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交通事故双方可以协商拍视频吗?

交通事故 2024-11-07 13:43

一、交通事故双方可以协商拍视频吗?

交通事故双方是可以协商解决的,事故不大最好走快速理赔,拍照片视频都可以的。

二、发生交通事故双方协商不好,可以报110吗?

可以的。双方损伤都不大,可以协商,协商不成时或肇事严重报警,按责任划分处理

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只有主次责,比例让双方自己协商合理吗?

交通部门对交通事故出具的责任认定书是对事故责任的认定,而非民事责任的划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二者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在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中,即使双方的事故责任为同等责任,在民事赔偿问题上,也应当由机动车方承担主要赔偿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相关法规: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地平线律师事务所)

四、交通事故双方协商不成,法院多久受理?

人民法院依法保障公民的起诉权利,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属于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

只要符合起诉形式要件的,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法条链接:《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1、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2、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 有明确的被告; (三)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五、交通事故双方协商好了交警还会查监控吗?

只要没有酒驾醉驾毒驾等必须追究的情形,事故双方愿意协商处理,交警并不会继续深入调查。

交通事故本来就可以协商,双方协商完毕,进行简要登记备案就可以了。

一定要注意的是,一但选择进行了协商解决,哪怕后续有争议,交警也不会受理了,只能去法院主张自己的权利。

六、交通事故37责双方都有保险怎么赔?

双方都有责,都有保险,损失按比例由双方保险公司进行赔付。

七、判责后协商一次性赔偿合同可以报保险吗

判责后协商一次性赔偿合同可以报保险吗?

一次性赔偿合同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由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支付一定的保险费,以获得一定的保险保障,并达成一次性赔偿的合同协议。那么,当发生判责后,双方进行协商是否可以报保险呢?我们来一起看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一次性赔偿合同的设计初衷是为了确保双方在理赔时能够达成共识,避免长时间的纠纷和诉讼。当发生判责后,协商一次性赔偿合同可以成为解决纠纷的方式之一,但是否可以报保险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

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一次性赔偿合同通常会规定保险金给付的条件和方式。当发生事故,被保险人承担刑事责任或民事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对被保险人进行赔偿。但在进行一次性赔偿合同报保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1.保险合同的约定:要明确保险合同中关于事故责任承担的条款,以确定是否有报保险的权利。
  • 2.事故的性质和情节:保险公司通常会对事故的原因、损失程度等进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保险合同的要求。
  • 3.保险公司的认可:当发生事故后,被保险人需要及时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并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以待保险公司的认可。

协商一次性赔偿合同的优势

协商一次性赔偿合同在某些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优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势:

  • 1.简化理赔程序:与传统的理赔程序相比,协商一次性赔偿合同可以减少理赔的时间和成本。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可以快速解决纠纷。
  • 2.避免长时间纠纷:通过协商一次性赔偿合同,可以避免由于事故导致的长时间纠纷和诉讼,减少双方的精力与时间消耗。
  • 3.保护双方的权益:协商一次性赔偿合同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可以更好地保护双方的权益。各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达成互利共赢的结果。

注意事项

在协商一次性赔偿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1.合同的约定:协商一次性赔偿合同应明确约定赔偿金额、赔偿方式、免责条款等内容,以避免后续的纠纷。
  2. 2.保险公司的要求:在报保险前,要了解保险公司对于事故的调查和认定要求,确保提供的证据材料符合保险公司的要求。
  3. 3.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协商一次性赔偿合同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4. 4.咨询专业人士:如果对协商一次性赔偿合同的内容和操作流程不了解,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自身的权益。

总结

协商一次性赔偿合同是解决事故纠纷的一种方式,当发生判责后,双方进行协商可以避免长时间的纠纷和诉讼。在报保险前,需要明确保险合同的约定、事故的性质和情节,以及保险公司的认可。同时,在协商一次性赔偿合同时,应确定合同的约定、了解保险公司的要求、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咨询专业人士。

通过合理的协商和妥善的处理,一次性赔偿合同报保险可以为双方提供互利共赢的结果,达到有效解决事故纠纷的目的。

八、双方协商好就可以直接离婚吗?

如果双方协商好、同意离婚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以及债务承担达成一致,可以直接到法院调解离婚。

九、交通事故双方协商后过了几天可以不负责任?

1、事故私了要依具体情况而定,民事责任,双方自愿对处理结果达成合意,该民事法律行为就是有效的,事故协商处理完了,责任也就没了。但是,如果是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当事人没有权利私了,仍须承担责任。

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综上,一般交通事故,当事方经过协商一致,达成协议,即立即生效。如果涉及刑事责任,则不可私了。

十、如果交通事故撤警后双方协商不满意可以重新报警吗?

这个应该是可以的。属于事故,当时协商私了了。但最终没有达成和解。可以再次报警。要求交警协助处理。只要交警拍照的照片儿。都在手里的话。这个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交警还是会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也毕竟交警已经到场了。也拍照了。所以问题不大,对方要是不给你钱,你继续报警,找警察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