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三大科学体系?
一、人类三大科学体系?
科学体系的三大支柱: 自然科学(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思维科学(研究思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思维的物质基础、语言及其对思维的作用)。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并称“科学三大领域”,它是以定量作为手段,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自然科学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的科学,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它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
思维科学是研究思维活动规律和形式的科学。主要要研究思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思维的物质基础、语言及其对思维的作用、思维的历史发展及动物“思维”与机器“思维”等,还包括应用方面的研究。
二、人类思想体系分类?
就思维形式而言,可以按不同原则有多种不同分类。比如,按思维内容的抽象性可划分为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按思维内容的智力性可划分为再现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按思维过程的目标指向可划分为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聚合思维即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按思维过程意识的深浅可划分为显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
三、人类婚姻的发展过程?
按目前公认的考古发现,人类大概已经有了三百万年的历史。在这三百万年左右的历史当中,人类婚姻关系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乱婚。这个阶段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大概持续了两百多万年。因为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吃饭问题都很难解决,更别说盖房子娶媳妇儿了。而且,人又不多,也就分不那么清楚了。
因此,原始人的婚配是杂乱无章的,没有长幼的限制,也不存在生父、生母,兄弟姐姐这些个概念。所以,婚配更多的是一种身体的愉悦和享受,而没有任何的社会义务。这就是人类婚姻发展史上的第一种婚姻形态:乱婚。有的也叫“杂婚”。
第二个阶段:血亲群婚。这个阶段主要存在了人类开始群居之后,氏族社会形成之前。因为随着原始人越来越多,找吃的也就变的越来越困难。怎么办呢?
一方面是利用工具。把石头磨尖就是石器,能削东西。把树木削尖就是木器,能当标枪扎动物,这方面的作用是不断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是抱团取暖。既然人多了,那就找几个跟自己关系好的,大家配合好,一起围猎,这方面的作用是提高生产效率。
而这个关系好,主要就是血亲关系了。因为这个时候,其他动物是人的食物,人也是其他动物的食物,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不是血浓于水的血亲关系,根本就没法齐心协力。
于是人类就迎来了婚姻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阶段:血亲群婚。就是以血缘关系组成一个生存群体,所有的人都在这个群体内婚配,当然了,这个群体也绝不允许别的群体前来婚配。等于说是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圈里大家都是自家人,圈外就都是别人了。
血亲群婚又分了四个不同时期:一是无级别婚,就是一个群体内的所有男子和所有女子都可以无差别婚配,这跟第一个阶段的乱婚差不多,区别就是乱婚的范围是整个社会,血亲群婚的范围只能是他们的这一个群体。
二是级别婚,就是开始按年龄大小划分级别,然后再来婚配。三是辈分婚,这个时候已经产生了“生父”和“生母”这些概念,婚配只能在同一辈分中进行。四是表亲婚,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兄弟姐妹”的概念,即使是同一辈分,直系亲属之间也不能婚配,但表亲可以。
其实表亲婚配,直到现在,也没有消失。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还有发生,叫“亲上加亲”。而最著名的表亲婚,就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了,无论他是娶薛宝钗这样的“姨表”,还是林黛玉那样的“姑表”,都是表亲婚。
第三阶段:氏族婚。这个阶段主要存在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早期和中期,因为上一个阶段的血亲群婚,容易产生不孕不育和胎儿畸形,所以慢慢地人们开始去族群外部婚配。
因为孩子都是母亲生的,而又搞不清楚孩子的父亲具体是谁,所以孩子都是跟随母亲住,也只能按母亲的血缘关系来论辈分,所以初期的氏族社会又称母系氏族社会。
氏族婚的主要形式又分以下三种:一是族外级别婚,就是按年龄大小划分级别,同级别的男女只要不是直系或旁系亲属就可以婚配。所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说,一个澳大利亚的黑人,跑到几千公里外,也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女人结婚。
二是两合外婚,就是两个部落之间婚配。比如公羊部落和山羊部落,两个部落内部通婚都不行了,那就公羊部落的男人和山羊部落的女人婚配,同时山羊部落的男人和公羊部落的女人婚配。两合外婚主要存在于群体向氏族的过渡时期。
三是环状联系婚,就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部落呈环形婚配。比如刚才的公羊部落和山羊部落,两个部落之间相互婚配,也不行了,也出现了不孕不育和胎儿畸形发育等问题,怎么办?那就再找一个部落来平衡。
比如,又找到了一个黄羊部落。那就公羊部落的男人和山羊部落的女人婚配,山羊部落的男人就不能再找公羊部落的女人了,而是找黄羊部落的女人。黄羊部落的男人再找公羊部落的女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环形。所以,环状联系婚,至少得有三个部落。
第四个阶段:对偶婚。这个阶段主要存在于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因为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生产力不断提高,慢慢地就产生了私有制。家里有余粮了,让谁来保管啊?就像你手里有闲钱了,交给谁攒着啊?当然是媳妇啊!所以,这个时候,群婚慢慢地就不适合了,人们慢慢地开始固定自己的婚配对象。
当然了,固定婚配对象可不是就固定一个。一个男子可以固定几名女子,同样一个女子也可以固定几名男子。所以,到最后还是不知道孩子到底是谁的,确定不了亲生父亲,就只能继续跟着母亲生活。
因此,这个时候仍叫母系氏族社会,只不过已经到了母系氏族的晚期。因为虽然不知道孩子的亲生父亲是谁,但肯定就在那几个固定的男子之中,这就已经开始显露父系氏族社会的曙光了。
对偶婚的类型也很多,比如我国云南永宁纳西族盛行的“阿注婚”,就是氏族群婚向对偶婚过渡的实例。“阿注”就是朋友的意思,互为阿注就是互为男女朋友,夜晚一起住,白天谁也不用管谁,过着“暮合朝离”的生活,即使生了孩子也是女方照管。
第五个阶段:一夫一妻制婚姻。这个阶段从原始社会后期就开始形成了,主要存在于父系氏族社会至今。因为第四个阶段的对偶婚,已经大概知道孩子的生父是谁了,随着社会的分工,男人的作用越来越大,女人慢慢就开始专职在家里养孩子了,那么一个女人也就固定只有一个丈夫了。
因为靠一个男人就够吃饭了啊!如果靠两个,那将连一份饭都没的吃。有的杠精会问,那男的要靠不住呢?如果连吃饭都靠不住的男的,你觉得他能找到一个愿意成为他“妻子”的女人吗?这个问题很残酷,至今都是这么现实,不用讨论。所以,一夫一妻制婚姻中,一个女人只能有一个男人!
