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 2024-10-07 21:05

一、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的意义和内容

道路交通事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当我们遭受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时,了解相关的赔偿标准变得非常重要。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旨在确保受害人能够得到公正和合理的赔偿。本文将详细介绍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的意义和内容。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通过法律规定了各种损失的赔偿金额。这些损失可以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残疾、死亡等。赔偿标准的制定旨在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同时也起到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作用。

人身伤害赔偿标准

人身伤害是道路交通事故中最常见的损失类型之一。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人身伤害赔偿包括医疗费用、丧失收入、护理费用、精神损害等。赔偿金额的计算通常基于受伤程度和相关的医疗证据。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还将残疾和暂时伤残纳入了赔偿范围。残疾赔偿的金额取决于残疾的程度和影响。通常情况下,被认定为残疾的人将获得长期的赔偿金。

财产损失赔偿标准

财产损失包括车辆修理费用、财产丧失、丧失使用权等。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规定了不同情况下的赔偿金额,以确保受害人能够得到公平的赔偿。例如,当车辆被损坏需要修理时,赔偿标准将考虑修理费用和折旧价值的差异。

死亡赔偿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中,如果导致人员死亡,赔偿标准也将适用。死亡赔偿主要包括丧葬费用、丧失赡养人等。赔偿金额的计算取决于死者的年龄、收入水平和对家庭的经济影响。

如何申请道路交通事故赔偿?

申请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通常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和文件。以下是申请赔偿时需要注意的关键步骤:

  1. 保留证据:事故后,应妥善保存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如照片、医疗记录、报告等。
  2. 报警和报案:立即向当地交警部门报警,并向相关部门报案。
  3.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受伤,及时就医并保留诊疗记录。
  4. 联系保险公司:通知自己的保险公司,并按照其要求提供相关信息和文件。
  5. 寻求法律援助:根据需要,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这些步骤对于顺利获得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非常重要。当申请赔偿时,应尽量避免提供虚假信息或故意隐瞒相关事实,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的改变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也在不断改变和发展。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受害人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一些相关的改变包括:

  • 提高赔偿金额:随着生活成本的上涨和人身伤害的赔偿需求增加,赔偿金额也相应提高。
  • 完善赔偿范围:赔偿标准逐渐涵盖更多类型的损失,以确保受害人的权益得到全面保护。
  • 加强法律援助:为了让更多受害人能够获得法律帮助,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法律援助服务。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的改变和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结论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的意义和内容在保障受害人权益、预防事故、维护社会的稳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相关的赔偿标准,遵守申请赔偿的程序和要求,将帮助受害人获得公正和合理的赔偿。

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在道路上行驶时都应时刻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以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2021河北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1、河北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金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86元×20年(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赔偿金额相同)

还有丧葬费年度上岗工资÷2。扶养人生活费,均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如还要继续治疗,治疗产生的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辅助医疗器具费交通费等。亲属为处理事故产生的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等。

三、2022湖北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2022湖北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及赔偿金额

  1、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x伤残系数x赔偿年限。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

  2、残疾辅助器具费=适用普通器具的合理费用。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3、丧葬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x6个月。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4、被扶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x抚养年限。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

  5、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x住院天数。

  6、医疗费赔偿金=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四、2021宁夏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20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据自治区统计局2020年度有关统计数据,现将2021年度全区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人身损害赔偿有关费用计算标准通知如下,请参照执行。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720元/年

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22379元/年

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889元/年

四、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1724元/年

五、2021广西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一、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及参照广西区直医保相应规定确定。

二、误工费:1、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2、按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3、参照广西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即实际误工损失日金额×误工天数。

三、护理费:1、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2、参照广西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即护理人员实际误工损失日金额×护理天数×护理人数。

四、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按搭乘公共汽车、地铁、出租车等普通公共交通工具的标准计算,异地交通以火车硬卧标准为限。

五、住院伙食补助费:100元/天×实际住院天数。

六、住宿费:按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差旅住宿标准计算。

七、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李*军律师提示:最好在出院前与医生沟通好,注明:建议加强营养)。

八、残疾赔偿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赔偿年限×残疾等级对应系数。

九、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参照国产普及型用具市场价计算。

十、被扶养人生活费: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1、受害人死亡的: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标准或者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扶养年限×扶养义务比例;

2、受害人伤残的: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标准或者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扶养年限×扶养义务比例×残疾等级对应系数(或劳动能力丧失程度)。

