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是根据什么法
一、买卖合同是根据什么法
买卖合同是根据什么法?这是许多人在进行商业交易时常常问的一个问题。买卖合同在商业领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签订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规定,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双方的利益。
买卖合同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根据该法律,买卖合同是指买方以支付货币或者支付货币相当物品的方式,购买销售方的货物、接受销售方的服务,且销售方交付货物或者提供服务的行为。
买卖合同的要素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买卖合同应当包括以下要素:
- 合同的名称和主要内容
- 买卖双方的名称或者名称、住所
- 商品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格等
- 交货期限和交货地点
- 付款方式和付款期限
- 违约责任等
以上要素是合同中最基本的内容,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当明确约定并在合同文本中详细写明。这些要素的明确规定对于保护买卖双方的权益非常重要。
买卖合同的签订程序
买卖合同的签订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协商订立合同
- 合同的起草
- 合同的订立和签字
- 合同的备案和归档
在协商订立合同阶段,买卖双方需要就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达成一致意见。一旦达成共识,接下来就需要起草合同。合同的起草是将双方的意愿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文书写作能力。
合同的订立和签字是指双方对起草好的合同进行确认,并在合同上签字确认。这是合同生效的重要环节,也是合同法律效力的体现。
合同的备案和归档是指将签订好的合同备案并进行归档保存。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日后有需要时能够查阅到合同的原始文件,保障合同的有效性。
买卖合同的有效性和解除
买卖合同的有效性是买卖双方交易顺利进行的基础。合同的有效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合同的自由
- 合同的平等
- 合同的合法
- 合同的真实
- 合同的明确
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当是自愿的,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强迫或欺骗。双方的权益应当是平等的,不存在强弱对立的关系。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
如果买卖双方中的一方违反了合同的约定,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对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解除合同的前提是违约方存在违约行为,并经过通知和催告后未能履行合同义务。解除合同后,买卖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赔偿和清算。
买卖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如果买卖双方在交易中发生纠纷,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途径解决:
- 协商解决
- 仲裁
- 诉讼
协商解决是指双方在纠纷发生后,通过友好协商、沟通和妥协,共同达成一个解决方案。这是一种速度快、费用低的解决纠纷方式。
如果协商无法解决纠纷,双方可以选择仲裁。仲裁是指将纠纷提交给独立的仲裁机构进行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按照裁决结果履行。
诉讼是指将纠纷提交给法院审理。诉讼程序相对较为复杂,时间周期较长,费用较高,但法院的判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总结
买卖合同作为商业交易中的重要法律文件,是保护买卖双方权益的基础。合同的签订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规定,合同的有效性和解除也需要依据合同法的规定进行。在交易中发生纠纷时,双方可以选择协商解决、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进行解决。
二、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76条条款是什么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祝好
三、员工拒绝考勤根据劳动法怎么处理?
你可以去劳动仲裁(相当于法院)。
到了法院,一切都是讲证据的。
公司说:员工没有考勤记录,违反了公司规定。
员工答:从来没有见过与考勤的相关规定,公司没有人通知员工需要每天做考勤记录,也没有关于旷工的相关公司规章制度这类文件。员工和公司签订的协议只有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上面没有考勤相关规定。
公司说:公司有劳动手册,有规章制度。
员工说:没有见过劳动手册,没有见过规章制度。
公司向法院递交了规章制度和劳动手册。
员工说:这些文件我从来没有见过,肯定是公司私自做的,没有经过员工同意,证据无效。
公司说:入职后,人事给每个员工都发了一份。
员工说:没有收到过,没有看见过。
法官问:公司如何证明将规章制度告知了员工。
公司将员工签字的“劳动手册领取确认书”递交了上去。
员工说:上面的签字不是我签的,请求司法鉴定。
鉴定后,证明了签字是员工签的。
员工败诉。
我相信,大多数流氓企业都不会有什么公司制度,更不会有“领取确认书”这类的文件。
------------分割线------------
记得曾经在一个员工全体会议上,20多个人。总经理拿出一份集团的相关文件给大家传阅。
我们每个人装模作样的“看”了“看”。
看完后,文件传到总经理手里。
总经理说:给你们传阅,不是说看看就行了,看了就得后面签字,代表你们已看过。如果没有签字,谁能证明这份文件你们看过了呢。
四、根据交通法打电话开车造成交通事故付什么责任?
