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憎李金发赏析?
一、爱憎李金发赏析?
现代诗人 > 李金发的诗 > 爱憎原文及翻译赏析
我愿你孤立在斜阳里,
望见远海的变色,
用日的微光,
抵抗夜色之侵伐。
将我心放在你臂里,
使他稍得余暖,
我的记忆全死在枯叶上,
口儿满著山果之余核。
我们的心充满无音之乐,
如空间轻气的颤动。
无使情爱孤寂在黑暗,
任他进来如不速之客。
你看见 ,我的爱!
孤立而单调的铜柱,
关心瘦林落叶之声息,
因野菊之坟田里秋风唤人了。
如要生命里建立情爱,
即持这金钥开疑惑之门,
纵我折你陌上之条,
明日之静寂是在我们心里。
呵,不,你将永不回来,
警我在深睡里,
迨生命之钟声响了,
我心与四体已殭冷。
二
时间逃遁之迹
深印我们无光之额上,
但我的爱心永潜伏在你,
如平原上残冬之声响。
红夏偕著金秋,
每季来问讯我空谷之流,
我保住的祖先之故宫既颓废,
心头的爱憎之情消磨大半。
无用躇踌,留你最後之足印
在我曲径里,
呵,往昔生长在我臂膀之你,
应在生命之空泛里沉默。
夜儿深了,钟儿停敲,
什 一个阴黑笼罩我们;
我欲生活在睡梦里,
奈他恐怕日光与烦嚣。
蜘蛛在风前战栗,
无力织世界的情爱之网了
吁,知交多半死去,
无人获此秋实。
呵妇人,无散发在我庭院里,
你收尽了死者之灰,
还吟挽歌在广场之隅,
跳跃在玫瑰之丛。
我几忘却这听惯之音,
与往昔温柔之气息,
愿倩魔鬼助我魄力之长大,
准备回答你深夜之呼唤。
二、李金发是谁?
李金发(1900.11.21—1976.12.25)原名李淑良,笔名金发,广东梅县人。据他在《我名字的来源》一文中说‘1922年在法国患病,老是梦见一位白衣金发的女神领他遨游太空,他觉得自己没有病死,于是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李金发。
三、李金发《弃妇》的诗句?
弃妇
李金发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
越此短墙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
我的哀戚唯游蜂之脑能深印着;
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
然后随红叶而俱去。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
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
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
长染在游鸦之羽,
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
静听舟子之歌。
衰老的裙裾发出衰吟,
徜徉在丘墓之侧,
永无热泪,
点滴在草地
为世界之装饰。
《题自写像》
即月眠江底,
还能如紫色之林微笑。
耶酥教徒之灵,
吁,太多情了。
感谢这手与足,
虽然尚少
但既觉够了。
昔日武士披着甲,
力能搏虎!
我么?害点羞。
热如皎日,
灰白如新月在云里。
我有革履,仅能走世界之一角,
生羽么,太多事了呵!
有感
如残叶溅
血在我们
脚上,
生命便是
死神唇边
的笑。
半死的月下,
载饮载歌,
裂喉的音
随北风飘散。
吁!
抚慰你所爱的去。
开你户牖
使其羞怯,
征尘蒙其
可爱之眼了。
此是生命
之羞怯
与愤怒么?
如残叶溅
血在我们
脚上
生命便是
死神唇边
的笑
寒夜之幻觉》
窗外之夜色,染蓝了孤客之心,更有不可拒之冷气,欲裂碎一切空间之留存与心
头之勇气。
我靠着两肘正欲执笔直写,忽而心儿跳荡,两膝战栗,耳后万众杂沓之声,
似商人曳货物而走,
又如猫犬争执在短墙下。
巴黎亦枯瘦了,可望见之寺塔,悉高插空际
如死神之手。
Seine河之水,奔腾在门下,泛着无数人尸与牲畜,摆渡的人,
亦张皇失措。
我忽尔站在小道上,
两手为人兽引着,
亦自觉既得终身担保人毫不骇异。
随吾后的人,
悉望着我足迹而来。
将进园门。
可望见巍峨之宫室,
忽觉人兽之手如此之冷。
我遂骇倒在地板上,
眼儿闭着,
四肢僵冷如寒夜。
四、李莉婚姻现状?
根据资料查询得知,军事专家李莉婚姻情况稳定,没有任何资料显示她结过三次婚。
李莉,女,毕业于西安二炮工程学院,现为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教授,军事科技教研室副主任。
五、李金发的作品有哪些?
