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企业民事诉讼由谁应诉?

交通事故 2024-09-25 23:00

一、企业民事诉讼由谁应诉?

企业民事诉讼,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全权委托人应诉。

二、民事诉讼被法院通知应诉拿材料,不应诉的后果?

应当积极应诉,不应诉法院可以缺席判决并应申请人申请执行。  当今冒充法院工作人员电话恐吓行骗的骗子很多,首先,应当确认是不是法院来电。民事案件由合同履行地与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法院受理原告起诉立案之后,应当在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法院送达起诉状副本,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 收。法院一般采用上门送达或者电话通知到法院领取。  确定真是被起诉了,要积极应诉,不应诉只会对自己不利。

三、交通事故如何应诉?

交通事故应诉流程:

1、对法院送达的文书进行签收;

2、提交答辩状和证据;被告要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15日内提交答辩状,在举证期间提交证据;

3、参加庭审。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四、个人民事诉讼应诉委托书怎么写?

个人民事诉讼应诉委托书应当写清楚委托人与被委托人身份信息,委托事项,委托期限和委托权限。如果是委托律师或者法律工作者作为诉讼代理人的,不需要注明委托人与被委托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委托其他人作为诉讼代理人的,需要写明双方之间的关系以及由谁推荐被委托人。

五、交通事故雇佣司机应诉答辩状范文?

交通事故雇佣的驾驶员,应诉主要看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司机是否存在交通事故责任,无责任不需要赔偿。如果司机有部分或全部责任,则答辩驾驶员是职务行为,事故车辆已经投保第三者责任险,应该由车辆雇主和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不需要驾驶员承担赔偿责任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六、交通事故的民事诉讼范本?

交通事故民事诉状参考如下:

原告:xxx,性别:x,年龄:xx岁,民族:x族,住所:xx省xx市xx路xx号,身份证:xxxxxxxxxxxxxxxxxx

被告:xxx,性别:x,年龄:xx岁,民族:x族,住所:xx省xx市xx路xx号,身份证:xxxxxxxxxxxxxxxxxx

诉讼请求:

一、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人身损害赔偿金xxxx元(具体详情,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给出对应的清单);

二、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精神损害赔偿费xxxx元;

三、赔偿原告车辆损失费xxxx元;

四、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综上所述,原告认为xxxxxxxxx。

此致

xxx人民法院

具状人(签名):xxx

xxxx年x月x日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七、应诉流程?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先是接到传票(起诉书、诉状),然后要对传票上的内容进行仔细阅读,并和有关人员商讨是否应该进行应诉。如果决定应诉,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准备好答辩书,然后在指定的地点提交答辩书并出庭应诉。在庭审过程中,需要按照法官的要求作出答辩和辩护。最后,等待判决结果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应的行动。因为非常繁琐,需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和规定,所以务必要有专业的律师和法律知识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应对应诉过程。

八、如何应诉?

  应诉,简单的说就是应对诉讼,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与起诉一样,应诉也首先是一个评价、衡量的过程,据此制定下一步的行动与计划。以下结合司法实践介绍:

  1、理解、吃透起诉状的内容。按照规定,法院会将原告的起诉状转交被告。作为被告,必须吃透起诉状的内容,明白原告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做到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制定诉讼方案,“是战是和”,是否同意调解,己方调解的底线是什么。总而言之,要对应诉的可能后果做出充分考虑。

  2、阅读应诉通知书,了解举证期限。法院在送达起诉状时,会一并送达应诉通知书。在应诉通知书中,往往会确定原、被告的举证期限,一般为一个月左右。通过阅读应诉通知书,还可以了解案件受理法院、主办法官、联系方式等信息。

  3、与主办法官联系,查阅对方提交的证据。原告的起诉一定有证据支持,因此必须了解原告起诉的证据。如果法院没有将证据复印件一并交给被告,被告应当主动联系法官复印或阅读,做到知彼知己。

  4、准备答辩状、整理反驳的证据。在了解基本情况后,可以整理出自己的答辩意见,以便及时提交法院。答辩应当具有针对性,做到有理有据,逐一反驳原告的观点、要求与理由。同时,应当重视证据的收集,最好是制作证据清单。

  5、管辖异议、反诉。如果认为,原告立案起诉的法院没有管辖权,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5日内提出异议。如果认为被告也应当承担责任,那么可以对原告提出反诉,要求原告依法承担责任,给对方有力的反击。当然,反诉要缴纳一定的反诉费用。

  实践中,有人对于别人的起诉采取回避的态度,试图通过不予理睬摆脱诉讼。然而,殊不知:如果被告不到庭,法院有权缺席审判、甚至判决。当然,应诉是一项具有技巧性的工作,必须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制定行之有效的应诉策略。

九、应诉材料?

