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南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 2024-08-22 01:33

一、南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赔偿标准?

南昌残疾赔偿金,受害人在60岁以下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19860元/年×20年×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7828元/年×20年×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19860元/年×[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7828元/年×[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在75岁以上,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19860元/年×5年×伤残赔偿指数,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7828元/年×5年×伤残赔偿指数。一至十级的伤残津贴: 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x90%; 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x85%。

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九级赔偿标准2020?

1、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结案后,仍需继续治疗的,按照治疗的必要费用给付。

2、误工费。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3倍以上的,按3倍计算。这里所说的“有固定收入”,包括非农业人口中有固定收入的和农业人口中有固定收入的两部分。非农业人口中有固定收入的,是指在国家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等单位按期得到收入的。其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及国家规定的补贴、津贴。奖金以交通事故发生时上一年度本单位人均奖金计算。超出奖金税计征起点的,以计征起点为限。农业人口中有固定收入的,是指直接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就业人员,其收入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劳动力人均年纯收入计算。

当事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有同行业的平均收入计算。这里所说的“无固定收入”是指有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证明或者有关凭证,在交通事故发生前从事某种劳动,其收入能维持本人正常生活的,包括城乡个体工商户、家庭劳动服务人员等。对于没有收入的受害人,则不应计算误工费。

3、住院伙食补助费。对住院治疗的伤、残者,应按照实际住院天数赔偿伙食补助费。其计算标准,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护理费。伤者住院其间,需要人员护理的,应有医院证明,对护理费应予赔偿。护理费的计算方法是: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无收入的,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这里所说的“无收入的”,是指本人生活来源主要或者全部依靠他人供给,或者仍然有少量收入但不足以维持正常生活的。

5、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征税费计算。自定残之时起,赔偿20年。但5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则减少1年,最低不少于10年;70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6、残疾用具费。被害人因残疾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的,如制作拐杖、安接假肢、购买代步车等,应凭医院证明,按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被抚养人生活费。对死者生前或者残者丧失劳动能力之前实际抚养的未成年子女、赡养的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人、抚养的没有劳动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等,应给予生活费。补偿生活费的标准是: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居民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人抚养到16周岁,对无劳动能力的人抚养20年。但5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最低不少于10年;70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对其他的被抚养人抚养5年。

8、交通费。按当事人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对当事人亲属所必需的交通费用,一般也应包括在内,但最多不超过3人。

9、住宿费。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凭据支付。对当事人亲属为参加处理交通事故所必需的住宿费,一殷也应包括在内,但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的部分,不计入赔偿范围。

10、其他财产损失。因交通肇事而造成的物质直接损失,应予赔偿,财产损坏,不能修复的,应折价赔偿。

三、上海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级别赔偿标准?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七级就是上述标准乘以0.4,再乘以相应年限,再考虑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综合计算。

公式为: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40%X20年=残疾赔偿金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四、杭州伤残鉴定赔偿标准?

2021年杭州伤残等级赔偿标准:

一、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由于人身损害造成的残疾受害人致使劳动能力部分丧失或者全部丧失,因而,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以后,会减少或者丧失自己的收入。这种损失,是人身损害的直接后果,是一种财产损失。对于这种财产损失,应当由赔偿义务人进行赔偿。

确定残疾赔偿金时,应当考虑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的因素

1、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全部赔偿;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按其丧失的程度,赔偿相应的数额。——相对劳动劳动能力丧失说

2、在具体受害人劳动能力丧失程度或伤残等级的确定上,可以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

3、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人身损害赔偿的复杂性,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25条第2款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等等“,此条司法解释赋予了法官考虑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残疾赔偿金的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所得(收入)丧失说(又称差额说)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伤残系数

(1)受害人在60岁以下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20年×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20年×伤残赔偿系数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系数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5年×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5年×伤残赔偿系数

二、残疾用具费

因残疾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的,应当根据治疗医院的证明或法医意见,结合使用者的年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器具使用年限等因素,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赔偿数额。

五、鉴定伤残等级赔偿标准?

伤残等级,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一般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赔偿标准也有很大差异。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根据以上规定,得出以下赔偿标准:

1、一级伤残赔偿标准:一级伤残是所有伤残等级中最重的一级,因此赔偿数额也是同类标准中赔偿最多的。包括: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7个月的本人工资。

(2)按月支付伤残津贴。受伤前本人工资的90%支付至死亡。

(3)如伤残员工户籍不在工作地,需要一次性领取残疾退休金和护理费的,与社保机构签订合约,一次性计发十年,终结保险关系。

2、二级伤残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5个月的本人工资。

(2)按月支付伤残津贴。受伤前本人工资的85%支付至死亡。

(3)参考第一条中的第三款。

3、三级伤残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3个月的本人工资。

(2)按月支付伤残津贴。受伤前本人工资的80%支付至死亡。

(3)参考第一条中的第三款。

4、四级伤残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1个月的本人工资。

(2)按月支付伤残津贴。受伤前本人工资的75%支付至死亡。

(3)参考第一条中的第三款。

5、五级伤残赔偿标准。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五、六级伤残可由用人单位安排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再发放伤残津贴。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8个月的本人工资。

