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发生交通事故当时没报警,第二天报警有效吗?

交通事故 2025-01-04 04:44

一、发生交通事故当时没报警,第二天报警有效吗?

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自行协商和简易程序

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车辆可以移动的,当事人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后,立即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再进行协商。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基本事实及成因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交通警察应当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驾驶人有其他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依法一并处罚。

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协议的,填写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书,并共同签名。损害赔偿协议书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机动车驾驶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种类和号牌、保险凭证号、事故形态、碰撞部位、赔偿责任等内容。对仅造成人员轻微伤或者轻微的财产损失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但是有交通肇事犯罪嫌疑的除外。

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由一名交通警察处理。

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应当在固定现场证据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对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交通警察应当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撤离现场后,交通警察应当根据现场固定的证据和当事人、证人叙述等,认定并记录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机动车驾驶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种类和号牌、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等,并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由当事人签名。

二、发生交通事故当时没报警事后几天报警,要到哪里处理?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11条规定:“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当事人应当在提出请求后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事故证据。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接到当事人提供的交通事故证据材料之日起对交通事故进行调查。当事人未提供交通事故证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现场变动、证据灭失,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因此,对于事后报案的,公安机关应责令其在报案后十日内提供相关证据,如果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公安机关也未能查证出交通事故的事实,应书面通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发生交通事故后多长时间没报警算失效?

很多人会在交通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选择报警,让交警部门来处理事故。

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讲,其实并不是很清楚交通事故的报案期限的,那么究竟交通事故报案期限是多久呢?相关交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具体的报案时间,只是规定事后报警的,要经过交警部门核查,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应当受理。无法核查的不予受理。根据有利于事故处理的角度出发,应立即报警。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当事人应当在提出请求后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事故证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条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四、发生交通事故后,我下车问对方伤情对方说没事,后来我离开了,请问这算逃逸吗?

如果你没有证据能证明对方车辆说没事可以走了,那么你就算肇事逃逸,以后发生故需出书面文字或者电话录音,后才能离开

五、发生轻微交通事故,报警了,说私了后又反悔,还能二次报警吗?

交通事故私了后悔了不能二次报警。除非协议有重大误解,有失公平,调解生效后不履行的可以二次报警去法院起诉。

二、解释:

《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一是行为人是否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二是意思表示是否真实;三是内容是否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若不存在以上三个方面的条件,应当认定各方当事人签订的损害赔偿协议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签订协议的行为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协议的内容应受法律保护。

即使赔偿数额与法律规定有出入,也是当事人对自己民事实体权利的处分行为,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各方当事人应受赔偿协议的约束,不得“出尔反尔”,随意反悔。

如果协议里面有重大误解,有失公平,协议生效后不履行的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第54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第59条,和《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第74条提起上诉撤销协议重新审判。

交通事故处理具体流程如下:

立即停车

停车后按规定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如在夜间,需开示宽灯、尾灯。若在高速公路上,需按规定在车后设置危险警告标志。

迅速报案

当事人应及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打电话(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或110)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执勤民警报案。同时也可向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中心呼救、求救(医疗急救求助电话:120或110)。

如现场发生火灾,还应向消防部门报告(火灾求救电话:119或110)。

保护现场

保护现场的原始状态,其中的车辆、人员、牲畜和遗留的痕迹、散落物不能随意挪动位置。为抢救伤者,应在其原始位置做好标记,不得故意破坏、伪造现场。

在警察到来之前,当事人可用绳索等设置警戒线,保护好现场。

及时抢救

当确认受伤者的伤情后,能采取紧急抢救措施的应尽最大努力抢救,设法送附近医院抢救治疗。除未受伤或虽有轻伤但本人拒绝去医院诊断的之外,一般可以拦搭过往车辆或通知急救部门、医院派救护车前来抢救。

应妥善保管现场物品或被害人的钱财,防止被盗被抢。

防火防爆

当事人首先应关掉车辆的引擎,消除火灾隐患,现场禁止吸烟。如果是载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事故,除将此情况报告警方及消防人员外,还要采取防范措施。

协助取证

当事人必须如实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陈述事发经过,不得隐瞒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应积极配合、协助警察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并听候处理。

已参加保险的车辆和人员还要在48小时之内向保险公司报案。

六、两车发生轻微刮擦,我没感觉到,算肇事逃逸吗?

