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车辆和行人七三责怎样赔偿?
一、交通事故车辆和行人七三责怎样赔偿?
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赔偿规定如下:
1、事故双方均为机动车的,双方在交强险额度内全额互相赔偿对方损失,死亡伤残11万、医疗费1万元、财产2000元;不足部分,双方按7:3的比例分担;
2、事故一方为机动车,一方为非机动车或者行人的,机动车在交强险额度内全额赔偿对方损失,不足部分,如果机动车占主要责任,主次责任按8:2分担,如果机动车占次要责任,主次责任按6:4分担;
3、双方均为非机动车或者行人的,所有损失按7:3比例分担。 保险赔偿方式如下:交强险赔偿交强险损失,商业三责险赔偿交强险赔偿不足部分损失,商业车损险赔偿对方赔偿完以后不足部分的已方车辆损失,商业车上人员险赔偿对方赔偿完以后不足部分的已方车上人员受伤损失。
二、车辆重识别和行人重识别的区别与联系?
谢邀!
车辆重识别的这种叫法比较少,person re-id火了之后用来蹭蹭热度!
关于车辆识别相对来讲比较简单,因为车辆是刚体,并且其属性的描述通常比较具体:
车牌,车标,车型,颜色,典型特征(年检标、车内目标、损坏w)……
相对非刚体的人来讲,问题域简单许多,只要识别出来上面的一些基本属性,逐个做对比加权即可m,深度学习这种端到端的应用确实不必。
要说可以借鉴的地方呢,应该在一些非标准化的地方,因为无法量化,所以深度学习更容易来描述,比如车内的人,再比如典型特征的车身装潢等;另外,person re-id用到的part model,对应过来也不过是多个score的加权,谈不上借鉴。
特别注意的地方就是follow一些最新的文章吧,毕竟方法很多,能拿来为我所用,提升效果解决问题才是王道!
三、行人自己故意撞到车辆?
那个人走上高速是本身就是违法行为,这一点行人肯定有责任。如果他不是横穿或是故意跑去撞你,那他行走的速度跟你的车速相比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他在高速路上就等同于障碍物。遇到障碍物,一般情况下你肯定不会去撞他。
汽车不超速的情况下车距100米是安全距离,从发现行人到车的距离大概有200米,即使行人是静止的,那这200的距离司机应该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做出减速或避让来处理紧急情况。
最后你说了是因为你没看见他把他撞到了,这一项肯定就是你疏于观察的责任了,在高速上开车,注意力不集中是不行的。
总结:如果是行人故意跑向你的车造成事故,你只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行人是故意的,那你就不用负责任或是微弱的次责;但如果行人只是走在高速上,是因为你疏于观察(既没有减速迹象或是避让的行为)而造成的事故,估计你至少要负同责或主责。如果伤者重伤不治,那你还将面临交通肇事罪。
另:凡是受邀在知乎上回答问题的人,本意是想帮助他人答疑解惑的,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或是所见所闻在这个平台上说出自己的想法,无意去杠!请各位大哥大姐手下留情,您要是觉得回答的在情在理,赞不赞都不要紧!要是觉得回答的不好,对不起,我不是专业人士,不敢保证我说的每句话都能让所有人认可。有疑问咱可以探讨,要是想杠,不好意思,请您也在别人的问题下奉上自己的回答/抱拳
四、交通事故行人的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行人的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频繁发生的问题,不论是汽车事故还是行人事故,都可能给当事人带来严重的损失。对于交通事故中的行人受伤者而言,了解相关的赔偿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交通事故中行人的赔偿标准。
一、赔偿范围
根据我国的交通事故赔偿法规定,行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到损害的,有权要求损害赔偿。交通事故行人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医疗费用:行人在事故中受伤需要治疗的医疗费用,如住院费、手术费、药品费等。
- 误工费用:行人因受伤而无法正常工作造成的收入损失。
- 残疾赔偿:行人因交通事故导致残疾的,可以获得相应的残疾赔偿。
- 护理费用:行人在交通事故后需要长期护理的,可以获得相关护理费用的赔偿。
- 精神损害赔偿:交通事故对行人造成精神上的损害,也可以要求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
二、赔偿计算方法
交通事故中行人的赔偿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伤残程度、工龄、收入水平等。一般而言,根据公式计算得出赔偿金额,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赔偿金额 = 医疗费用 + 误工费用 + 残疾赔偿 + 护理费用 + 精神损害赔偿
