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企业遗留问题?
一、改制企业遗留问题?
1、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处理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综合性问题,对此,一般各级政府对企业改制都会留有或安排后续管理机构或牵头单位
2、如商务局、工信局、交通局等,但对遗留问题的处理还是本着按问题归属性质的原则由现有的职能部门去协调或解决
3、如财产问题找国资委、经费问题由财政兜底、干部人事问题找组织部或人社局等,各负其责,不得推诿扯皮。
4、具体看是哪种改制,如果是政府推动的,找政府部门,如果是企业自己进行的改制,只能找企业
5、企业改制过程中,涉及的合作化运动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例如老股金退还、与遗留问题密切联系的资产量化等,都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应由政府部门处理。
二、改制企业属于什么企业?
通常我们所提到的企业改制是指国有企业的改制,但广义上也包括其他性质企业的改制,比如集体企业的改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改制、中外合作企业的改制等等,甚至更多类型的非企业单位,比如事业单位改制,也被统称为企业改制。
企业改制的目标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随着企业上市的需求增大,很多企业将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自己的改制目标。
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找什么部门解决?
如果是政府推动的,找政府部门,如果是企业自己进行的改制,只能找企业企业改制遗留问题谁来处理企业改制过程中,涉及的合作化运动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例如老股金退还、与遗留问题密切联系的资产量化等,都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应由政府部门处理。民政部。
四、企业改制买断工龄?
这些都是有规定的。 现在不叫买断工龄了,而是叫做转换国有职工身份,按一定标准领取转换身份补偿金、安置费等,接续原有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如原来未办理,则在转换时要补买)。一般补偿金的发放标准是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收入,每满一年工龄发给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各个地区的标准不一样)。此外根据各地政策还有一些其他补偿。 提前退休则是工作满一定期限(有一定年限的工龄)则可以办理提前退休或内退,计算相应费用,由改制企业交社保机构,由社保机构按月发放退休金或内退工资。一般工龄是满三十年或者年龄45岁以上。
五、改制企业房产过户?
企业改制转让房产需要交税。 1、改制企业,只是投资人从国有或集体所有变更为个人,其它不变,而进行的房产转让行为,不征营业税,不征印花税,暂不征土地增值税(参照执行)。国税函[2002]165号:转让企业产权的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不应征收营业税。房产属于产权的一部分。如果是单独转让房产的一样要征税。《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83号)规定:企业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免予贴花。对国有企业进行改组改制过程中发生的出售不动产和土地使用权转让取得的收入,暂缓征收土地增值税。摘自辽宁省委辽委发[1999]15号 2、如果是改制过程中对外单位(或个人)销售房产的,要征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
六、什么叫企业改制?
企业是泛称,所有依法成立的盈利性组织都是企业;公司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符合公司法规定的企业才是公司,也就是说企业的范围大于公司,企业改制为公司的说法不严谨,应该说非公司制企业(如国企、集体企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也就是有原来的组织结构或经济性质的企业改为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制企业。
七、国有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找哪个部门?
一、找工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见》明确规定各级工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对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要意义的认识。对分流进入改制为国有企业法人控股企业的职工,根据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规定,原主体企业和改制企业可与其变更劳动合同,用工主体由原主体企业变更为改制企业,企业改制前后职工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对因企业改制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完成改制的企业要按照《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及时建立健全工会组织,不能随意撤销工会组织或将工会工作机构合并归属到其它部门,已被撤销或合并的,应督促其尽快予以纠正。上级工会要指导帮助改制企业工会开展工作。改制后企业工会领导班子力量薄弱的,应督促进行调整充实,按规定配备专职工会干部。工会干部因为在改制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遭到打击报复的,上级工会要向党委报告,并依照《工会法》的规定予以保护。
二、找仲裁
同时,由于劳动争议协商是双方当事人直接就争议的内容进行商谈,又有工会从中调解,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使劳动争议产生的影响仅仅局限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现在劳动争议协商已成为处理劳动争议时经常和广泛使用的一种方式。
三.找法院
对于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与企业签订合同的员工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企业按照合同要求支付五险一金或者支付买断工龄费用等。法院受理后作出判决对企业可以强制执行。
八、股份制企业改制遗留问题谁解决?
根据有关企业改制的规定,股份制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由母公司负责解决。母公司通过与政府协商,逐步把企业办公安,办学校移交给政府管理,把办医院由政府协调与企业脱钩,把办后勤服务进行整合设立独立法人运作,并在条件成熟时进行行业整合。
这些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的解决应按照先易后难,创造条件的原则,逐步解决,不能急于求成。
九、企业改制员工安置
企业改制员工安置是企业进行重组、转型或其他改革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很多员工面临着岗位变动、职位调整甚至失业的风险,因此,有效地进行员工安置工作至关重要。
为什么重视企业改制员工安置?
