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过失致人轻伤二级判决案例?

交通事故 2024-11-07 10:46

一、过失致人轻伤二级判决案例?

常熟王先生平时经营一家洗车店,因近日梅雨连绵、生意清淡,便用自制的特殊钢管加气后发射弹珠打易拉罐来消遣时间,王先生在易拉罐后面堆上废旧轮胎做遮挡,自以为万无一失不会伤及他人,谁知子弹打到易拉罐后正巧又弹射中对面邻居陈女士身上,陈女士当时倒地不起,王先生紧急将陈女士送至医院治疗,发现弹珠仅射至陈女士脚背上、未伤至要害处,经手术恢复后已无大碍。后经公安部门鉴定,陈女士脚上伤情构成轻伤二级。

此后,王先生与陈女士因事故造成的民事赔偿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陈女士诉至常熟法院,审理中法官发现王先生用自制“气枪”伤人主观上存在过失,陈女士伤情经鉴定构成轻伤二级,王先生应赔偿陈女士因该起事故造成的医疗费、误工费等方面的损失。经法官组织双方调解,王先生愿意一次性赔付陈女士因受伤造成的损失总共四万元。日前,王先生已将该笔赔偿金赔付到位。

【法官提醒】

我国对于枪支管理极其严格,自制“枪支”如果射程、口径等要素条件达到公安专业鉴定部门的相关标准,则很有可能触犯刑法。本起案件中,如果陈女士经鉴定构成重伤等级,则王先生还可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二、交通事故全责轻伤赔偿案例?

交通事故:1、建议将肇事车辆的车主、司机和车辆购买保险的保险公司一起起诉到法院; 2、根据交警做出的责任认定、法医做出的伤残鉴定结论进行索赔; 3、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残疾辅助器具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4、赔偿比例依据交警部门作出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 5、对方是机动车的,只要你方不是全责,保险公司就会在交强险范围内优先承担赔偿责任,超出部分按照事故责任认定的比例来承担; 6、具体的赔偿标准建议委托律师代理并计算相关的赔偿金额。

三、交通事故造成轻伤赔偿案例?

答:一、交通事故人伤赔偿案例

2007年5月25日中午时分,本案原告王某(行人一方)在沪松公路6888号处由东向西横穿马路,本案被告于某(机会车一方)由南向北行驶,当时雨天,发生道理交通事故,导致王某住院33天,共计花费医药费等7518.15元。2007年11月3日,王某经华东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伤残等级为十级,给予治疗休息期120日,营养期60日,护理期90日。2007年11月15日,王某将于某、张某(车主)以及保险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赔偿金以及精神抚慰金等共计81656.40元。

二、根据本案实际情况,有以下几个焦点问题

1、肇事车辆案发时属于脱保期间(即未投交强险);

2、松江交警部门未做责任认定;

3、原告是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年薪20万元;

4、原告构成伤残等级,需要按规定标准进行赔偿;5、原告虽然是农村户口,但也在上海生活居住三年。

三、法律适用,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主要适用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如下

1、《上海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若干规定》第三条第一款,“本市依法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强制保险)制度,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为4万元”。

2、《上海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若干规定》第五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投保的保险公司在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内按照实际损失赔付;机动车未投保强制保险的,由机动车一方在应当投保的责任限额内按照实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3、《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在城市经商、居住,其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均为城市,有关损害赔偿费用应当根据当地城镇居民的相关标准计算”。

四、代理思路

本案中,律师代理的是被告于某和张某。就本案特点而言,对被告明显不利,但是律师经过仔细研究,还是争取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证明原告对本起交通事故负有责任。我们到松江交警部门调取了事故现场图,证明案发时原告并没有按规定在人行横道行走。实际庭审中,法庭也采信了我们的意见,主张行人和机动车按三七划分责任,对此原告没有提出异议。

2、证明原告误工损失方面证据与事实不符。对此,我们主动调取了原告所任公司的工商档案材料,审计报告证明,该公司05年没有经营性收入,06年虽然有经营性收入,但全年应付工资仅6万元,显然与原告主张年薪20万元的主张不符。同时,我们也去该公司的经营场所进行了现场拍照。为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利用了原告提供的证据,其提供的《上海市外来人口暂住证》和《交警部门询问笔录》中,原告自称是个体户,而不是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实际庭审中,法庭对没有采信原告的要求,主张按批发、零售贸易行业一般人员标准计算误工费。当然,也没有采信我们的主张,即本市最低工资支付计算误工费。

3、主张不能按城镇人员标准计算伤残赔偿金。一是收集原告来本市仍然居住在农村的事实,即原告居住在金山区金卫村;二是反驳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其在本市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

4、对原告提供的伤残鉴定报告提出合理的质疑。

五、审判结果

尽管我们向法庭提供了一些有利证据,但交通肇事案件以保护行人为原则,如果坚持要法院做出判决,即便按农村户口对待,各项费用加起来,至少要超过3.5万元,还不包括住院期间的已经支付的费用。因此,我们主张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调解。最后,经过各方艰苦的努力,双方终于达成调解。

1、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1.9万元;

2、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由原告承担。

四、轻伤二级不谅解怎么判,轻伤二级判决案例3篇?

