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债权债务 > 正文

民事纠纷属于违法犯罪记录么?

债权债务 2025-03-07 03:25

一、民事纠纷属于违法犯罪记录么?

以违反的法律来分

凡是违反

民法【如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等】

的行为,就是民事违法,处罚多为赔偿、道歉

凡是违反

行政法(行政条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的行为,就是行政违法,处罚多为行政拘留,罚款

凡是违反

刑法

的行为,就是刑事违法,处罚多为刑事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二、其他民事债务包括哪些?

民法上债的种类有哪些

(一)、法定之债和意定之债(根据债的发生原因分类)

1、法定之债包括:侵权行为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缔约过失之债

2、意定之债包括:合同之债和单方允诺(比如捐助行为)是意定之债,其他都是法定之债。

(二)、特定之债和种类物(根据标的物的性质分类)

1、种类(物)之债:指于债成立时以未加特定的种类物为给付标的物的债。

2、特定(物)之债:指于债成立时,标的物即已特定的债。

特定物如果灭失,债务人不得以其他标的物代为履行,即免除债务人继续履行的义务。

(三)、单一之债和多数人之债(根据债权债务人是一个还是多个)

单一之债当事人权利义务比较明了,而多数人之债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四)、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分类的标准是根据各债务人对外部的关系)

1、连带债务:债权人有权要求任何一个连带债务人清偿全部债务,并可在每个连带债务人之间安排追偿的数额。

任何一个连带债务人如果清偿全部债务,则免除所有连带债务人的责任。

清偿债务的连带债务人可以向其他债务人追偿。但连带债务人内部是按份之债,如果没有约定份额,推定为均额,所以在内部关系上,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没有区别

(1)《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及其司法解释规定的连带之债:

A、个人合伙债务。

B、企业法人联营债务。

C、基于代理而产生的连带之债。

D、共同侵权行为人的连带之债。

E.其他单行民事法律规定的连带之债,如担保法、票据法、公司法、海商法等。

(2)意定连带之债

A、合同。如连带保证合同。

B、单方法律行为。如基于遗赠而产生的受遗赠人之间连带之债。

2、按份之债:按份之债中,任一债权人接受了其应受分额义务的履行或任一债务人履行了自己应负担分额的义务后,与其他债权恩或债务人均不发生任何权利义务关系。

(五)、简单和选择之债(根据选择权归谁,分为选择债务、选择债权)

选择之债如果没有约定,推定为选择债务

选择权是形成权,可以使选择之债变为简单之债。

拥有选择权的一方如果懈怠行使,则自动转为由对方行使。

(六)、主债和从债(按债之间的关系)

从债效力取决与主债的效力,它随主债的存在而存在,随主债的终止而终止。

(七)、财物之债和劳务之债(根据债务的性质分类)

根据债务人的给付是提供财物还是提供劳务可作此分。一般认为,财务之债,当事人可请求强制执行,劳务之债,当事人不能请求强制执行。

这些都是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的分类,不同的种类的债权的行驶方式是存在着区别的,若满足了法定的抗辩权的行使条件,也可以按照规定,不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也不需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三、债务民事调解文书效力?

调解书的效力,是指依据当事人达成的协议由法院所制作的调解文书在法律上的拘束力。民事诉讼法规定,通过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或对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协议,应当记入笔录。调解书和调解笔录,在法律上具有同等的效力。当事人的调解协议是人民法院制作调解书的前提和基础。当事人的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双方对解决他们之间争议的合意,具有契约的性质,但只有经人民法院确认后才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七条 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四、民事经济纠纷会留下犯罪记录吗吗?

1,不会。

2,民事经济纠纷一般不涉及犯罪,只要该纠纷没有违法犯罪行为,是不会留下犯罪记录的。但是如果民事经历纠纷在法院诉讼过,是会留下诉讼痕迹的,在网上能查到。

3,另外,有的民事纠纷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一旦被有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就会留下记录。

五、行政犯罪和民事犯罪的区别?

     我国处置行犯罪亦民事犯罪的区别是:

    1、行政违法由行政部门处理。民事违法由人民法院处理,刑事违法属于犯罪,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处理。自然人、法人都可以成为三种违法的主体,少数行为如强奸,法人不能成为主体。

      2、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刑事违法都是违法行为并要承担法律的相应责任,其区别在于违法产生的方式不同与后果责任不同:民事违法主要是体现在违约行为、侵权行为与不履行法定义务行为,比如——不给付约定债务和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3、行政违法是体现在违反行政法规上而没有产生对他人的侵害侵权行为,比如——违犯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与无行政许可进行经营的行为,还有轻微的侵害行为;刑事违法主要是体现在侵害与加害、非法侵占上,比如——伤害他人生命、盗窃他人财物等,与前二者的最大不相同的是,罪刑法定是刑事违法的处罚原则,而前二者可以协商、和解与自我担当。

六、政审无犯罪记录?

签了不知道啥东西?不是治安处罚决定书吧?

违法事实确凿,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有违禁品的,可以当场收缴:

(一)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

(二)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对违反出境入境管理行为人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

(三)对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个人处五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

(四)法律规定可以当场处罚的其他情形。涉及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不适用当场处罚。

网吧抽烟抓到一般予以行政警告的治安处罚,如果被治安处罚,开犯罪记录证明会有标注(大部分省份,个别省份无犯罪就是无犯罪,不包括治安违法,有的地区直接就叫无违法犯罪记录)。

七、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是犯罪记录吗?

犯罪记录是法院对犯罪嫌疑人判刑后,对犯罪分子的犯罪情况进行的记录,而民事纠纷不是犯罪行为,所以是不会有犯罪记录的。

犯罪记录的内容:

如果单纯从“犯罪记录”的字面来理解。那么如果没有经过法院判决的,不应该认为是“记录”。法院才是是否“犯罪”的唯一有权判断机关。

俗称刑事犯罪记录,也称前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行为是犯罪。

凡是不满14周岁的人虽然实施了犯罪行为但是不构成犯罪,没有犯罪记录。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其他行为也不构成犯罪,没有犯罪记录。

八、什么是犯罪记录和无犯罪记录?

犯罪记录就是。某人被刑事拘留或是犯了其他罪证,刑事拘留属于犯罪,记录犯罪记录对正常的公民来说非常严重,会携带终身无犯罪记录,就是正常的公民合法性的生活与生产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还是做一个合法的公民,没有任何犯罪记录。

九、刑事退赔和民事债务执行顺序?

债权人对执行标的依法享有优先受偿权,其主张优先受偿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前款规定的医疗费用受偿后,予以支持。刑事退赔和民事债务执行顺序按照下列执行:

1、人身损害赔偿中的医疗费用;

2、退赔被害人的损失;

3、其他民事债务;

4、罚金;

5、没收财产。

十、无犯罪记录怎么开?

很简单。去派出所要求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可能要带本人身份证。(是否带身份证?开具过无犯罪记录证明的父亲已经不记得了。)派出所通过数据库查询,此人确实没有犯过罪,就可以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