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劳动纠纷 > 正文

12333是什么电话

劳动纠纷 2025-04-26 20:31

12333是什么电话

12333是全国劳动保障电话公益咨询服务专用号码,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是劳动保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窗口和平台。主要是面向市民与用人单位免费提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劳动工资等政策法规咨询和办事指南服务,接受社会监督与举报等。

为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公共咨询服务工作,提高劳动保障系统的公共服务水平,2003年劳动保障部通知各地启用12333全国统一公益服务电话号码,开始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系统建设,要求各地建立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向社会提供一个统一的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窗口。

 

服务时间:12333电话咨询中心提供24小时自动语音服务,提供法定工作时间人工解答服务。

 

收费标准:用户拨打12333只需承担市话通信费用。

 

服务内容:劳动保障法制工作、就业管理、工资(报酬)与福利、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劳动标准、技能培训与鉴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各类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咨询;劳动保障各项事务办理程序和办理机构查询。

 

查询功能:单位缴费情况查询;人员基本信息查询;离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查询;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查询;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查询;消费查询;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缴费情况查询等。市民需依据社会保障号码或18位身份证号码对上述内容进行查询。

查湖南浏阳工业园劳动仲裁投诉电话

劳动仲裁部门的电话每个地方不一样的,如下建议:

一,打电话到当地的12333去查,可以查得到。

二,可以上当地的人力资源保障网站查询。

三,可以直接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科咨询

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当事人应当亲自或者书面委托代理人到有管辖权的仲裁委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一)申请书。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通常申请书应一式三份,递交仲裁委两份,申请人留存一份(若被申请人为共同当事人时,申请书应一式四份,递交仲裁委三份,申请人留存一份)。申请书需用蓝黑、黑色钢笔、签字笔书写或打印,均须本人签名并落有申请日期。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劳动者(受聘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劳动者(受聘人员)的,应出示本人身份证明原件并提交复印件(A4纸),委托代理人代为申请仲裁的,需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和权限,并提交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原件(仲裁委留存复印件A4纸);委托代理人为律师的,还需出示律师证并提交所在律师事务所函;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应出示本单位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并提交复印件(A4纸)以及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等。

(三)劳动人事关系证明。如劳动(聘用)合同、解除或终止劳动(聘用)合同证明、工资发放情况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工作证、出入证等材料及相应复印件(A4纸)。

(四)被申请人身份证明。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人事)仲裁时,应提交能够证明被申请人身份的有关材料。如果被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应当提供其工商注册登记相关情况的证明(包括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地、经营地等);如果被申请人是劳动者(聘用人员)的,应当提交其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所在地地址、现居住地地址、联系电话等。

(五)送达地址确认书。申请人在递交申请书时应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写明自己接收仲裁文书的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等内容。被申请人在答辩时递交《送达地址确认书》。

(六)相关证据材料。双方当事人在提交证据时应同时提交证据材料清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