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一、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侵权行为归责原则是专业术语,是指在行为人的行为致人损害时,根据何种标准和原则确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
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的核心,决定着侵权行为的分类、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负担、免责事由等重要内容。
它既是认定侵权构成,处理侵权纠纷的基本依据,也是指导侵权损害赔偿的准则。我国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主要包括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与公平责任原则。
二、侵权法的归责原则的意义?
归责原则是关于侵权责任“归责”的基本规则,即行为人因为何种事由被要求承担责任。
归责原则构建了侵权类型,即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严格责任类型。归责原则对应着侵权责任的基本分类。三种归责原则对应了各种侵权责任的具体类型,它们在构成要件、免责事由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过错责任、过错推定和严格责任对行为人所强加的责任是有区别的,就行为人来说,严格责任最重,过错推定次之,过错责任最轻。对受害人的保护也不相同,从受害人的角度考虑,在责任的选择上应选择对其最为有利的责任。
现代侵权法出现了一般条款和类型化相结合的模式,适应此种发展趋势,我国《侵权责任法》采取了“一般条款 类型化”的模式。所谓一般条款,是指在成文法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成为一切侵权请求权之基础的法律规范。所谓类型化,是指在一般条款之外就具体的侵权行为类型作出规定。《侵权责任法》第6条第1款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在法律上确立了过错责任的一般条款。
归责原则确定了不同的责任构成要件。例如,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三要件或者四要件,严格责任的构成要件不能按照一般的责任构成要件来确立。
归责原则还确定了不同的减轻和免责事由。就一般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而言,其需要符合侵权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如果不符合构成要件,就不构成侵权责任。如果具备了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如受害人的故意、第三人行为、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既可能表明行为没有过错,也可能表明没有因果关系,所以,也可以认定为侵权责任不成立。因此,法律规定的上述免责事由,都可以成为一般侵权责任中的免责事由。但是,在特殊侵权责任中,需要具备特殊责任的构成要件和免责事由才能减轻或免除责任。
三、论船舶碰撞侵权的归责原则?
确定船舶碰撞责任原则,是指船舶碰撞属于一种侵权行为,确定船舶碰撞责任的原则包括三个方面:损害事实;过错;过错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船舶碰撞归责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以何种依据使碰撞当事方对损害行为(碰撞)及其后果负责。
目前,国际上有关船舶碰撞的归责原则,属于一般过错责任原则,即对碰撞具有过错的一方当事人应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双方具有过错,则按各自的过错比例承担责任。
四、侵权责任法85条归责原则?
第八十五条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解读:此条源于《民法通则》第126条的规定,对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行为,采取的是过错推定原则,即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推定其有过错,应承担侵权责任。此条比之前规定多加了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行使追偿权的规定。此条表述上,引入了“使用人”这一概念,是的承担责任的主体范围更加完善,应属本法立法亮点。
五、侵权行为归责原则论文意义?
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的核心概念,它是确定侵权行为责任及赔偿范围的依据。进一步探究归责原则对侵权责任法的意义,对我国侵权责任法中规定的归责原则进行分析,以期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适用侵权责任法有所裨益,讨论分析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以及各归责原则的具体内容在实践中也拥有着积极的意义。
六、侵权责任法37条归责原则?
一、损害承担的基本原理
享有权益者自担损害是损害赔偿法的基本原理,谁受益,谁受损,符合事物的本性,原则上法律不应干预意外事件的发生,人们也不能指望通过法律来补偿命运所造成的不公平。
二、归责事由
归责事由是对那些能够使得已发生的损害被转移的法律原因的统称。
1.主观归责事由
也称意思归责,即依据行为人有无过错,确定其是否应当就所造成之损害负赔偿义务
2.客观的归责事由
我国法上客观的归责事由有三类:
(1)危险。在行为人从事具有高度危险的活动时,倘若该危险之现实化而致人损害的,行为人须承担赔偿责任。此时,令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事由不是过错而是危险,即物的危险或活动的危险。
(2)控制力。在替代责任的侵权行为中,责任人虽无过错也要对与之有特定关系的人从事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3)公平。在有些情况下,即使造成损害致人没有过错,亦不使用无过错责任,但基于公平之考虑,仍要令行为人承担补偿之责任。
三、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是关于侵权责任归责事由的基本规则。
我国民法典承认的归责原则有两项: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
七、知识产权侵权的归责原则是什么?
知识产权侵权的行为,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财产权或人身权,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知识产权侵权一般包括商标侵权、专利侵权、著作权(即版权)侵权
八、工伤保险的归责原则?
我国工伤认定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原则,我国《民法典》上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为:
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工伤赔偿责任的特殊性体现在赔偿责任不因受伤害者对损失的发生存在过失而得以免除。例如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的要求佩戴安全帽,从而被现场坠落物砸伤不能免除用人单位的责任。也就是说,工伤受害者的损失,不论其发生的事由、原因、过错的有无及程度,都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九、讨论著作侵权归责的意义?
宝护维护著作人的权益,激励著作人创作出好的更上层楼的作品。创作人创作出的文章或音乐作品,都应该存在著作权重。其他人不经同意引用,属侵权。非法的。
十、侵犯人格权的归责原则?
侵害人身权的行为,法律确认为侵权行为。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人应当承担以损害赔偿为主要内容的民事责任,受到民事制裁。
而要追究侵害人身权的侵权民事责任,首先要按法定原则确定行为人是否应承担责任。然后才能进一步明确人身侵权责任的构成条件以及侵权人怎样承担责任。
而归责原则正是确定行为人应否承担侵仅责任的基本准则。发生了人身侵权行为造成人身权损害时,首先要依照这些原则明确责任由什么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