交通事故交警会按照驾驶双方违章情况划分事故责任的,与是否接听电话没有直接关系的,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为,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1,主要责任,因驾驶人违章发生交通事故或重大交通事故使人死亡或者受伤的应负全部责任,驾驶证吊销二年2,同等责任是驾驶人双方都出现违章发生交通事故的双方应属于同等责任,驾驶证扣12分或者不扣分
五、被狗咬根据什么法起诉?
根据养狗条例来追究养狗人的责任
六、根据什么制定审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明确指出,根据宪法制定审计法。
是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审计首先是经济监督,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开展监督检查,但同时审计又不止于经济监督,监督检查的虽然是经济问题、经济责任,但反映的都是政治问题、政治责任,通过管好“钱袋子”“账本子”来推动规范用权,及时校准纠偏
七、根据《建筑法的规定根据建筑法》的规定?
《建筑法》第三十八条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十九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
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第四十条建设单位应当向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与施工现场相关的地下管线资料,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第四十一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的措施。
第四十四条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
第四十六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四十七条建筑施工企业和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建筑行业安全规章、规程,不得违章指挥或者违章作业。
作业人员有权对影响人身健康的作业程序和作业条件提出改进意见,有权获得安全生产所需的防护用品。
作业人员对危及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四十八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
鼓励企业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八、婚姻法根据什么法制定?
婚姻法根据宪法制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九、仿形法根据什么选择刀具?
当模具型腔为复杂的立体曲面,而又难以分解成若干简单型面来加工时,宜采用仿形铣削加工,仿形铣削加工效率高,特别适合用于型腔的粗加工。仿形铣涵盖二维和三维凸面和凹面形状的多轴铣削。零件越大和待加工形状越复杂,工艺规划就变得越重要。典型的仿形铣削。
仿形铣削主要针对凸形凹腔和曲面的铣削,常用于模具制造轮廓的加工。仿形铣刀多采用圆弧刃,与普通铣相比,在相同进给条件下可获得较小的加工残余面积,从而提高表面加工质量。
十、贡献边际分析法根据什么?
案例一:开发新产品的决策分析 某厂准备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两种产品可供选择,生产甲产品的最大产量为1000件,乙产品的最大产量为1500件。
甲产品单位售价为6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
乙产品单位售价为4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
根据上述资料进行分析: 甲产品边际贡献总额为:(60-40)×1000=20000(元) 乙产品边际贡献总额为:(40-25)×1500=22500(元) 因此该厂应开发生产乙产品。 案例二:是否接受特殊订货 某厂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为1万台,已接受订货8000台,单价为11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20万元,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850元。
现有一客户要订购该产品2000台,单价为950元,该厂是否应接受这批特殊订货? 分析:如果只接受前面的8000台订货,销售收人为880万元,总的变动成本为680万元(850×8000),总成本为800万元(120+680),销售利润为80万元(880-800)
o如果接受这批特殊订货,则销售收人为1070万元,销售收人增加190万元(950X2000),变动成本总额为850万元,增加170万元(850×2000),总成本为970万元(850+120),销售利润为100万元。
利润总额增加20万元。
这是因为在生产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增加产量,一般只会增加产品的变动成本,这样便可以大大减少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
虽然新的订货价格较低,但企业仍有利可图,所以应接受这批特殊订货。
其决策的原则是:特殊订货的单位产品价格要大于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既边际贡献大于0。