其中,医疗费用是根据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得出的,误工费用根据工作能力和收入水平来确定,残疾赔偿根据行人的伤残程度来确定,护理费用根据护理的时间和费用来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根据精神损害的程度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赔偿金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的。如果行人的伤情恶化或者出现其他后遗症,可以向法院申请适当增加赔偿金额。
三、赔偿的程序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人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下面是一些赔偿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 立案:行人受伤后应及时向交通事故受理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收入证明等。
- 鉴定:需要由医院或者相关鉴定机构对行人的伤情进行鉴定。
- 调解:双方可以通过调解协商达成赔偿协议,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 判决: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判决赔偿金额,当事人需要按照判决书履行赔偿义务。
- 执行:如果当事人拒绝履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四、相应法律法规
在了解交通事故行人赔偿标准的同时,也应关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护自己的权益。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交通事故中行人的权益保护和赔偿原则。
- 《交通事故赔偿法》:规定了交通事故赔偿的具体方法和程序。
- 《侵权责任法》:涉及交通事故中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赔偿规定。
五、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交通事故中行人的赔偿标准。
小明是一名行人,在某天晚上过马路时遭遇交通事故,造成他双腿受伤,需要住院治疗数月。根据医院提供的医疗记录,小明的医疗费用总计100,000元。由于伤情较重,小明需要休息六个月才能正常工作,因此他的误工费用为60,000元。经医院鉴定,小明的伤残程度为七级,残疾赔偿标准为80,000元。由于伤情较重,小明还需要长期护理,护理费用为每月5,000元,估计护理时间为十年。此外,小明对此次事故的精神损害较大,他希望得到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具体金额需要法院鉴定。
根据上述情况,小明的赔偿金额计算如下:
赔偿金额 = 医疗费用 + 误工费用 + 残疾赔偿 + 护理费用 + 精神损害赔偿
赔偿金额 = 100,000元 + 60,000元 + 80,000元 + (5,000元/月 × 12个月 × 10年) + 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具体情况,小明的赔偿金额还需进行精神损害赔偿的鉴定,最终的赔偿金额将由法院判决。
总结
交通事故中行人的赔偿标准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对于受伤的行人而言,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赔偿范围非常重要。根据不同的伤情和损失,赔偿金额也会有所不同。当事人需要妥善保护自己的权益,及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以获得公正的赔偿。同时,加强交通安全意识,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尽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驾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行人受伤但负主要责任,保险如何赔付?
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需要注意只有“有证据”证明行人有过错的,机动车才能减轻责任。什么时候“有证据”,我只能想到十字路口正好有摄像头拍下来老太确实闯红灯了。那么如果“没证据”呢?个人理解整个条款都会像机动车的责任推定。所以,机动车撞了行人,如果拿不出行人过错的证据,基本上机动车是全责了。六、交通事故车辆报废还是修?
