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兑损失计入什么科目?汇兑损失计入什么科目?
一、汇兑损失计入什么科目?汇兑损失计入什么科目?
兑损益正常来说应该每个季度处理一次,但是现在的汇率变动比较快,所以如果外币业务较多的企业,通常是一个月处理一次。
。 具体的帐务处理方式如下
1.结汇时(外币兑换人民币)
借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得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得差额,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
贷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2.购汇时
借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差额,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
贷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数字)
二、卖生产线的损失应计入哪里?
生产线出售收入属于损益类科目,应该计入利润表,如果生产线出售前还有使用价值,应该计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如果生产线出售时已经报废,没有使用价值,应该计入“营业外收支”科目。
生产线出售收入属于损益类科目,应该计入利润表,如果生产线出售前还有使用价值,应该计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如果生产线出售时已经报废,没有使用价值,应该计入“营业外收支”科目。
三、仓户因管理不善损失计入哪里?
计入管理费用。
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管理不善所造成的存货毁损的净损失会计处理属于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处理。
盘亏:
⒈审批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⒉审批后
①属于正常损耗、管理不善引起的一般损失以及扣除应计入其他科目后的净损失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②由责任人、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③属于自然灾害、不可抗力因素等引起的非常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④存在残料入库的情况
借: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扩展资料: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等以及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咨询费、研究费用等其他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研发支出”等科目。
期末,应将“管理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管理费用在会计核算上是作为期间费用核算的。
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并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账核算。期末"管理费用"科目的余额结转"本年利润"科目后无余额。
四、企业所有的利得和损失计入哪里?
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包括的业务有:盘亏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盈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等。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常见的业务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权益变动时投资方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五、汇兑损失计入那个科目?
一般是计入到财务费用的,但是也有例外情况,比如:
①在资产资本化期间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时需要将其计入资产成本(也就是资本化);
②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汇兑损益是计入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
财务费用核算的还有其他事项,比如借款利息费用化的部分、票据贴现等。
六、erp损失计入什么表?
开发ERP系统的费用,符合资本化要求的,计入“无形资产”会计科目;不符合资本化要求的,计入“管理费用---研发费”会计科目
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七、产品损失计入什么科目?
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查明原因后按不同的原因及处理决定分别入账,借记有关帐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帐户。其中,属于定额内合理损耗,应转作管理费用;属于一般经营性损失的,扣除残料价值以及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后的净损失,经批准也可以作为管理费用列支;属于自然灾害损失,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或发生霉烂变质等损失及其他非正常损失的,扣除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及残料后的净损失作为企业的营业外支出处理。
损失时,原因还未查明: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1.查明属于一般经营性损失的(其中包括过失人及保险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属于定额内合理损耗的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3.属于自然灾害损失,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或发生霉烂变质等非正常损失的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八、意外损失计入什么科目?
营业外支出科目。
意外损失的资金可以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如果报案,公安局立案,那么可以向税务局申请税前扣除。如果税务局同意税前扣除,那么年底再汇算清缴的时候可以在税前扣除。
具体分录账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九、废品损失都计入存货成本吗?
"可修复、不可修复的废品损失都计入成本。
请您参考相应的例题理解:
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经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以及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产品和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均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为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应增设“废品损失”科目,在成本项目中增设“废品损失”项目。废品损失也可不单独核算,相应费用等体现在“生产成本”、“原材料”等科目中。辅助生产一般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具体来说就是: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品应单独设""废品损失""这个会计科目来核算。
具体处理如下:
1.废品损失的种类包括可修复的废品损失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两种
2.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账务处理是:
借:废品损失----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3.可修复废品就有可能发生修复费用其账务处理是:
借:废品损失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
4.废品回收价值或取得的其他赔款则:
借:原材料或其他应收款
贷:废品损失
如果本月""废品损失""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就是废品损失,并分配结转。
您参考下面例题理解一下上面的表述:
【例题】某工厂费用分配表中列示A产品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直接材料2 000元,直接人工1 000元,制造费用1 500元。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资料如下:不可修复废品5件,每件直接材料定额100元,每件定额工时为20小时,每小时直接人工5元、制造费用6元。
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共回收残料计价200元,并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15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正确答案』
(1)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5×100+5×20×5+5×20×6=1 600(元)
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借:废品损失—A产品 1 6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 (5×100)500
-直接人工 (5×20×5)500
-制造费用 (5×20×6)600
(2)发生可修复废品的成本
借:废品损失-A产品 4 500
贷:原材料 2 000
应付职工薪酬 1 000
制造费用 1 500
(3)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20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200
过失人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 15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150
(4)结转废品净损失
废品净损失=1 600+4 500-200-150=5 750(元)
借: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5 75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5 750
"
十、存货损失计入什么科目?
存货损失如果是保管中的定额损耗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如果是自然灾害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如果是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或由责任人负担的计入“其他应收款科”科目。
上一篇:dnf双开同步会封号吗?
下一篇:太仓哪里的浴场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