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婚姻家庭 > 正文

各年代婚姻顺口溜?

婚姻家庭 2024-12-26 23:17

一、各年代婚姻顺口溜?

谁和我结婚,

海昌蓝一身。

丝腰带一根,

白面馍馍一斤。

——50年代

手镯毛袄条绒裤,

两身衣裳两匹布。

后又添加为:

朝南窑要白净(读作jì),

女婿要风流端正(读作zheì)。

公公要当书记,

婆婆要站栏柜。

家里要有缝纫机器,

零花钱还不能缺地。

——60年代

一军二干三工人,

凑凑合合教书人,

死也不嫁受苦人。

——70年代

车子手表缝纫机,

缺一件也不跟你。

——70年代中期

文凭要高中的,

手艺要精通的。

后生要精干的,

存款要上万的。

——80年代

兄弟不多没牵挂,

新修砖窑没闲话。

家里三机一咔嚓,

新式家具腿朝下。

——80年代后期

三金一彩一冒烟,

锅盖拍子朝了天。

四眼砖窑不见砖,

彩礼最少七八千。

——90年代

数码家电家里放,

家用轿车路上趟。

城里还的买楼房,

抽空旅游景区逛。

——2000年以后

二、旧上海是什么年代?

民国至解放前

旧上海事实上是指民国至解放前的上海 上海开埠较晚,大约在明朝才逐步演变为城市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上海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身后富庶的苏湖平原作为后盾,赢得了优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先地区。

三、50年代婚姻法?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1950年婚姻法)开始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律性质的法律,颁布时间比1954年宪法还要早4年。

这部只有8章27条的新中国首部法律,彻底颠覆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废除了包办买卖婚姻、纳妾、男人随意停妻休妻等封建婚姻制度的糟粕,其确立的“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四大基本原则也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国婚姻家庭立法的基本旋律。

四、90年代婚姻幸福吗?

九十年代,那是一个刚刚发展的时代,大家条件都差不多,人们的思想都很纯朴,人们的爱情观,生活观都很纯真,人与人都比较真诚。

我就是那个年代结婚成家的,那时我们什么都没有,真是有情饮水饱,只要两人看对眼,觉得不错就行,根本没其他物质方面的要求,我们结婚还是借的钱办的婚礼,没有婚纱,没有彩礼,三金。但我们很知足,结婚二十多年来,我们不吵不闹,相互扶持,虽然我们挣的都不多,但通过我们一起努力,也做到了有房,车,存欹虽然不多,但我们觉得不错,不与别人攀比。知足常乐,我觉得我是幸福的!!

五、70年代的婚姻词?

70年代举办婚礼,主持人会在结婚典礼上祝福新郎新娘喜结连理、百年好合、郎才女貌、早生贵子、大福大贵、一生一世执子之手,不离不弃永白头,愿你们的爱情,比美洒更美;比膏油更加馨香;比蜂房下滴的蜜更甜;且比极贵的珍宝更加宝贵等这些祝福语。

六、90年代的婚姻短句?

爱情犹如一场奢华的盛宴,每每盛装出席,结果却总是满杯狼羁。而下一次盛宴到来,却依然又要盛装出席。

七、80年代婚姻自由吗?

80年代的婚姻,一点都不自由,因为那个时候的思想没有现在的那么现实,那个时候的思想有点封建思想完全都是由媒人或者是由自己的父母,亲朋好友介绍的,由他们牵线而让你们互相认识的那种,完全都是一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没有让自己去做主的那一种状态。

八、70年代的婚姻观念?

70年代的时候爱情都是比较传统的,必须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再结,男士必须到了23周岁,女生到了22周岁,当时结婚都是男选女,也没有很浪漫的爱情,只是通过媒婆介绍如果看上男土看上了女士就可以了,也没有那种很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是当时的爱情如果他们两个是青梅竹马的话

那种爱情是现在达不到的一种高度,那是的爱情是真的能为了你去所以的事情,说你想要这个他哪怕倾家荡产也去会给你购买,当时她不会体这种的要求,因为会为他找想,所以不会提出来这中要求

70年代的爱情是比较牢固的,是比较客观的,当时的爱情是非常的好,而且也会有点小打小闹,也会生去不去搭理对方, 但是过上几天,两边有和好了。

九、70年代的婚姻幸福吗?

70年代,结婚讲究“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加上“一响”即收音机,称之为“三转一响”。谁要是戴上一块上海牌石英表,骑着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带女方出门,左邻右舍都会羡慕的。所以如果女方能得到这几样大件就会觉得婚姻很幸福!再说那个年代的人都容易满足,所以我认为70年代的人婚姻都是幸福的!

十、旧上海30年代歌曲?

《夜来香》、《玫瑰玫瑰我爱你》、《天涯歌女》、《襟上一朵花》、《黄叶舞秋风》、《恨不钟情在当年》、《夜上海》《花样的年华》《五月的风》《苏州河边》《恭喜恭喜》《恨不相逢未嫁时》《梦中人》《何日君再来》《何日君再来》《等着你回来》《可爱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