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婚姻家庭 > 正文

蕲春定亲是什么风俗?

婚姻家庭 2025-01-28 06:16

一、蕲春定亲是什么风俗?

蕲春地区定亲风俗如下:

1、见面礼万里挑一11000元(每年的价格都要上涨),是给女孩子的;去的时候要带一千多块钱的礼品(鱼,肉,糖果,烟酒之类的)。然后就是给女孩子买三金:项链、戒指、耳环,差不多一万块钱左右。

2、定亲之后就是认亲(也有的乡镇是定亲和认亲一起的,但两项一起花的钱是少不了的),所谓的认亲也是就是女方的父母叔爷一共要去十个人(意寓十全十美),岳父岳母的红包各4000元(一般的地方也有2000元的),然后就是岳父的兄弟2000元(依此类推,岳父岳母的红包少的话他们的红包也会少些),其余的人每人800元。这样算来认亲也就差不多要一万多。

3、逢年过节(一年有三节:端午、中秋、春节)端午和中秋节至少各要一千元,春节就要多点儿,这个不用说岳父岳母的辞年(要鱼肉糖果烟酒糖果类的),岳父岳母的红包一个人最少要一千多,女朋友的兄弟姐妹要给压岁的红包,最少一个人要七八百这个也不算多;其它的一些礼节上的开销要不了多少钱。

4、准备结婚了:结婚之前要去给女朋友买衣服,十套(这个要依女朋友的意思,有的女孩子不要那么多)1万元钱以内。然后去买个新手机,时尚点的可能要三千以上。

5、结婚:彩礼钱(这个要看岳父岳母要多少了)一般也就三四万,也有的二三万也有,其它的一些比如压箱子钱五六千,再就是其它的一些小的开销。如果有媒人的话,两个媒人一个要一千元左右,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流程,各个乡镇大同小异,具体的事项应该和女孩子的叔爷大伯要沟通好,不懂的要多去问他们,不知者不为过,一定要弄清楚,这样事情才会办的顺利,也不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二、侗族婚姻风俗?

侗族婚姻多是男女有恋爱基础后,由媒人说合缔结而成。侗族择偶不避同姓,但不能在同一房族内为婚。有“姑表舅婚”、“姨表禁婚”的习俗。

  侗族婚姻,不论是自由恋爱,还是他人说合,都得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得到女方父母的应允,才择日完娶。也有些青年摒弃“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古规而自由结合,婚后,再给女方父母道歉认亲,个别甚至与家庭决裂。黎平、从江、榕江等县的侗族婚礼简朴。迎亲的傍晚,由“接亲婆”手提灯笼,背一床铺盖,把新娘接到郎家。

  新娘进门时,全家回避。新娘进门后,坐在火塘边的新凳上,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念新婚词,向新婚夫妇祝福。接着,新娘动手架锅作炊事仪式,表示她从此为这家主妇。只宰杀一两只鸭,合家吃饭。

  所请亲友最多十来个人。邻寨的新娘子,饭后即归,外村来的新媳妇,住上三天即回这种习俗,视夫妻感情和年龄大小而定。感情好年龄大的,一年半载即可到夫家落户,包办说合或年龄小者,两三年,甚至七八年才上夫家共同生活。

三、波兰婚姻风俗?

仪式

直到现在,多数波兰人还是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在一个大部分人口都受到天主教影响的国家里,这一点是很多新婚夫妇都要考虑的因素。虽然现在有很多时髦的婚庆方式,但在教堂的低调婚礼总是最标准的操作流程。如果要迎合保守的口味,婚纱面纱最好越长越好。还有,参加波兰婚礼是一个尽情装扮自己的机会,毕竟它要求宾客们在衣着裁剪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四、云南民族婚姻风俗?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婚姻风俗,下面列举了一些云南民族的婚姻风俗:

布朗族:他们的婚典要举行2至3次。第1次在定亲之后,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线礼仪式,此后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尽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直到举行了第二次婚礼,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当儿媳妇。第三次的婚典往往办在婴儿出生之后,这次一定要杀猪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亲朋好友。

摩梭人:他们保留着最古老的婚俗——阿注婚。阿注婚实际上是男子晚上到女方家住宿,天明即离开,亦称为走婚。

白族:白族姑娘出嫁时,全村人都要去掐新娘子的脸蛋,以示祝福。掐得越狠,表明对新人祝福越深。

爱尼人:爱尼青年男女享有充分的社交自由,每个村寨都有专供青年们聚会和谈情说爱的“公房”。未婚男女夜晚可以到“公房”里唱歌、跳舞、玩乐、相互倾诉爱意。

满族:满族人的婚礼上,男方家备喜轿彩车,新郎骑马前往迎接新娘。新娘未下轿时,新郎于院内要连射三箭。

彝族:有一种定情信物是“西卡”,即一种樱桃树小木棒。他们会将男女的生肖和婚配日期刻在木棒上面,寓意定情。在结婚当天,女方需要准备好一根红线,将红线与小木棒相连接,一起送入新房。经过这个仪式之后,男女双方就算合法夫妻了,这个木棒也是珍藏一生的信物。

此外,云南还有一些独特的恋爱场所和情书形式。比如楚雄彝族的“姑娘房”,是青年男女谈恋爱的特定场所;而傈僳族的“来苏”,则是一种古老的情书形式,通过特定的物品组合传递爱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婚姻风俗只是云南众多民族中的一部分,实际上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和习俗,这些习俗往往反映了他们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在参与和了解这些习俗时,应尊重并遵守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五、包头女人婚姻风俗?