十一、后续治疗费:参照医疗机构后续治疗费证明计算。

十二、死亡赔偿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赔偿年限:城镇居民493380元为限;农村居民151300元为限。

十三、丧葬费:参照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若只是伤残,则没有第十二、十三项费用)。

十四、精神损害抚慰金:参考当地法院审理交通事故人身损害侵权案件的司法实践协商处理,死亡的,2—5万元左右。

十五、亲属处理事故、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亲属人数原则上为3人以下,每人不超过5天,具体结合案件实际情况酌情确定

六、交通事故损坏道路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损坏道路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是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一种意外情况,不仅会给参与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对道路设施造成损坏。当意外事件发生后,损坏的道路该如何进行赔偿?交通事故损坏道路赔偿标准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交通事故损坏道路的赔偿标准是由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及赔偿标准,其中也包括了对于道路损坏的赔偿。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道路管理单位对于因交通事故损坏的道路设施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主张赔偿。具体的赔偿标准则由道路管理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在我国,交通事故损坏道路赔偿标准一般分为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道路损坏程度

道路损坏程度是衡量损坏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它通常分为轻微、一般和严重三个等级。轻微损坏指的是对道路设施造成的影响较小,对车辆通行几乎没有影响;一般损坏则对车辆通行产生一定的限制;而严重损坏则会对车辆通行造成较大的困难甚至危险。

根据道路损坏程度的不同,赔偿标准也会有所区别。一般来说,轻微损坏的道路设施赔偿金额相对较低,而严重损坏的则会相对较高。

2. 修复成本

另一个影响交通事故损坏道路的赔偿标准的因素是修复成本。修复成本指的是修复道路设施所需要的费用,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

当道路设施损坏后,修复它所需要的费用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修复成本较高的,赔偿金额也会相应增加;而修复成本较低的,则赔偿金额相对会较少。

3. 影响范围

损坏道路的影响范围也是决定赔偿标准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范围指的是损坏道路对周围环境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影响程度。

如果损坏的道路只对一个地区或少数车辆产生影响,赔偿标准可能会相对较低;而如果损坏的道路影响范围较大,困扰了较多的车辆和行人,赔偿标准则可能会相应提高。

4. 赔偿方式

交通事故损坏道路的赔偿方式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赔偿可以通过直接支付维修费用、道路管理单位自行修复等方式进行。

如果交通事故责任人愿意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并且有能力修复道路,道路管理单位可以与其协商直接进行修复,不再要求进行赔偿支付。这种方式可以简化程序,节省时间和费用,但需要保证修复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质量。

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赔偿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例如由道路管理单位委托专业维修公司进行修复等。

总结

交通事故损坏道路的赔偿标准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的,同时也考虑了道路损坏程度、修复成本、影响范围和赔偿方式等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赔偿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差异、具体情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所以在遇到交通事故损坏道路后,建议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具体的赔偿标准和程序。

希望上述内容对您在交通事故损坏道路赔偿标准方面有所帮助。

七、伤残赔偿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

伤残赔偿标准:深入了解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权益保护

道路交通事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意外事件之一。在这种不幸发生后,我们通常首先关注的是伤害赔偿,特别是伤残赔偿。伤残赔偿涉及的标准和程序对于受害者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深入了解相关知识,了解伤残赔偿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什么是伤残赔偿标准?

伤残赔偿标准是根据法律规定的一种衡量和计算伤残程度以确定赔偿金额的标准。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伤残赔偿标准由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予以规定,法律明确规定了各种不同程度的伤残所对应的赔偿金额。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残主要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一级至五级。一级伤残是指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而五级伤残则指轻微伤害后遗症,并不影响劳动能力。各个等级对应的赔偿金额是不同的,在确定具体赔偿金额时,会综合考虑伤残等级、受害者的年龄、工作能力、收入状况以及相关医疗证明等因素。

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赔偿程序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者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申请伤残赔偿。首先,受害者应该立即报警,并确保保留好现场证据,如照片、视频和证人证言。随后,受害者应及时就医,并妥善保留相关医疗证明。

接下来,受害者可以向交警部门报案,由交警部门调查事故责任,并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受害者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伤残赔偿。

在申请伤残赔偿时,受害者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明、户籍证明、事故认定书、医疗证明等。保险公司会根据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进行独立的鉴定,以确定伤残等级和赔偿金额。

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者需要积极维护自身的权益。以下是一些建议:

  • 第一时间报警并保留好现场证据。
  • 寻求及时的医疗救助,并妥善保留相关医疗证明。
  • 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了解自身权益。
  • 按照程序申请伤残赔偿,准备相关证明材料。
  • 保持与保险公司的沟通,并及时了解赔偿进度。
  • 如有需要,可以寻求司法救济保护自身权益。

伤残赔偿标准的改革与前景

伤残赔偿标准的改革是保护受害者权益的重要举措。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伤残赔偿标准的改革与完善。

一方面,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更加细致和科学的伤残评定指标,以更加公平公正地确定伤残等级和赔偿金额。另一方面,改革还关注加强对受害者权益保护的法律监督和制度建设,确保伤残赔偿标准得到更好的执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律政策的完善,我们相信未来的伤残赔偿标准将更加合理和透明。对于受害者来说,这将意味着更好的法律保护和赔偿权益的实现。

结语

道路交通事故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不幸事件之一。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伤残赔偿时,了解相关的伤残赔偿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和积极维护自身的权益,我们才能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得到合理的赔偿,并实现自身的权益保护。

八、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赔偿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赔偿标准

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当交通事故发生时,除了治疗伤病和修复车损外,伤残赔偿也是受害者应该得到的合理权益。而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赔偿标准则是确定伤残赔偿金额的参考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赔偿标准根据交通肇事的结果和受害者的损伤程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伤残程度越重,赔偿金额越高。我国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制定了标准化的伤残赔偿等级,从而对伤残程度进行了分类和划分。

伤残赔偿等级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伤残赔偿等级共分为十级,分别是一级至十级。一级伤残被定义为最严重的伤残,十级伤残则被定义为最轻微的伤残。具体的伤残赔偿等级及其对应的残疾程度如下:

  • 一级伤残:重度肢体残疾或重度感觉障碍等,残疾程度达到十级;
  • 二级伤残:肢体丧失或全面失聪等,残疾程度达到九级;
  • 三级伤残:一肢丧失或单侧失聪等,残疾程度达到八级;
  • 四级伤残:单目失明或单足丧失功能等,残疾程度达到七级;
  • 五级伤残:一眼失明等,残疾程度达到六级;
  • 六级伤残:单手丧失功能等,残疾程度达到五级;
  • 七级伤残:单足丧失功能等,残疾程度达到四级;
  • 八级伤残:轻度肢体残疾等,残疾程度达到三级;
  • 九级伤残:一指丧失功能等,残疾程度达到二级;
  • 十级伤残:轻微肢体功能障碍等,残疾程度达到一级。

伤残赔偿标准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赔偿标准是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的规定制定的,对每一级伤残都规定了相应的赔偿金额。具体的伤残赔偿标准如下:

  • 一级伤残:赔偿金额为30至40万元;
  • 二级伤残:赔偿金额为25至30万元;
  • 三级伤残:赔偿金额为20至25万元;
  • 四级伤残:赔偿金额为15至20万元;
  • 五级伤残:赔偿金额为12至15万元;
  • 六级伤残:赔偿金额为9至12万元;
  • 七级伤残:赔偿金额为6至9万元;
  • 八级伤残:赔偿金额为3至6万元;
  • 九级伤残:赔偿金额为1.5至3万元;
  • 十级伤残:赔偿金额为1至1.5万元。

如何获得伤残赔偿

当您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想要获得伤残赔偿时,应该及时采取以下的行动:

  1. 报警:立即拨打交警电话或紧急救援电话报警,确保及时记录交通事故信息;
  2. 就医:前往医疗机构接受伤情鉴定,确保获得合法的医疗证明;
  3. 保留证据:保留与交通事故相关的证据,包括现场照片、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等;
  4. 委托律师:寻找专业的交通事故律师,委托其处理伤残赔偿事宜;
  5. 申请赔偿:根据伤残赔偿标准,向交通事故责任方或保险公司提出赔偿申请;
  6. 维权诉讼:如果赔偿协商无果,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诉讼。

以上的步骤可以帮助您保护自己的权益,追求合理的伤残赔偿。但是在整个过程中,还是建议您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以确保自己得到公正的判决。

总结

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赔偿标准对受害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为交通事故伤残赔偿金额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了解伤残赔偿等级和赔偿标准,能够帮助您在遭遇交通事故后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然,预防交通事故才是最重要的,安全驾驶和加强交通安全意识应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为我们的社会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

九、2022年宁夏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2022年

7月6日,宁夏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发布, 2022年度全区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人身损害赔偿有关费用计算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20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二十七件民事类司法解释的决定》(法释〔2020〕1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据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自治区统计局2021年度有关统计数据,现将2022年度全区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人身损害赔偿有关费用计算标准通知如下: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8291元

