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属单位不按一切时都不按劳动法怎么办
一、如果所属单位不按一切时都不按劳动法怎么办
劳动者可以保留好相关的证据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期间的加班费以及被拖欠的工资。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申请劳动仲裁可以追讨两年前的加班工资,但是需要劳动者承担全部举证责任。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证明加班时间方面的证据主要包括: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审批单、加班通知、监控录像、证人证言、加班时所做工作形成的书面文字记录、电子邮件等。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北京打劳动纠纷官司怎么打,有什么程序,找哪个部门或律师事务所?
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户主支付拖欠工程款,如果户主自认理亏会很快给你结账。如果他抵赖就申请法院对工程进行鉴定,分清责任,我想法院会给您一个公平的判决的。
以上是北京 李 华 菊律师 的解答
三、如何跟单位打劳动争议官司
一、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俗称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等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二、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并且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一般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收到裁决书15天内可以起诉到法院;
三、可以不请当地律师代理,请专业人士提供远程指导服务并代写劳动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等法律文书。并且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四、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四、劳动纠纷怎样举证
给你发个我的帖子,讲证据的。
细说常见劳动争议案中注意事项(证据、时效)
昨天看到一个北京的网友,贴了份仲裁裁决书出来。他很生气,觉得裁决不公。乍一看,是不公平,被申请人(公司方)无人应诉,申请人居然也输了,所以诉讼请求被判驳回。
仔细看了裁决书的内容,仲裁员并非枉法裁决,这位网友输在了自己的证据不足上面。
那么,劳动争议案中,究竟要如何准备证据呢?现将常见的劳动争议标的,说说要如何准备证据。
1、 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赔偿。
这是当前劳动争议案的热点请求啊!想获赔,劳动关系的存在是前提。
直接证据有:入职通知、工作证、工作服、考勤卡、工资单、入职登记表、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以及工作中有盖章的文件(与自己有关的,如任命书)、工作往来邮件等;
间接证据有:工友的证言(还需本人出庭作证)、录音文件等。
直接证据的证明力高,间接证据的证明力低,有可能的话,要收集直接证据。
特别注意:劳动关系的证明中,不适用举证倒置原则。
2、 加班费。
该项请求,适用于举证倒置原则。
因此,只要你能详细地写出来,自入职起,哪一天发生了加班,几点到几点,然后再根据国家规定计算出相应的加班费(平时1.5倍,周六日2倍,法定节假日3倍),那么,剩下的就让企业去头疼吧!他们要想办法证明这些时间内你没有产生加班。
3、经济补偿金。
想获赔,千万不能签离职表,不要写辞职信。就算是公司欠薪,也不要轻易写辞职信,要按程序规定告之企业解除的理由之后,再离开。
合法解除与违法解除的区别在于补偿金的不同,后者是前者的二倍。另外一个不同在于,违法解除也可以不索要赔偿金,而请求恢复劳动关系。
4、时效问题。
降薪的时效为2个月。自降薪起,2个月内不申诉的,视为接受。
未签合同的赔偿最多支持11个月,不是无限期的,而且诉讼时效自发生之日起计算。
其他争议的时效为1年,从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计算。
下一篇:社会劳动保障局的热线电话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