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如何判决转移财产?
一、法院如何判决转移财产?
可以提供转移财产的线索,提供给法院进行执行,如果依然拒绝执行的,可以依法追究被执行人的法律责任。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况严重的构成犯罪,会被判处刑罚的,是三年以下的量刑、拘役或者罚金。
法律依据:
1、《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正确适用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保证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执行,现就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第二条 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
第三条 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
(一)在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以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在执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或者抗拒执行,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四)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围困、扣押、殴打执行人员,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五)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其他妨害或者抗拒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四条 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实施本解释第三条所列行为之一,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对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
第五条 与被执行人共同实施本解释第三条第(三)、(四)、(五)、(六)项规定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判决书下来后如何防止转移财产?
如果判决书下来,对方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话。判决书生效后,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法院会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执行措施,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当然,如果被执行人已经将可供执行财产转移了。那么,可以要求法院将被执行人移送公安局进行侦查,追究拒不执行人民法院裁判罪。
三、判决前多久转移财产才算恶意转移?
没有固定的时间段算是财产转移,主要是看事件。当这些财产已经有法律效力时,再进行财产转移这一段时间就算是财产转移时间,比如离婚诉讼时法官清点了夫妻双方共同财产,这些财产这时已经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再进行私自转移的话是会受到法律的处罚的而私自转移的这段时间就是算财产转移。
四、交通事故判决书生效前转移财产违法吗?
法院判决前转移资产,算违法。
1、转移财产是指采取赠与、抛弃、恶意低价转让等方式藏匿财产,以达到其非法占有不正当财产的行为。
2、对于故意转移资产,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第123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处理: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
2)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3)有履行能力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和支付令的。
3、所以如果法院判决前故意转移资产的,视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法院判决后转移财产合法吗?
我的朋友王某为做生意向我借款30万元,当时约定一个月还款,可到期后王某一直找借口不归还,我只得向法院起诉。后来,法院判决责令王某在十日内支付欠款。但王某却在法院判决后把自己的轿车和住房过户给了他哥哥,把其他值钱的东西也变卖了。
请问,王某私自转移、隐匿财产合法吗?读者:韩兵韩兵:你所说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时有发生,为了维护法律的权威,有效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何种情形属于“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和妨害公务”作了明确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的将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
1.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2.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3.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4.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同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5.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ǔ逃澜芎闵
六、判决生效前多久算转移财产?
起诉前不存在财产转移的问题,一般在法律文书产生效力后拒不履行并而已转移财产的才算是财产转移。也就是说,法院判决之前一般都不存在转移财产。当事人可以向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法院可以查询被执行人相关银行帐号或者资金情况来判断其财产是否发生转移。若被执行人将财产转移,权利人有明确线索,可以向法院提供,由法院追回被转移的财产,并对被执行人进行罚款、拘留的处罚。情节严重的,被执行人还可能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七、判决生效后债务人能否转移未保全财产?
不能。判决生效后,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执行被执行人的财产,不仅局限于人民法院查封的财产,未被人民法院查封财产,也属于偿还债务的范围。如果被执行人转移财产,造成履行能力降低,申请人可以主张转让行为无效。
八、判决书下来后,转移财产是不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第1条规定: 一、对下列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 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 (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九、法院判决后,被告转移财产到他妻子名下(没有离婚)。法院可以执行判决吗?
可以执行。
因为我国实行的是依法定财产制(共同财产制)为原则,约定财产制为补充的夫妻财产制。所以在婚姻存续期间所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有财产,即使表面上看来是属于分离状态,但实质上财产是夫妻共有的,并且共有形式是共同共有。
所以,无论丈夫把银行存款怎么转移,只要还属于夫妻财产,就可以执行。但要为家属保留必要生活费用。
十、判决生效后财产怎么分配?
判决生效后依据判决书的内容进行财产分配,一方不履行生效判决书的内容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下一篇:梦见小孩给那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