要注意一点,就是报废赔偿金额不是根据车损险金额赔付的,是根据保险公司定损金额赔付的。单方事故这么大损失保险公司处理会比较严格的。要慎重对待。
七、行人与车辆相撞责任划分标准详解
在城市生活中,行人与车辆相撞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如何公正合理地划分这一事故的责任,既关乎法律的公正性,也直接关系到事故双方的经济损失及后续处理。因此,了解行人与车辆相撞的责任划分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一、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交通事故的责任判定通常借助以下几个原则:
- 过错责任原则:责任的划分通常依据事故双方的过错程度来判断。
- 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特定情况下,例如特定类型的责任主体(如机动车辆),即使没有过错也需要承担部分责任。
- 客观归责原则:在某些情况下,事故原因的客观性可能导致一定的责任归属,即便没有明确的过错。
二、行人与车辆相撞的责任划分标准
在具体的事故处理中,责任的划分通常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行人的责任
行人在道路上有严格的行为规范,以下情况可能会导致行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责任:
- 违反交通信号:如在红灯时过马路。
- 未走人行道或未走斑马线:如行人走在机动车道上。
- 突然横穿马路:行人在未观察到来车的情况下,突然进入道路。
- 醉酒或精神失常状态下的行为:这些行为会被视为行人故意违反交通法规。
2. 车辆的责任
车辆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以下情况可能导致车辆方承担主要责任:
- 超速行驶:驾驶员未遵守限速规定。
- 疲劳驾驶:驾驶员在过度疲劳的状态下操作车辆。
- 未保持安全距离:与前方车保持的安全距离不足,影响反应时间。
- 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等不当行为:影响驾驶安全,导致事故发生。
3. 共同过错
在许多情况下,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行人与车辆双方的共同过错。在这种情况下,责任的划分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 依据事故现场的监控录像和证人证言,综合判断行人与车辆的过错程度。
- 通过专业交通事故鉴定,评估事故的起因与具体责任。
- 通常情况下,过错较大的一方需承担更大比例的赔偿责任。
三、如何收集交通事故证据
在确定事故责任时,充分的证据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一些收集证据的有效方法:
- 事故现场的照片:包括碰撞现场、车辆损坏、周围环境等。
- 目击者证言:获取目击者的信息并记录他们的证言。
- 交通监控录像:寻找事发区域的交通摄像头,调取相关视频证据。
- 报警记录:及时报警,并索取事故处理记录或交警的责任判定。
四、事故后的处理步骤
事故发生后,双方应及时采取措施以保护自身权益,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处理步骤:
- 第一时间进行救助:确认伤者的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
- 保持现场不变:尽量保留事故现场,以便于后续的调查。
- 收集相关证据:收集证据,以证明事故的经过。
- 联系保险公司: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并记录事故经过。
- 协商解决方案: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尝试与对方协商处理赔偿事宜。
五、结语
行人和车辆相撞责任的划分涉及多个因素,既包括法律法规,又与当事人的具体行为密切相关。因此,行人和司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觉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及后续责任纠纷的最佳方式。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您能更清晰地了解行人与车辆相撞的责任划分标准,从而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做出理智的判断和选择。
八、为什么车辆行人靠右通行?
因为我们中国的国产车。是靠驾驶座在左边,所以要靠右行驶。行人也就跟着靠右行驶。
日本的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们的驾座是在右边,他们就是靠左行驶。
九、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句子?
1. 过去这条街上有许多车辆和行人通行。2. 几年前,这里每天都有许多出租车、汽车和行人行驶。3. 过去的路口每天都有很多的公共汽车和行人。4. 以前,这条街上有很多车辆和行人走来走去。5. 过去,这条道路上有大量飞翔的摩托车和步行者。
十、车辆溅水行人算事故吗?
不算吧。
因为车有车道通行,行人有人行道通行,两个不在一个点上。
除非有以下两种原因,才会车辆行驶溅水行人。
一、你不在人行道上,而去了机动车道上,刚好车辆从你身边驶过的地方,有一大滩积水,赶巧车轮从积水处驶过,水花就溅到了你身上。
二、机动车从十字路过经过时,你正在路口等候,你身边附近正好有很深的积水,车辆从积水处经过时,飞起的水花就溅到了你。
不管是上边哪种情况,只要车主不是故意的,都应该不要争吵,争吵容易交通堵塞,你如果真的气不过,记下车主的车牌号码,把车辆经过时的视频找到,再去
找到车主理论。
上一篇:汽车保养多久可以不去4s店
下一篇:伤残鉴定标准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