  二、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5386元

  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337元

  四、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3536元

  五、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109437元

  六、相同或相近行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一)农、林、牧、渔业 61505元

  (二)采矿业 161017元

  (三)制造业 86043元

  (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37166元

  (五)建筑业 80736元

  (六)批发和零售业 65736元

  (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6543元

  (八)住宿和餐饮业 48189元

  (九)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30183元

  (十)金融业 139474元

  (十一)房地产业 71224元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5003元

  (十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115626元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2198元

  (十五)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82526元

  (十六)教育 113350元

  (十七)卫生和社会工作 125019元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95228元

  (十九)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10825元

  七、住院伙食补助费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宁财(行)发〔2014〕97号文件规定,每人每天按100元标准执行。

  八、本标准即日起执行

  在本标准实施以前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仍按原标准执行。本通知未列明的赔偿事项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执行。

十、2021年陕西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2021年陕西省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死亡赔偿金:37868元×20年=757360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2020年1月18日统计数据显示】

2020年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68元;

2020年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866元;

2020年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16元;

2020年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11376元,

2019年陕西省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年平均工资82114元(2020年度数据暂未,待公布后再调整更新)。

【2021年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项目、计算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

1、医疗费:

是指为了使受害人恢复健康、进行医疗诊治的过程中所花费的必要费用。

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医用费用(如器官功能训练所必须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用及后续治疗费用)。

2、误工费

是指受害人因遭受人身伤害,致使无法进行正常工作或进行正常经营活动而丧失的工资收入或者经营收入。

误工费需要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农村居民举证证明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城镇的,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误工费。

比如,在交通事故中如受害人无固定收入又不能举证证明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则根据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高法﹝2020﹞45号)文件要求,以2019年陕西省统计局关于陕西省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为例(2020年度的统计公报数据预计在2021年6月公布):陕西省城镇私营单位农、林、牧、渔业上一年度年平均工资÷365天×误工天数。即误工费为:31325÷365天=85.82元/天。其他行业的以陕西省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上一年度年平均工资÷365天×误工天数计算。即误工费为:43477÷365天=119.12元/天。

3、护理费

是指受害人因人身损害,其行动能力和自理能力降低。为了帮助其进行正常生活,在医疗诊治和休养康复期间,根据医院或司法鉴定意见,对其护理所需支出的费用。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一般我省实践中,护理费的确定较多集中在100元-150元/天区间。例如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根据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高法﹝2020﹞45号)文件要求,短期护理以陕西省私营单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上一年度年平均工资÷365天×医嘱护理天数。每天标准为37522元÷365天=102.8元。需要长期护理的根据陕西省私营单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上一年度年平均工资×护理依赖系数(完全护理依赖按照100%,大部分护理依赖按照80%,部分护理依赖按照50%)×护理年限×护理人数。

4、交通费

是指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在就医或者转院治疗过程中,因需乘坐交通工具而实际发生的费用。

交通费赔偿金额=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5、伙食、住宿补助

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补助标准确定。

一般参考标准为本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30元/日;本市同级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60元/日;本市以外的省、市级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100元/日。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6、营养费

受害人主张住院期间营养费的,无需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出院以后营养费的,应当提供医嘱证明。一般定为30元/日。

7、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是指受害人身体被致残而导致其收入减少或者生活来源丧失,给予受害人一定数额的财产损害性质的赔偿。

【年龄因素】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1)受害人在60岁以下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37868元×20年×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13316元×20年×伤残赔偿指数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37868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13316元×[20年-(受害人实际年龄-60岁)]×伤残赔偿指数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城镇居民残疾赔偿金=37868元×5年×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残疾赔偿金=13316元×5年×伤残赔偿指数

【伤残等级因素】伤残赔偿系数计算方法说明:一级伤残的伤残赔偿系数为100%、二级伤残为90%,依此类推,十级伤残为10%。受害人有多处伤残的,见下文备注3。

【下面以60岁以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举例】:

1、城镇居民:

一级伤残为37868元×20年=757360元;

二级伤残为757360元×90%=681624元;

三级伤残为757360元×80%=605888元;

四级伤残为757360元×70%=530152元;

五级伤残为757360元×60%=454416元;

六级伤残为757360元×50%=378680元;

七级伤残为757360元×40%=302944元;

八级伤残为757360元×30%=227208元;

九级伤残为757360元×20%=151472元;

十级伤残为757360元×10%=75736元。

2、农村居民:

一级伤残为13316元×20年=266320元;

二级伤残为266320元×90%=239688元;

三级伤残为266320元×80%=213056元;

四级伤残为266320元×70%=186424元;

五级伤残为266320元×60%=159792元;

六级伤残为266320元×50%=133160元;

七级伤残为266320元×40%=106528元;

八级伤残为266320元×30%=79896元;

九级伤残为266320元×20%=53264元;

十级伤残为266320元× 10%=26632元。

备注1: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全省机动车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统一适用城镇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意见(试行)》(陕高法(2019)239号),残疾赔偿金陕西省仅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统一适用城镇标准,其他人身损害赔偿残疾赔偿金我省尚未开展统一适用城镇标准的试点。

备注2:在确定被侵权人残疾赔偿金的适用标准时,可以参照被侵权人的经常居住地,收入来源等情况综合认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城镇居民认定被侵权人的残疾赔偿金:

(一)被侵权人在城镇居住满一年,且提供了在城镇购买、租赁房屋等相关证明的;

(二)被侵权人在城镇工作或从事个体工商业满一年,且提供在城镇工作、收入证明的;

(三)被侵权人在农村居住,但其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且以此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四)被侵权人户籍所在地为农村,但在城镇接受教育且为接受教育寄宿学校或居住在城镇满一年的;

(五)其他被侵权人提供证据足以证明其应当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认定残疾赔偿金的情形。

备注3:伤残赔偿指数的确定

单一伤残赔偿指数:一级--100%,二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

多等级伤残赔偿指数:

对伤残者的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综合伤残等级赔偿指数。

综合伤残等级赔偿指数=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附加伤残等级指数(累加)。

附加伤残等级指数分别对应为:一级10% 二级9% 三级8% 四级7% 五级6% 六级5% 七级4% 八级3% 九级2% 十级1%

限制条件:1、附加伤残等级指数累加不得大于10%,即:附加累计的总和以10%为上限,超出的不计。

“综合伤残等级赔偿指数”不得大于100%,即以100%为上限,超出的不计。

8、残疾辅助器具费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9、丧葬费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82114元(2020年数据尚未公布,公布前以2019年数据计算)÷12个月×6个月=41057元

10、死亡赔偿金

【城镇居民】

(1)受害人在60周岁以下

死亡赔偿金:37868元×20年=757360元。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死亡赔偿金:37868元×[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死亡赔偿金:37868元×5年=189340 元。

【农村居民】

(1)受害人在60周岁以下

死亡赔偿金:13316元×20年=266320元。

(2)受害人在60-74岁之间

死亡赔偿金:13316元×[20年-(死亡人实际年龄-60岁)]。

(3)受害人在75岁以上

死亡赔偿金:13316元×5年=66580 元。

备注4:根据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全省机动车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统一适用城镇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意见(试行)》(陕高法(2019)239号),陕西省仅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死亡赔偿金统一适用城镇标准,其他人身损害赔偿死亡赔偿金我省尚未开展统一适用城镇标准的试点。

但《民法典》第1180条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

11、被扶养人生活费(并于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项下)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全省机动车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统一适用城镇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意见(试行)》(陕高法(2019)239号),机动车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被扶养人生活费统一按照陕西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计算(2020年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22866元)。其他人身损害赔偿中被扶养人生活费我省尚未开展统一适用城镇标准的试点。

(1)被抚养人在18周岁以下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22866元/年 ×(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11376元/年×(18-被抚养人实际年龄)÷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2)被抚养人在18-60周岁之间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22866元/年×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11376元/年×20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3)被抚养人在60-74周岁之间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22866元/年×[20年-(被抚养人实际年龄-60岁)]}÷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11376元/年×[20年-(被抚养人实际年龄-60岁)]}÷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4)被抚养人在75周岁以上

 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22866元/年×5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赔偿金额=(11376元/年×5年)对被抚养人承担扶养义务的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伤残赔偿指数)。

12、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对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原则上可以在2000元至50000元之间酌情予以认定。

13、其他赔偿项目

此外还有类似家属处理丧葬事宜的必要的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鉴定费以及附带的财产损失。

交强险分项理赔中,不同的赔偿金项目会归于不同的保险分项下:

交强险18万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对应:误工费、外地就医住宿费、就医交通费、康复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处理丧葬事宜费用、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鉴定费。

交强险1.8万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对应: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整容费以及后续治疗费。

交强险0.2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对应:车辆维修、物品损失、车辆重置等财产损失以及评估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