要彩礼,订婚,然后结婚。

结婚的条件:有车,有房子。

结婚六辆车或者八辆车迎娶

摆酒席,拍婚纱照。

婚礼当天要改口钱。还要压箱底钱

六、青海民间俗语婚姻风俗?

这个有好几个步骤,首先男女见面同意,而后浪家,订婚志愿,愿礼送礼,最后取新娘。

七、湖北蕲春的结婚风俗是怎样的?

  按蕲春人当地的风俗来讲,一般的流程是这样的:  1、见面礼万里挑一11000元(每年的价格都要上涨),是给女孩子的;去的时候要带一千多块钱的礼品(鱼,肉,糖果,烟酒之类的)。然后就是给女孩子买三金:项链、戒指、耳环,差不多一万块钱左右。  2、定亲之后就是认亲(也有的乡镇是定亲和认亲一起的,但两项一起花的钱是少不了的),所谓的认亲也是就是女方的父母叔爷一共要去十个人(意寓十全十美),岳父岳母的红包各4000元(一般的地方也有2000元的),然后就是岳父的兄弟2000元(依此类推,岳父岳母的红包少的话他们的红包也会少些),其余的人每人800元。这样算来认亲也就差不多要一万多。  3、逢年过节(一年有三节:端午、中秋、春节)端午和中秋节至少各要一千元,春节就要多点儿,这个不用说岳父岳母的辞年(要鱼肉糖果烟酒糖果类的),岳父岳母的红包一个人最少要一千多,女朋友的兄弟姐妹要给压岁的红包,最少一个人要七八百这个也不算多;其它的一些礼节上的开销要不了多少钱。  4、准备结婚了:结婚之前要去给女朋友买衣服,十套(这个要依女朋友的意思,有的女孩子不要那么多)1万元钱以内。然后去买个新手机,时尚点的可能要三千以上。  5、结婚:彩礼钱(这个要看岳父岳母要多少了)一般也就三四万,也有的二三万也有,其它的一些比如压箱子钱五六千,再就是其它的一些小的开销。如果有媒人的话,两个媒人一个要一千元左右,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流程,各个乡镇大同小异,具体的事项应该和女孩子的叔爷大伯要沟通好,不懂的要多去问他们,不知者不为过,一定要弄清楚,这样事情才会办的顺利,也不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八、温州人的婚姻风俗?

你好,温州人的婚姻风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婚礼形式:传统上,温州人婚礼采用“三日礼”形式,即婚前一天准备喜酒,婚礼当天举行婚礼仪式和宴席,第三天新娘回娘家接受家人的祝福。现代社会,婚礼形式多样化,不再拘泥于传统形式。

2. 婚房习俗:温州人通常在婚前准备新房,新房必须要有“开门红”,即新娘进门后要撒糖果、红枣等,象征着新婚生活甜甜蜜蜜。此外,在新房入住前,还要进行“上灯”仪式,即点起一盏红灯,祈求夫妻恩爱、家庭幸福。

3. 嫁妆习俗:温州人传统上认为,女儿出嫁,家长要送上一定的嫁妆,包括金银首饰、红木家具、锦缎被褥等,以体现家庭的实力和女儿的身份。

4. 婚礼食品:温州人喜欢在婚礼上准备许多美食,如鱼羹、南瓜饼、鱼翅、龙虾等,寓意着新人婚后生活丰衣足食。

5. 礼仪习俗:温州人在婚礼上有着严格的礼仪规定,如新人要穿着传统的礼服、佩戴新婚戒指、父母要向新人敬酒等。此外,新人还要向双方父母行三鞠躬礼,表达对双方父母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九、福建宁德周宁婚姻风俗?

按周宁传统习俗,做寿时女婿位置最大,送礼最重。

你父为亲家,就送一般礼即可。

1、猪脚、大公鸡、番鸭选一样,要贴上红纸条;

2、线面一包(2——4市斤)贴上红纸条;

3、糍饼(也可用糯米代)贴上红纸条;

4、红寿联一副,写上款。(下款写XXXXX拜祝) [记住,周宁习俗是“贺喜、祝寿”] (敬远斋——宁德市闽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住周宁)

十、哈尼族女人婚姻风俗?

哈尼族女人的婚姻和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她们通常会在16岁到18岁之间结婚,并且嫁到丈夫家庭后,将会成为家庭和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们会穿上传统的哈尼族婚礼服,并通过鼓乡和祭祖仪式,来表达对家庭、祖先和伴侣的尊重。

婚后,哈尼族女人通常会承担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并在社区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同时,她们也被社会认为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爱心的形象,对家庭和社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