(2)按月支付伤残津贴。受伤前本人工资的70%支付至死亡。(或者由工作单位安排适当的工作)

(3)参考第一条中的第三款。

(4)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保险费用(如果安排工作,就享受和正常工作者同样的各项保险)。

6、六级伤残赔偿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6个月的本人工资。

(2)按月支付伤残津贴。受伤前本人工资的60%支付至死亡。(或者由工作单位安排适当的工作)

(3)参考第一条中的第三款。

(4)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保险费用(如果安排工作,就享受和正常工作者同样的各项保险)。

7、七至十级伤残赔偿标准。由于七级以上的伤残程度偏低,因此赔偿标准也略低于前六级。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分别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执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相关规定。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按照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六、骨头伤残鉴定赔偿标准?

一般在几万元,具体情况应当经过伤残鉴定后处理。

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造成伤残的赔偿项目: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七、河北伤残鉴定赔偿标准?

河北伤残等级赔偿标准

2021年河北省伤残等级赔偿标准:

一、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由于人身损害造成的残疾受害人致使劳动能力部分丧失或者全部丧失,因而,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以后,会减少或者丧失自己的收入。这种损失,是人身损害的直接后果,是一种财产损失。对于这种财产损失,应当由赔偿义务人进行赔偿。

确定残疾赔偿金时,应当考虑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的因素

1、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全部赔偿;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按其丧失的程度,赔偿相应的数额。——相对劳动劳动能力丧失说

2、在具体受害人劳动能力丧失程度或伤残等级的确定上,可以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

3、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人身损害赔偿的复杂性,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25条第2款规定:“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等等“,此条司法解释赋予了法官考虑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残疾赔偿金的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所得(收入)丧失说(又称差额说)

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伤残系数

(1)受害人在60岁以下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20年×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20年×伤残赔偿系数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系数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5年×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5年×伤残赔偿系数

二、残疾用具费

因残疾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的,应当根据治疗医院的证明或法医意见,结合使用者的年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器具使用年限等因素,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赔偿数额。

八、交通事故伤残鉴定6级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6级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6级赔偿标准详解

交通事故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事件,给参与者带来的损失可能包括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其中,人身伤害中的伤残鉴定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伤者的赔偿标准和权益保障。

根据相关规定,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通常分为6个级别,每个级别都对应着不同的赔偿标准。下面我们将详细解读交通事故伤残鉴定6级赔偿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

1. 一级伤残

一级伤残是指伤者的功能障碍程度较轻微,对其正常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根据相关规定,一级伤残的赔偿标准一般较低,主要包括医疗费用和误工费用的补偿。

2. 二级伤残

二级伤残相对于一级伤残而言,功能障碍程度略有增加,对伤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产生一定影响。在伤残鉴定中,二级伤残通常会获得比一级伤残更多的赔偿。

3. 三级伤残

三级伤残是指伤者功能障碍程度明显增加,已经对其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较大影响。根据规定,三级伤残的赔偿标准会比前两级更高,包括更全面的医疗费用和精神抚慰费用。

4. 四级伤残

四级伤残是伤者功能障碍程度进一步加重的表现,已经严重影响到其正常生活和工作。在伤残鉴定中,四级伤残通常能获得相对较高的赔偿,包括康复费用和护理费用等。

5. 五级伤残

五级伤残是指伤者功能障碍程度非常严重,已经几乎丧失了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根据相关规定,五级伤残的赔偿标准将包括大额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和长期护理费用。

6. 六级伤残

六级伤残是最高级别的伤残,通常对应着伤者功能障碍程度极为严重,已经完全丧失了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在伤残鉴定中,六级伤残将获得最高额的赔偿,以应对其长期康复和护理需求。

总的来说,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6个级别对应着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和生活影响,而每个级别的赔偿标准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伤者的实际需求和权益保障。

因此,对于交通事故伤残的鉴定和赔偿,建议伤者及时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和医疗支持,以便维护自身权益,并获取合理的赔偿。

九、云南省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及赔偿标准?

2021年云南省交通事故赔偿内容:

1、医疗费

挂号费+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医用费用,需结合患者病例及诊断证明。

2、护理费

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标准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3、受害人误工费

根据受害人的收入状况和误工时间确定。

受害人固定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或者(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365日)×误工天数

4、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天数

5、交通费

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护理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所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6、营养费

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并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7、残疾赔偿金

(1)受害人在60岁以下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20年×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20年×伤残赔偿系数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系数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5年×伤残赔偿系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5年×伤残赔偿系数

十、10级伤残鉴定赔偿标准?

十级伤残的具体赔偿:

1、医疗费。

2、误工费。

3、护理费。

4、住院伙食补助费。

5、营养费。

6、交通费、住宿费。

7、残疾用具费。

8、精神损害抚慰金。

9、定残后的治疗费用。

10、除以上各项费用外,受害人请求赔偿的其他费用,经审查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