《刑法》条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轻伤二级,如果没有特别恶劣的情节的,估计是一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机动车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判决案例?

案例一:

2013年9月,陈某与张某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陈某违法驾驶机动车造成受害方张某受伤。受害人张某未聘请律师,在交警通过检验鉴定后,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时,以事故原因无法查明为由未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只出具了交通事故证明书。受害方不服,自己又不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遂聘请了罗律师为其代理该案件,为自己争取权益。

律师代理:

罗律师通过与张某沟通,了解到该案件事故现场有监控,于是马上到交警对要求查阅相关的监控录像,但交警以监控属于案件的保密资料为由拒绝提供。律师转而向事故所辖区法院申请调令,通过调令调取了监控录像与现场照片和现场勘察图。但监控中交通信号灯的显示情况不明,结合事故证明书记载:机动车提前越过了中心双实线,受害方违反了摩托车应该靠右侧通行的规定。根据以上的证据信息,表明双方各自的过错很明显,责任也很明确,机动车方陈某应当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受害人张某遂诉至法院。

六、重婚罪判决案例?

典型案例⼁张某某重婚案

【基本案情】

张某某与杨某某于2005年在原籍⼭东登记结婚,婚后育有⼀⼦⼀⼥。2011年间,张某某通过QQ与被害⼈陈某某聊天相识,后⼆⼈在天津市蓟州区⼀起⽣活。2012年间,陈某某发现张某某有妻⼦有家庭便与其分⼿。2015年间,张某某联系陈某某,称⾃⼰已经离婚,陈某某便同意与其⼀起⽣活,⼆⼈在蓟州区居住。陈某某以⼆⼈是夫妻的⾝份将张某某介绍给⾃⼰的家⼈和朋友。2017年,陈某某⽣育⼀⼥,其⼥出⽣10天时,张某某为其⼥操办“⼗⽇宴”,宴请亲朋好友。后,陈某某到张某某的原籍,发现张某某并未离婚,⼆⼈发⽣⽭盾,张某某向陈某某承诺与其妻离婚,但并未真正实施。2019年,陈某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天津市蓟州区⼈民检察院以张某某犯重婚罪向⼈民法院提起公诉。

【裁判结果】

法院⽣效裁判认为,被告⼈张某某有配偶⽽与他⼈以夫妻名义共同⽣活,其⾏为已构成重婚罪,经公安机关规劝投案后,能如实交代⾃⼰的犯罪事实,是⾃⾸,依法可从轻处罚,判决:张某某犯重婚罪,判处有期徒刑⼋个⽉。

【典型意义】

本案是⼀起重婚犯罪典型案例。重婚是指有配偶⼜与他⼈结婚,或者明知他⼈有配偶⽽与之结婚的⾏为。它具有两种形式:⼀是法律上的重婚,即前⼀婚姻未解除,⼜与他⼈办理结婚登记⼿续⽽构成的重婚;⼆是事实上的重婚:即前⼀婚姻未解除,⼜与他⼈以夫妻名义共同⽣活,虽未办理结婚登记⼿续,但事实上已构成重婚。重婚⾏

为不仅仅破坏了正常的家庭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更是法律明⽂禁⽌的犯罪⾏为。本案中,被告⼈在已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以夫妻名义同居,⽣育⼀⼥,并为其⼥举办“⼗⽇宴”宴请亲朋,公开⼆⼈的夫妻关系,构成事实上的婚姻。本案的审理保护了受害⼈的合法权益,制裁了重婚⾏为,有⼒维护了我国⼀夫⼀妻制的严肃性。

七、轻伤民事赔偿标准案例?

案例正文

【故意伤害案】被害人轻伤二级,经谈判获赔15万元

【案情简述】

2017年5月某日,犯罪嫌疑人王某驾驶机动车行驶拐外时,对车身右侧同向骑行的被害人张某挤抹,双方遂发生口角。后犯罪嫌疑人王某多次用拳头猛击被害人张某头面部,致使张某受伤。经鉴定,张某双侧鼻骨骨折合并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为轻伤二级。

