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债权债务 > 正文

不得抵扣且未抵扣什么意思?

债权债务 2025-03-09 04:40

一、不得抵扣且未抵扣什么意思?

不得抵扣且未抵扣的进项税,就是进项税额转出的事项,没有取得专用发票,如用于集体福利的事项,是需要做进项税转出,当时没有取得专用发票,没有抵扣进项税,就不用做进项税转出处理。由于用于集体福利的采购事项,是不得抵扣的事项,并且最后没有抵扣进项税

二、债务抵扣怎么做分录?

建议双方先各自凭对方发票确认费用支出,记入应付账款,同时凭记账联确认业务收入,记入应收账款。然后,各自根据双方协议转销应收应付。如果有差价再用银行存款收/付。即:发生债权债务抵销时会计根据双方确认凭证做:

借:应付账款:**单位;

贷:应收账款:**单位

三、寿险赔偿金用于债务抵扣,是否可行?

寿险赔偿金是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在被保险人死亡时向受益人支付的一定金额。然而,有时候被保险人在去世时存在债务问题,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寿险赔偿金是否可以用于抵扣债务呢?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简单,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以及保险合同的具体条款来进行判断。

1. 根据法律法规判断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寿险赔偿金属于保险金无条件的财产性权益,享有法律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寿险赔偿金通常不会被用于抵扣债务。因为寿险的本质是为被保险人的亲属提供经济保障,保证他们在被保险人去世后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以此维护他们的生活质量。

2. 根据保险合同条款判断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寿险合同中可能会规定被保险人死亡时的赔偿金可以用于抵扣债务。这通常需要在购买保险时进行明确约定,并在合同中进行具体规定。因此,在选择购买寿险时,需要认真阅读和理解合同条款,以确定是否存在债务抵扣的情况。

3. 购买附加险进行债务保障

为了更好地保障家庭的经济安全和避免寿险赔偿金被用于抵扣债务,可以考虑购买附加险。附加险往往提供了额外的保险保障,例如债务保障险,可以在被保险人去世时支付额外的赔偿金用于偿还债务。购买附加险不仅能够补充寿险的保障,还能够更全面地应对家庭的风险。

总之,寿险赔偿金是否可以用于债务抵扣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法规以及保险合同条款来判断。在购买寿险时,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如果有债务抵扣需求,可以考虑购买附加险来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对您理解寿险赔偿金的使用情况有所帮助。

四、不得抵扣是什么意思?

就是不能抵扣的意思。交增值税,是用销项减去进项。抵扣进项,就是少交增值税款,对于企业来说,进项税就是现金。不得抵扣进项税,例如把买来的原料用在了建厂房上(非增值税用途),税法不认可企业的使用,税法认为原料应该用来生产产品的,不让企业抵扣进项。

五、专用发票抵扣和其他不得抵扣的区别?

专用发票抵扣就是一般纳税人根据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一般纳税人只要取得了专用发票,并在电子税务局网站的发票管理平台进行勾选,就可以进行抵扣。

取得了专用发票,但取得发票时间一超过一年,或者用于职工薪酬福利,虽然取得了专用发票且勾选了,但也不能抵扣。

六、分期买车是抵扣车辆吗?

不是抵扣车辆,是办理抵押车辆,将车辆抵押给银行或厂家金融公司的模式。现在分期买车是一种很流行的方式,只需要首付部分车款就可以购买汽车了。

七、车辆不能抵扣进项税吗?

车辆购置税可以抵扣进项吗?

  答:车辆购置税不可以抵扣进项。由于车辆购置税不属于消费税或者增值税,而是一种财产税。所以车辆购置税不能作为进项税来抵扣增值税的费用,它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通过折旧进行扣除。

  如果购买的是新车,则需取得机动车统一销售发票,该发票有抵扣联,价款和税额计算比例为17%;如果购买的是二手车,则需取得二手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该发票是没有抵扣联的,不能抵扣。

八、运输企业购进车辆如何抵扣?

1.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不得抵扣。

2.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3.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进项税额不得抵扣。顺便说两个前几天刚看的笑话,企业给员工每人发了一套西装,不能抵扣。企业给西装上加企业标志,作为工装,可以抵扣。仓储企业为防盗买大狼狗六条,狼狗给企业看门,狼狗吃喝可以抵扣。企业员工给企业干活,企业员工吃喝不能抵扣。回到题主的问题,员工出去旅游玩,旅游发票不得抵扣。员工外出组团考察项目学习培训,旅游发票可以抵扣。

九、不得免征和抵扣中的“免征”和“抵扣”具体指什么?

1、适用范围:免抵退税规则适用于出口自产货物或服务的生产企业。

2、原理:对于出口货物,国家适用零税率,这个零税率的意思是指:

出口环节不再征销项税,同时,退还已经征收的前期进项税。实际上就是,销项免,进项退(注意:这个退,不要认为是赚了多大的便宜,实际上如果不退,企业仍然可以用于抵扣其他销项税,所以,退和不退,在金钱利益上,没太大实质性影响)。

那么,为什么加上一个抵字呢?

因为,对于一般生产企业而言,它不仅有出口业务,还有内销业务,这个抵,就是指,国家在退还出口环节进项税的时候,先拿这些拟退还的进项税来抵内销应纳税额。

4、如何计算?

以上的分析,是分开按照原理来分析的,但在税收实务操作中,国家不会根据每一笔业务跟你算免税、抵税、和退税金额的,国家算总账。即,全部的销项税(内销销项税)减去全部的进项税(内销进项税+外销进项税)所得结果,如果为负数,则进行退税。

计算公式如下:

1)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当期进项税-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2)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数额=出口产品FOB*(征税率-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理解:因为部分出口货物征税率和退税率不一致,所以,并不是全部进项税都得退,这就是说,退税率和征税率对应的差额部分,是不能退税的。这里我不能理解的是,我们要计算的是应纳税额,不能退税的部分,但仍可以抵扣啊。但教材上说这部分是要进项税额转出,并且进入营业成本的,所以我理解这部分不仅不能退,而且不能抵。

3)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数额抵减额=

出口耗用的

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理解:FOB里面包含了免税购进材料的价格,而进项税里面不包含免税购进材料的价格。

注意,这个计算的结果,包含了未能抵扣完毕的内销进项税,按说,国家只退未抵扣完毕的外销进项税,内销的不能抵。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国家给退税设了一个限额,这个限额最理想状态应该是,出口产品对应的进项税额,但因为生产企业无法区分出口产品所对应的进项税额(采购时一起采购,那些用于内销,那些用于外销,很难在实务中区分),所以,国家干脆从FOB这个口径计算限额,如果从FOB*退税率计算,那么就会涉及企业在生产加工出口货物中的增值,这部分国家是免税的,进项部分用来抵和退,所以这个限额的名字叫做免抵退税额,即免税、抵税和退税金额的合计。

免抵退税金额=FOB*退税率

如果有免税购买料件,需要抵减

免抵退税额=(FOB-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征税率

如此一来,我们就算出了两个结果,取双方绝对值小的,作为当期应退税金额。

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金额=当期免抵金额。

叶青老师按照为了保持会计科目平衡倒挤的理解,我觉得有点繁乱,实际上,免抵税额就等于免抵退税额减去退税金额。

十、金融服务利息收入不得抵扣的项目?

存款利息不征收增值税,纳税人吸收存款支出的利息不能差额扣除或抵扣进项税额。

金融同业往来利息免征增值税,纳税人支付同业往来的利息支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以及用于交际应酬的消费不得抵扣进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