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合同纠纷 > 正文

经济纠纷与诈骗存在哪些区别

合同纠纷 2025-05-05 04:16

一、经济纠纷与诈骗存在哪些区别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

合同诈骗与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不同,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是指经济主体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因签约、履约而产生的争议,合同双方并没有非法占有的意图;而合同诈骗则纯粹是把合同当做诈骗的一种手段。当然,在实际生活当中,合同诈骗与普通的经济合同纠纷往往很难区分,这主要是由于诈骗者采取了经济合同的伪装形式而使其主观意图难以把握。

其为合同欺骗罪

1.主观方面,其有欺骗的故意,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客观方面,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行为人根本不想履行合同,只要签订了合同,对方当事人给付了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其犯罪目的就已实现,然后便逃跑、隐藏、躲避。

3.数额较大,其多起.此条件满足

二、合同诈骗与经济纠纷有哪些区别

1、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欺诈行为。行为人如果所签订的合同实际没有履行,而且最终也没有能力去履行,但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始终没有采取欺诈行为,就不能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在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任何欺诈行为都可以认定合同诈骗罪。要认定欺诈行为对于合同诈骗罪的影响,主要看行为人所采取的欺诈行为是否以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为目的。

2、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或签订合同后有无实际履行能力。如果行为人在签约时或合同有效期内有充足的货源或后备货源,有可靠的资金来源或担保,或者在合同有效期内具有找到货源、资金的可能性;或者具有承担违约责任。

三、合同诈骗属于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

涉嫌合同诈骗罪,属于刑事案件,其中有民事赔偿部分属于民事。

四、是合同诈骗还是合同纠纷

区分合同诈骗和合同纠纷的最重要的关键,是指在订立合同时,行为人的主观状态为何,这点需通过证据证明。

你可以做的是:举证如下事实:行为人根本在订立合同前,就已经准备好卷款潜逃;没有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隐瞒了消防方面的事实,,,等等

五、合同诈骗的内容是什么,多少钱算

合同诈骗合同诈骗,即行为人必须有使对方当事人受欺诈而陷入错误,并因此为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有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既可以表现为欺诈人以一定的方法故意使对方当事人陷入错误,也可以表现为欺诈人以一定的方法故意阻碍对方当事人使其发生错误;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方式,也可以表现为本应作为而故意不作为的方式;受欺诈人因受欺诈而陷入错误。这里所说的“错误”,是指对合同内容及其他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例如,误将劣质产品认为是优质产品,误将有重大瑕疵的标的物认为无暇疵,误认为欺诈人有履行合同的能力等等。这种错误,必须是因欺诈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受欺诈人陷入错误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受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错误的认识必须是进行意思表示的直接原因。

公安机关办理经济案件追诉标准

六十九、合同诈骗案(刑法第224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的。

根据我国《刑法》第224、231条及有关规定,对构成合同诈骗罪应给予刑事处罚分为:

1、个人犯罪

骗取财物在五千元以上不足5万元的属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骗取财物在5万元以上不足30万元的属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骗取财物在30万元以上属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2、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以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为数额较大,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为数额巨大,50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对单位犯罪的除对单加判处罚金外,还要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按照上述个人犯罪的量刑幅度给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