事发后,王某被侦查机关取保候审。被害人张某身体、经济遭受重大损失,故委托我所代理本案。

审查起诉期间,诉讼代理人积极联系检察机关查阅案卷材料,并向检察机关递交了《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要求王某赔偿被害人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经济损失。经承办检察官居中协调,李潜律师以张某诉讼代理人身份与本案被告人王某取得联系。由于王某未聘请律师,对刑事诉讼程序不甚熟悉。考虑到该情况,律师主动向被告人王某解释了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此后,王某主动联系我方表示愿意赔偿被害人损失,请求被害人谅解。经协商,双方就赔偿谅解事宜达成一致,被告人王某赔偿被害人张某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十五万元整,张某对王某之行为表示谅解,撤回刑事附带民事起诉,并请求司法机关对王某从宽处罚。

本案尚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我方获赔后表示不再追诉,对案件进展不再继续关注。

【办案心得】

针对代理刑事被害人的案件,律师工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请求从重处罚,即追罪;争取弥补经济损失,即获赔。一般而言,这两个方面是互相矛盾的。因此,明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是被害人诉讼代理人工作的首要任务。但无论当事人的选择是什么,作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仍应以案卷证据、法律规定为基础进行谈判或出庭发表代理意见,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争取当事人权益的最大化。

【法条链接】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八、购买宠物被骗法院判决案例?

由于法律条文不同,不同的骗局有不同的惩罚。以下是两个案例的详细描述:案例一:时间:2018年地点:广州情况:买家在购买法国斗牛犬时被骗,交了4万元定金后商家消失,买家报案后警方找到商家。判决:商家因涉嫌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半,缓刑3年,并赔偿买家定金等共计约10万元。案例二:时间:2021年地点:北京情况:买家在购买英国短毛猫时被骗,交了15万元定金后商家消失,买家报案后警方找到商家。判决:商家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赔偿买家定金等共计约16万元。在这两个案例中,商家都因骗取买家的钱财被判刑,并需要赔偿买家的经济损失。因此,骗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的,不但有可能被判刑,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建议大家在购买宠物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权益,提高风险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九、返还彩礼判决书案例?

案例(彩礼全部返还)

简要案情:原告赵某甲(男)与被告赵某乙(女)经人介绍认识,2019年2月20日赵某甲向赵某乙及其父母交付彩礼款49000元。双方未举办结婚仪式,未进行结婚登记,也未共同生活。后双方解除婚约,赵某甲向赵某乙及其父母讨要彩礼未果,遂提起诉讼要求退还彩礼。

裁判结果:上蔡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赵某乙及其父母退还赵某甲彩礼款49000元。赵某乙及其父母不服一审判决,向驻马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中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十、zara抄袭案例判决

Zara抄袭案例判决: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

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创新型企业尤为关键。近年来,全球各地都频频出现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案例之一,便是有关国际时尚品牌Zara的抄袭案。

Zara是一家享誉全球的时尚品牌,因其独特的设计和亲民的价格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诸多声音指出Zara在设计上存在抄袭行为,这引起了整个时尚界及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于是,有关Zara抄袭案的审判过程备受瞩目,并最终做出了判决。

案情回顾

起初,一位名叫巴特曼的小众设计师发现Zara推出的某款服装与其早前的作品相似度极高,巴特曼随即提起了侵权诉讼。这一诉讼引发了全球关注,也成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重要案例。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巴特曼提供了大量证据来证明他的作品是在先的,而Zara的抄袭行为则是明显的侵权行为。这些证据包括设计草图、出版物、销售记录等,都充分表明了Zara对巴特曼作品的抄袭。

而Zara则辩称他们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各种渠道,而与巴特曼的设计并无关联。然而,经过对比发现,这些辩护并不足以使Zara免于责任。法庭最终作出了明确的裁决,认定Zara存在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判决结果与意义

在这起Zara抄袭案中,法庭做出了对侵权行为的有力制止,并为保护知识产权树立了正面典范。判决结果包括了赔偿巴特曼的损失、立即停止销售相关款式以及公开道歉等。这一判决不仅让巴特曼得到了应有的赔偿,更向全球时尚界发出了一种警示:任何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制裁。

此外,Zara抄袭案的判决还在产业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提醒了品牌企业,未经允许的抄袭行为不仅会损害自身声誉,更会对公司运营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这一案例促使品牌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行业内的创新与竞争。

对于设计师来说,这一判决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它向设计师传递了一个重要信号:你的创意受到法律保护,你应该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以推动更多的创新产生。

建议和总结

鉴于此案的判决结果以及对产业带来的影响,我们有一些建议和总结:

  •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无论是品牌企业还是设计师,都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将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
  • 加强法律监管: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为创新型企业和设计师提供更加公平和公正的竞争环境。
  • 倡导诚信经营:品牌企业应秉承诚实守信的原则,树立公平竞争的道德底线,避免任何形式的侵权行为,为消费者提供真正原创的设计。
  • Zara抄袭案的判决为保护知识产权树立了标杆,也为时尚行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相信,只有在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双重推动下,时尚行业才能持续进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鲜和独特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