直接用边际贡献进行计算: 新订货每台产品的边际贡献=950-850=100(元) 新订货总的边际贡献=100X2000=200000(元) 这20万元边际贡献,就是接受这批特殊订货为企业增加的利润额。 案例三:对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分析决策 在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中,有时会有个别产品是亏损产品,对这种产品是否应该停产进行决策。
某厂生产三种产品,年终结算,共盈利8万元,其中甲产品盈利8万元,乙产品盈利2万元,丙产品亏损2万元。那么企业是否应停止乙产品的生产呢? 具体分析如下: 丙产品年销售收人为20万元,年变动成本为18万元,年固定成本为4万元。净亏损2万元。
但我们看到,如果停止丙产品生产,其固定成本4万元因其是沉没成本,因此就要分摊到甲乙两产品中去,冲减利润4万元,使得全厂利润由原来的8万元降低到6万元(8+2-4),减少了2万元。
由此可见,当其他产品不能增产,又不能安排生产其他别的有利产品来代替丙产品时,还是继续生产丙产品对企业有利。
因为丙产品虽然是亏损产品,但它可以提供2万元的边际贡献(20-18),相应的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总额。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保留亏损产品的决策域是其边际贡献大于0,这样企业仍然有利可图;当边际贡献等于0时,盈亏两平,利润为0;当边际贡献小于0时,已属于绝对亏损产品,就应该停止该产品的生产,否则就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边际贡献不仅适用于对单项产品的生产进行分析、决策,同时也适用于对多种产品生产进行分析决策。
因为很多企业都是同时生产多种产品,而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一般来说也是不相同的,在这样情况下,应用边际贡献分析决策方法,可以使企业更加合理地安排生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
案例四:对多种产品生产进行分析决策 某企业生产五种产品,年固定成本总额为50万元,其它有关资料如下表: 五种产品单价及边际贡献计算表 产品名称单价P(元)单位变动成本Cv(元)单位边际贡献P − Cv(元)边际贡献率(%)A6005406010B50025025050C50040010020D40022018045E2001406030 边际贡献率表明每一单位产品能够获得利润的能力。因此,应当把边际贡献率大的产品优先安排生产,即按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的大小排列生产顺序,这样才会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该企业的生产顺序见下表: 产品按边际贡献率排序表 顺序产品名称边际贡献率(%)1B502D453E304C205A10 假定该企业原来制定的生产销售计划和盈利情况见下表: 原生产销售计划销售收入及边际贡献计算表 产品名称销售量Q(件)单价P(元)销售收入R=P×Q(万元)边际贡献率m(%)边际贡献R×m(万元)A100060060106B1000500505025C1000500502010D1000400404518E100020020306合计5000-220-65 由上表可以得出如下数据: 利润总额=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总额=65-50=15(万元)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人=15÷220=6.82% 五种产品的平均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人=65÷220=29.55% 按照上述安排生产销售计划,不管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的大小,产销量都是1000件,很显然企业的利润会少。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按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大小顺序来安排产销量,这样就会使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当然也必须要考虑到未来市场的需求情况和企业内部各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其它方面的约束。 现假设按照边际贡献率的大小顺序安排新的生产销售计划如下表所示: 新生产销售计划销售收入及边际贡献计算表 产品名称销售量Q(件)单价P(元)销售收入R=P×Q(万元)边际贡献率m(%)边际贡献R×m(万元)B20005001005050D2000400804536E100020020306C50050025205A50060030103合计6000-255-100 由上表可以得到如下数据: 利润总额=边际贡献一固定成本总额=100-50=50(万元)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人=50÷255=19.6% 五种产品的平均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额÷销售收人=100÷255=39.22% 新的生产销售计划与原来相比,利润增加了35万元(50-15),销售利润率和平均边际贡献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盈亏平衡点上所要求的销售收人也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原计划盈亏平衡点上的销售收人为:(万元) 新计划盈亏平衡点上的销售收入为:(万元)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边际贡献分析方法既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工具。
下一篇:处理违反采购法依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