1、答辩状:正本一份,副本按原告人数提供;答辩状由被告亲笔签名或盖章,被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由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

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证据:正本一份,副本按原告人数提。

3、被告主体资格资料:被告是公民的,应提供本身份证复印件。被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书、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4、被告委托律师代为应诉人的,应向代理律师出具授权委托书,并注明是一般授权或特别授权。

十、交通事故民事诉讼如何降低风险?

一、起诉不符合条件

  当事人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不会受理,即使受理也会驳回起诉。

  当事人起诉不符合管辖规定的,案件将会被移送到有权管辖的人民法院审理。

  二、诉讼请求不适当

  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应明确、具体、完整,对未提出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不会审理。

  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要适当,不要随意扩大诉讼请求范围;无根据的诉讼请求,除得不到人民法院支持外,当事人还要负担相应的诉讼费用。

  三、逾期改变诉讼请求

  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超过人民法院许可或者指定期限的,可能不被审理。

  四、超过诉讼时效

  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期间一般为二年(特殊的为一年)。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后,被告提出原告的起诉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间的,如果原告没有对超过法律保护期间的事实提供证据证明,其诉讼请求不会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五、授权不明

  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等事项的,应在授权委托书中特别注明。没有在授权委托书中明确、具体记明特别授权事项的,诉讼代理人就上述特别授权事项发表的意见不具有法律效力。

  六、不按时交纳诉讼费用

  当事人起诉或者上诉,不按时预交诉讼费用,或者提出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用申请未获批准仍不交纳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将会裁定按自动撤回起诉、上诉处理

  当事人提出反诉,不按规定预交相应的案件受理费的,人民法院将不会审理。

  七、申请财产保全不符合规定

  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应当按规定交纳保全费用而没有交纳的,人民法院不会对申请保全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当事人提出财产保全申请,未按人民法院要求提供相应财产担保的,人民法院将依法驳回其申请。

  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有错误的,将要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受到的损失。

  八、不提供或者不充分提供证据

  除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不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外,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或者反驳对方的诉讼请求,应提供证据证明。不能提供相应的证据或者提供的证据证明不了有关事实的,可能面临不利的裁判后果。

  九、超过举证时限提供证据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证据,应当在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完成。超过上述期限提交的,人民法院可能视其放弃了举证的权利,但属于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新的证据除外。

  十、不提供原始证据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提供的证据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可能影响证据的证明力,甚至可能不被采信。

  十一、证人不出庭作证

  除属于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特殊情况外,当事人提供证人证言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接受质询。如果证人不出庭作证,可能影响该证人证言的证据效力,甚至不被采信。

  十二、不按规定申请审计、评估、鉴定

  当事人申请审计、评估、鉴定,未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内提出申请或者不预交审计、评估、鉴定费用,或者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审计、评估、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可能对申请人产生不利的裁判后果。

  十三、不按时出庭或者中途退出法庭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出法庭的,人民法院将按自动撤回起诉处理;被告反诉的,人民法院将对反诉的内容缺席审判。

  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出法庭的,人民法院将缺席判决。

  十四、不准确提供送达地址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按照当事人自己提供的送达地址送达诉讼文书时,因当事人提供的己方送达地址不准确,或者送达地址变更未及时告知人民法院,致使人民法院无法送达,造成诉讼文书被退回的,诉讼文书也视为送达。

  十五、超过期限申请强制执行

  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期限自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期限届满之日起算。超过上述期限申请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十六、无财产或者无足够财产可供执行

  被执行人没有财产或者没有足够财产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人民法院可能对未履行的部分裁定中止执行,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权益将可能暂时无法实现或者不能完全实现。

  十七、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被执行人未按生效法律文书指定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将要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双倍债务利息。

  被执行人未按生效法律文书指定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将要支付迟延履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