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出资纠纷指什么
一、股东出资纠纷指什么
1、虚假出资纠纷。虚假出资是指股东认购出资而未实际出资,取得公司股权的情形。比如:以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出资,但未办理产权转移手续。
2、出资不足纠纷。出资不足是指在约定的期限内,股东仅仅履行了部分出资义务或者未能补足出资的情形。比如:货币出资只履行了部分出资义务。
3、逾期出资纠纷。逾期出资是指股东没有按期缴足出资的情形。实践中,经常发生的纠纷是股东未按照规定的时间履行出资义务。
4、抽逃出资纠纷。抽逃出资是指股东在在公司成立后违法将出资收回。比如:公司收购股东的股份,但未按规定处置该股份;公司制作虚假会计报表进行利润分配;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出资等。
二、什么叫股权纠纷?股权分红纠纷有哪几种形式
股权纠纷是指在公司存续过程中,股东通过不断行使各种权利来推动公司的运作,股东之间或股东与非股东之间也时常发生股权转让的情况,由此而引发的股权争议案件。股权纠纷主要分为四类:股东出资纠纷、股权确认纠纷、股权转让纠纷、股东权利纠纷等。
股东出资纠纷是股东在公司设立过程或增资过程中,因履行向公司投入资金或物等资本过程中所发生的纠纷。
股权确认实质上就是股东资格的确认。在司法实践中,因股东资格而产生的股权确认之诉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纠纷和诉讼,也是在法理上合实务中较为复杂的诉讼。
股权转让纠纷是指股权在转让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纠纷的总称,包括股东之间转让股权的纠纷,以及股东与非股东之间转让股权的纠纷。
股东权利纠纷是指在按公司法注册的企业中,企业财产的一个或多个权益所有者拥有哪些权利和按什么方式、程序来行使权利过程中所发生的纠纷。
三、股东权益纠纷怎么解决?
有限责任公司在日常经营中,股东权益纠纷的产生难以避免,当发生股东权益纠纷时,首先考虑的解决方式应当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通过仲裁和诉讼解决。下面就几种常见的股东权益纠纷的解决为大家做介绍。一、股权确认纠纷有些创业者出于现实情况考虑,往往不能直接以自己名义担任股东,而需要由他人“代持”,但实际的股东权利义务均由本人行使。在这种情况下若发生纠纷就需要通过法定程序确认股东身份。二、股权知情权和分配权股东知情权体现在阅览、复制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管理人员名册、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记录、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报告。股权知情权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分配。若公司及公司大股东违反法律规定,妨害小股东的知情权和利润分配权的,小股东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可起诉公司主张权利。三、股权转让纠纷股权转让纠纷主要体现在优先购买权相关纠纷、股权转让协议履行中产生的纠纷等等。根据具体情况,有具体的解决办法。
四、股东之间的协议纠纷算合同纠纷吗
股东之间的协议纠纷算合同纠纷,但首先应适用公司法的规定,其次适用合同法,确定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解除,变更等事宜。具体情况,须结合案情进行分析。
上一篇:合同纠纷和侵权纠纷有何不同
下一篇: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怎样会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