三个诗集《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最有代表性的诗歌是《弃妇》。
六、琴的哀李金发赏析?
这首诗歌以一种独异的艺术方式感喟无常人生.其用语突兀,隐晦,分行不同寻常,在吸收法国象征诗派艺术手法的同时,又不自觉地保留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蕴藉,即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来设构新奇的意象,以使复杂,抽象的情感与观念形象可感。
七、李金发早期诗集有哪些?
《微雨》《食客与凶年》《为幸福而歌》
八、李金发湖北应城哪个镇?
应城汤池镇人,李金发,1964年生人,理学博士,高级教授级研究员。
汤池镇地处应城西北部,与京山钱场,天门皂市相邻。汤池蕴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其地热温泉水温高,且含有硫元素’。自古在汤池就建有温泉洗浴中心,現己建有集旅游,洗浴,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度假旅游胜地。
九、李洵为什么染金发?
因为男主在里面的形象是个混小子,不学好,所以染了金发。
1.《打火机与公主裙》主要是围绕男女主从校园中就相识,原本互相喜欢的两人,却把对对方的爱埋藏在了心里。
2.在男主出入社会中创业失败后,她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留在男主身边,给他鼓励和希望。
十、李叔同婚姻史?
1. 俞氏
李叔同十八岁时遵奉母命与俞氏(津门茶商之女)结婚(李叔同夫人俞氏卒年为1926年正月初三)。
与天津俞氏结婚。俞氏长叔同两岁。以童生资格应天津县儒学考试,学名李文涛。有子(乳名葫芦),早年夭折。 1904年,12月9日(农历十一月初三)子李端生。
2. 杨翠喜
杨翠喜是李叔同的初恋情人,两人初识在一个诗情画意的夜晚。从相遇的那天晚上起,李叔同每晚都要到她唱戏的天津福仙楼戏园为她捧场,散戏后便提着灯笼陪送她回家,一路谈情说爱,你侬我侬。李叔同在戏剧方面本就有深厚的底蕴,于是他为她讲解其所演绎的戏曲中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甚至手把手指导杨翠喜舞台身段和唱腔。“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夕阳微雨后,叶底秋痕瘦;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晚风无力垂杨嫩,目光忘却游丝绿;酒醒月痕底,江南杜宇啼。痴魂消一捻,愿化穿花蝶;帘外隔花荫,朝朝香梦沾。”这是李叔同赠给杨翠喜的诗,可以想象那段时光是多么美好。但造化弄人,好景不长,李叔同身为豪门才子,他的家庭又如何能容许他爱上一个妓女戏子?在母命与爱情之间挣扎徘徊了很久之后,他放弃了爱情,与初恋情人伤感地分手。又一说是庆亲王奕劻之子载振到天津,看上了杨翠喜,段芝贵以巨资将杨翠喜买下,献给载振。李叔同痴情落空,后来看破红尘遁迹空门。
3. 李苹香
李叔同的第二个红颜知己便是才女名妓李苹香。李苹香以诗才驰名上海,颇受文人喜爱。1901年夏天,李叔同与母亲、妻子由天津迁往上海。那时,他因赞同康有为、梁启超变法而成了当局眼中的敌人,无奈避祸沪上。李叔同在上海的那几年,应该说是他人生中的低谷和消沉时期,也是思想的脱变期。他同一班公子哥们,经常出入于声色场所,与上海滩的名伶名妓们打得火热,他与沪上名妓朱慧百、李苹香和谢秋云等都是好友。但是,李淑同与李苹香的感情,远远超过了一般的交往。
李叔同第一次来到李苹香的天韵阁,就以“惜霜仙史”之名赠李苹香七绝三首:
沧海狂澜聒地流,新声怕听四弦秋。如何十里章台路,只有花枝不解愁。
最高楼上月初斜,惨绿愁红掩映遮。我欲当筵拼一哭,那堪重听《后庭花》。
残山剩水说南朝,黄浦东风夜卷潮。《河满》一声惊掩面,可怜肠断玉人箫。
后来,李叔同进入南洋公学学习,他与李苹香的交往更加频繁了。除了上课,他的空余时间几乎都是和李苹香待在一起。才子佳人,诗酒唱和,风花雪月,情深意长。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数年之后,李叔同由于母亲病故,深受刺激,决意告别诗酒风流的上海洋场,远赴日本留学。李叔同与李苹香互相以诗赠别。李苹香一生命运坎坷,沦落风尘,但性格却颇洒脱,明白与李叔同没有结果,便移情于另一个才子章士钊。
上一篇:中山长命水有几口井?
下一篇:祸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