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天数规定?
一、年假天数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根据以上内容的相关回答可以得出,带薪年休假的时间确定主要是考虑到员工总共工作的时间,如果总共工作时间达到一年以上的,就可以在当年享受得到5天的带薪时间。
二、杭州交通事故处理规定?
交通事故处理的规定如下: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三、住院天数规定?
住院一般需要住几天,要看具体是什么病种,以及治疗方案。
简单的比如说:急性胃肠炎、感冒发烧的可能1到3天就可以了。如果是急性的细菌感染,可能需要7到10天。如果是骨折外伤,那么要看具体的外伤情况以及受伤的部位,照十天甚至几个月都是可以的。而对于慢性病患者甚至瘫痪患者,那么住院时间就会特别长,有的一两个月,有的好几年都是可以的。住院时间根据不同的病种,不同的治疗方案都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当然也和医院的治疗水平是有相关性的,如果医院的水平很高,那么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的。
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医保患者住院并没有时间规定,医保病人能否出院、何时出院,应该根据医保患者的病情需求来决定,是依据患者病情是否治愈,或者是否达到出院标准,才能决定是否出院。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未达到出院标准的医保病人出院。
一、新农合门诊报销比例
1.村卫生室、卫生所报销比例60%;
2.镇卫生院报销比例40%;
3.二级医院搏小比例30%;
4.三级医院报销比例20%;
5.镇级合作医疗门诊报销限额5000元/年
。
二、新农合住院报销比例
1.新脑电图、X光透视、拍片、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项目限额报销200元;
2.手术费起付线1000元内按照国家标准报销,超过1000元按照1000元报销;
3.60岁以上老年人住院治疗费及护理费每天可报销10元,限额200元;
4.各级医院报销比例为: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
三、新农合大病报销比例
1.门诊统筹乡、村补助比例分别提高到65%、75%。
2.一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在400元以下者,不设起付线;
3.二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提高到75%~80%;4.三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提高到55%~60%。
5.省三级医疗机构补助比例提高到55%。
6.儿童先心病等8种大病新农合补助病种定额的70%,肺癌等12种大病,新农合补助病种定额力争达到7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五条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四、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2021?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受理报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4.裁决处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
5.损害赔偿调解。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同意达成协议,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发给损害赔偿调解书。
6.向法院起诉。如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调解无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终止调解,并发给调解终结书,由当事双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五、阴历每月天数规定?
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由计算决定,为了协调朔望月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于是便通过“置闰法”进行调整使阴历月相总天数与阳历回归年总天数相适应。
农历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农历以阴历(夏历)为基础,由于阴历是以月相变化为依据,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夏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转换。
六、医保开药天数规定?
,一次开药量不超过一个月,下次取药需在这个月的时间点之前的1至2日,如果患慢性病的参保职工因工外出或探亲,在离开本市前尚未到达下次取药时间,在异地不能按急诊就医购买慢性病所需药物的,医药费就要由本人支付了。
七、总监在岗天数规定?
总监在岗的天数规定为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逐渐严格规范,要求各个单位成立项目管理机构,人员定岗,到位履责,对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项目经理和总监均有要求在现场的工作时间,一般来说监理单位总监要求每周在岗五天,每天不得少于七小时,具体还要看合同的约定情况。
八、年假天数规定2021?
如果在公司干满一年,不到十年的年假规定可以休五天,在公司干满十年,不到20年的,可以休十天年假,如果在公司干满20年以上的,可以休15天年假,如果在公司没有干满一年的,是没有年假可以休的。这就是2021年假天数规定,年假最多只能休15天。
九、学生暑假天数法律规定
学生暑假天数法律规定
暑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段宝贵的时间,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丰富知识。然而,学生暑假的天数并不是完全由个人决定的,而是受到法律规定的限制。学生暑假天数的法律规定因地区和学校而有所不同,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普遍适用的规定。
学生暑假天数的规定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规定,学生暑假的天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一般情况下,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暑假的天数为45天左右。这个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有所浮动,但一般不会超过50天。
此外,根据不同的地区,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是不能超过教育部的规定。例如,一些地方可能会根据当地气候和学校教学计划的特殊要求,将暑假的天数适当缩短或延长。但在任何情况下,学生的暑假天数都不应低于教育部规定的最低标准。
学生暑假天数的意义
限制学生暑假天数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长时间的放假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降低,容易产生学习惰性。此外,暑假过长还可能造成学生缺乏规律的生活作息,导致生活习惯的紊乱。
然而,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对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暑假期间,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兴趣班或夏令营,开展一些与学校课程不同的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开拓眼界。因此,学生暑假的天数需要在保证学生休息的同时,给予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学生暑假天数的调整
虽然学生暑假天数受到一定的法律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适当进行调整。一些学校可以根据学生表现和实际需要,对暑假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进行调整。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和休息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在特殊情况下,学生暑假天数也可以由学生本人或家长提出申请进行调整。例如,某些学生可能需要参加重要的学科竞赛或特殊培训活动,在申请后,可以通过调整暑假天数来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时间。
学生暑假天数的重要性
学生暑假天数的限制和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确保暑假能够既给学生提供适当的休息时间,又能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
对于学生来说,暑假是一个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和志愿者工作,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
除了扩展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学生还需要利用暑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学生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线上课程或学习小组,学习一些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总结
学生暑假天数的法律规定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学生暑假天数的限制和调整都是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和休息需求。同时,学生和家长也应该充分利用暑假时间,提高自身素质,拓宽眼界,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最新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性较强的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
据此,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交警应当首先组织抢救受害者,对于事故争议不大,损害不多的应尽快恢复交通,然后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测,制作勘测笔录,收集证据,给目击事故过程的证人及当事人制作笔录等
上一篇:时速120感觉底盘震动?
下一篇:对半责任对方没有保险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