆干、社饭、鲊广椒、葛仙米、凤头姜、福宝山莼菜、年肉。

1.土家油茶汤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2.张关合渣合渣,又名懒豆腐。恩施土家人对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年,由于粮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如今,恩施人吃合渣已不是逢年过节才能吃的“奢侈品”了,平时在家里都能吃上合渣,许多餐馆更是把它当成一道特色菜上桌供应,深受顾客的青睐。

3.土家腊肉土家人便猪肉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

4.柏杨豆干柏杨豆干色泽金黄,美味幽长,绵醇厚道,质地细腻,无论生食还是热炒,五香还是麻辣,均有沁人心脾回味无穷之感。经质量技术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检验,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内含丰富蛋白质、多种维他命及钙、锌、钠、硒等多种微量元素,保质期可达8个月以上,有"固体豆浆"之美称。

5.社饭社饭的制作方法是:将田园、溪边、山坡上的鲜嫩社蒿(香蒿、青蒿)采撷回家,洗净剁碎,揉尽苦水,焙干,与野蒜(胡葱)、地米菜、腊豆干、腊肉干等辅料掺合糯米(可掺部分粘米,但需先将粘米煮成半熟后合入糯米)蒸或焖制而成。其味鲜美,芳香扑鼻,松软可口,老少皆宜。

6.鲊广椒鲊广椒,也称为鲊辣椒成品色泽微红,酸辣味十分特别。还有用鲊广椒做蒸肉、扣肉底料、伴料,这样做出来的蒸肉不油腻、爽口,易消化吸收。甚至用它与苞谷面做成苞谷糊喝的,叫鲊广椒糊。

7.葛仙米葛仙米营养丰富,是宴席佳品,含有15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其它自然食品不及而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Mn、Ca、Zn、Fe、P等矿物质成份。食用时干鲜宜烹,糖盐可调,蒸、炒、汤不拘,其味鲜美。《本草纲目》赞葛仙米为"肥绝佳食"。

8.凤头姜凤头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辛辣适中、味美可口、开胃生津、风味独特、醇香浓郁持久,为姜中独具特色之佳品,在全国生姜品种中独树一帜,因而早已是东南亚市场青睐的畅销品。1998年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证书,成为全国绿色食品第一姜。凤头姜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糖、姜油酮、酚、醇以及人体必须的铁、锌、钙、硒等微量元素。凤头姜除是佐餐必备佳品外,更具有健脾开胃、祛寒御湿、加速血液循环、延缓衰老、防癌之功效,还可提取姜油酮、姜油、香精等医药化工用品。姜油酮治疗关节炎具有显著疗效。

9.福宝山莼菜福宝山莼菜又称马蹄草、荨草、水葵。福宝山莼菜相传为古代神山所赐,是水中一珍,自晋代以来为历朝皇宫御案之贡品,皇室宫宴之佳肴。它可煮、可炒、可凉拌,尤其是与鱼肉、熟鸡、火腿、香肠等配在一起做汤,鲜嫩可口,味粘甘滑,色、香、味、形俱佳。

10.年肉年肉的特点是色泽纯美,晶莹滑软;肥瘦适当,油而不腻;男女均适,童叟皆宜;客人既饱口福,又能体察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