发生事故第一时间应该报警,知道发生事故故意逃逸那就要扣12分,罚款2000元,严重的还要负刑事责任。

按你说的是擦了一下,由于伤痕不明显,你也把车子停在被擦车辆旁边,这个一般不会判定肇事逃逸。

既然你也赔钱修车了,车主如果表示不再追究,那就没有问题。

但是关键一点,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告诉你,一定不要说知道发生事故,在不知道发生事故的情况下离开事故现场,除了肇事逃逸还有一个说法,就是驶离现场。

我有次在开大货车的时候,别人追尾我屁股,我开车二十多公里被追上。

交警队领导给我说知道发生事故离开是逃逸,如果我确实不知道被追尾,或者根据逻辑驾驶员有可能不知道发生事故离开现场,一般不会认定肇事逃逸。

所以后来报了保险公司,交警因为我驶离现场,无法通过事故现场判定责任,让我承担全部责任。

肇事逃逸和驶离现场的区别太大了,肇事逃逸保险不赔商业险,驾驶证还要扣12分,损失还要自己承担。

驶离现场只是离开现场,承担的事故责任会多一些,但是保险公司会承担的。

建议你和车主协商好,然后去交警队说说好话,有时候轻微擦伤是感觉不到的,当时以为还有一点距离,没有撞到,所以没在意,知道谁会逃逸呀,都有保险公司。

我相信交警也不会认定肇事逃逸的,没有进入程序的话可以直接让你们私了,问题不会很大。

真的确实不知道发生事故,就是事故认定书下来判你肇事逃逸,那么也可以通过法院起诉,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维权。

事故认定书在法院面前只是参考,不是强制性的法律文书,法院会根据事实情况做出正确的判决。

以上只供参考,具体请根据个人情况来处理。谢谢邀请!

七、单方交通事故碰到公共设施但是没有损坏到设施也没报警算逃逸吗?

答:当然是肇事逃逸,交警提醒,一些司机认为驾车撞坏护栏或绿化带等公共设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车辆受损,不需要报警,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公共设施被撞坏应及时报警备案,如果发生事故未报警就离开现场,很容易被认定为逃逸。这种情况下,交警会认定逃逸司机负全,交警会认定逃逸司机负全责,且得不到保险公司赔偿。

八、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报警就带伤者去医院,这样保险会不赔偿吗?

你移动过现场再去报案,属于“事后报案”如果现场痕迹不明显,当事双方说法出入大,无其他证人证言和其他证据证明(如监控录像),交警有可能会出具“无法认定”的证明,这种情况下就报不了保险了。

九、我骑电动车没报警撞了人,把对方撞伤了,算肇事逃逸吗?

电瓶车撞了人后开走,算肇事逃逸的。

电瓶车在行驶中撞了人的,属于交通事故,肇事电瓶车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不报警或与对方协商处理而直接开走的,有逃避事故责任的主观故意,符合肇事逃逸的规定,属于肇事逃逸。

十、电动车和自行车发生的交通事故,当时没报警,现在遭讹诈,我该怎么办?

既然没有报警报案,当然也就无所谓事故记录和证据,我不怎么欣赏病人家属的“耍赖”,但我敬佩你们的所担负的责任,这是毫无疑问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因此,如他们继续讹诈你,有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1、咬定是他撞到你车上,因为是对方的车轮在你后轮上摔倒,而且还是对方挂你的轮子,责任不在你。你能管得了前轮,你也管不上你的后轮。

2、身正不怕影子斜。再继续纠缠,就属于民事纠纷,当然要拿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某些时候,有些人就是在挑软柿子捏。该据理力争的时候,不要胆怯。所有发生费用或者其他补偿都必须有第三方在场,以为证明。你可以找你得力的亲友处理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