企业改制员工安置工作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和责任。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员工往往面临着不稳定与不确定性,如果企业对员工的安置工作不做好,可能会引发员工不满甚至社会不稳定因素。
良好的员工安置工作不仅可以保障员工的权益,减少员工的心理压力,还可以维护企业的声誉,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企业改制员工安置的目标
企业改制员工安置的目标是帮助员工顺利过渡,减少改制对员工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具体目标包括:
- 重新安置员工,使其尽快找到新的职业机会。
- 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提升员工的就业竞争力。
- 提供必要的经济补贴和福利待遇,缓解员工的经济压力。
- 保障员工的就业权益,防止员工遭受不公平待遇。
企业改制员工安置的步骤
企业改制员工安置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 制定安置方案:根据企业改制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员工安置方案,明确具体的安置措施和时间表。
- 员工评估和分类:对员工进行评估和分类,根据员工的技能、经验和适应能力确定不同的安置方式。
- 职业培训和指导:为需要重新就业的员工提供相关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 内部调动和职位调整:对于适应企业新岗位的员工,通过内部调动和职位调整,将其合理安置到新岗位。
- 外部招聘与推荐:对于无法在企业内安置的员工,积极开展外部招聘和推荐工作,帮助他们寻找新的职业机会。
- 经济补贴和福利待遇:根据员工的个人情况和企业政策,提供必要的经济补贴和福利待遇,帮助员工度过经济困难期。
- 跟踪和评估:对已安置员工进行跟踪和评估,了解其就业情况和职业发展,并根据情况进行后续的支持和帮助。
企业改制员工安置的挑战
企业改制员工安置工作面临一些挑战,需要企业充分认识和应对:
- 员工抵触情绪:员工可能对改制持有抵触情绪,担心自己失去工作或遭受不公平对待。
- 就业市场竞争:员工重新就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
- 个人适应能力:员工在新岗位上的适应能力不同,需要个性化的安置方案。
- 经费和资源限制:企业可能面临经费和资源有限的情况,需要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
针对这些挑战,企业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如加强员工沟通和解释工作、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服务、与社会各方合作等。
企业改制员工安置的意义
有效地进行企业改制员工安置工作,不仅有利于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稳定,还对企业的改制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员工安置工作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增强企业对外的吸引力,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和与合作伙伴的长期合作。
同时,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也将得到提升,积极影响企业的员工稳定性和团队凝聚力。
结语
企业改制员工安置工作是企业改制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处理的问题。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安置工作,才能确保员工权益得到保障,企业改制顺利进行。
企业应充分认识员工安置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安置方案,并与员工充分沟通和协商,共同促进企业的改制和发展。
十、企业改制涉及的法律
企业改制涉及的法律事项
企业改制是指企业根据现实情况和发展需求调整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的过程。在进行企业改制的过程中,涉及到众多法律事项,企业必须遵从法规和程序,以确保合法合规的运营。本文将介绍企业改制涉及的一些重要法律事项。
股权变更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股权变更是一个关键的法律事项。它涉及到股东之间的权益转移和股权转让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东可以通过出售、转让股权的方式进行股权变更。企业必须遵循相关的程序,如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办理股权转让登记等。此外,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其他法律和监管要求,如股权转让的审批程序。
劳动合同和员工福利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对劳动合同和员工福利的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事项。当企业进行改制时,可能涉及到员工岗位调整、合同解除或续签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企业必须依法处理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包括向员工支付相应的离职补偿金等。此外,还需要考虑员工的福利待遇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并遵循相关的程序。
资产并购和合同转让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资产并购和合同转让是另一个重要的法律事项。资产并购涉及到企业的资产买卖和转让,包括房产、设备、知识产权等。合同转让涉及到企业之间的合同权益的转移。在进行资产并购和合同转让时,企业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此外,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合同谈判、文书起草和登记手续。
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改制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商标、专利、版权等。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企业必须确保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例如,企业可以进行知识产权的注册和申请,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维权工作。
税法和财务审计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税法和财务审计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事项。在进行企业改制时,企业需要考虑到税务问题,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此外,企业还需要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企业必须遵守相关税法规定,并配合财务审计的进行。
总结
企业改制涉及到众多法律事项,而且每个企业的改制情况都各有不同。企业在进行改制时,必须充分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改制过程的合法合规。同时,企业还应当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以获取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
上一篇:企业债是利率债还是信用债?
下一篇:法院判决双倍利息怎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