那一夫一妻制婚姻中,是不是一个男人也只能有一个女人呢?当然不是!别说古代皇帝贵族有什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了,就是那个靠偷吃贡品的“齐人”,也是有着“一妻一妾”的。不过请注意,无论是“一妻一妾”还是“一妻多妾”,“妻”都只有一个,“妾”只要你有钱,只要你“妻”同意,随便。
所以,直到了民国的时候,一个小军阀都能娶上几十房姨太太。那么,一个女人只能有一个男人,同时一个男人也只能有一个女人,真正的“一夫一妻制”“一妻一夫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现的呢?我们中国是从1950年5月1日开始实现的!
四、婚姻起源于何时?人类的婚姻形式对人类的发展历史有何影响?
婚姻是伴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而诞生的,同时到来的就是父系社会,私人财产需要后代继承,因为后代是自身的延续。若要保证一个女人生下的是自己的孩子,就要通过婚姻对其进行独占,婚姻就是一个具有排他性的契约,对象不是女性,而是除自己外所有的男性,也因此,任何一个文明在各个时代都严格的对女性进行着对于男性忠贞的教育。
五、人类什么时候开始有婚姻?
,婚姻是人类文明最好的延续方式。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里,人类为了利益和生存,制定了规则、确定了责任、建立了家庭制度、明确了婚姻形式,将责任、尊重、忠诚、友好、善良等积极的品质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并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人类社会正面的代名词。于是,有了现在的我们。
婚姻的起源始于氏族群居时代,人类建立了最初的性关系禁规,对性行为加以规范。所以婚姻从一开始就具有约束和规范人们的性行为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一夫一妻的背景下,婚姻更成为保障性关系合法性和排他性的制度形式。
六、人类伦理道德体系的意思?
"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有着各自的概念范畴和使用区域。
七、人类七大文明体系?
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Nikolay Kardashev)使用了一个等级标准来衡量宇宙文明的技术水平,我们称之为卡尔达舍夫等级。
一级文明(行星文明):这个文明水平掌握的科学和技术可以完全控制地球上所有可用的资源和一切。它是地球的绝对主宰,可以随意控制天气、河流、土地、其他生物、海洋甚至地壳物质的变化、兴衰。可以说,他们可以在他们的星球上做任何事情。
二级文明(恒星文明):它可以充分利用其恒星的能量,完全控制其太阳系。你可以在太阳系的所有行星上自由生活和穿梭,而不用担心能源问题。因为你们知道如何有效利用恒星发出的无尽能量,社会已经高度发展,发展趋向于高度加速。
三级文明(星系文明):它不仅限于他们的太阳系,而是整个银河系,比如我们的银河系。它可以利用银河系中所有恒星的能量。这种文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只能猜测他们的生活方式。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超过光速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星系非常大。从一端飞到另一端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即使它接近光速。因此,第三种文明不会像科幻电影中那样乘坐巨大的宇宙飞船穿越恒星。
四级文明(列星系文明):据推测,它们吸收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两者都占可见宇宙质量的95%)作为能量。至于这种文明的其他方面,这是无法想象的。
五级文明(多维空间转换文明):具有这种能力的文明可以在行星、星系和更大天体的不同维度之间转换。
六级文明(平行世界文明):这种文明生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能量与物质相互转化的叠加状态,能够实现独立宇宙与另一平行世界之间的旅行,能够适应不同宇宙之间的任何环境和任何维度。
七级文明(神级文明):这种文明是一种具有统治意识的能量体,是低级文明无法观察到的。它有能力在11个维度中进行转换、观察和控制(人类目前认为宇宙符合11个维度中最低的维度,最高的维度可能是无限的)。也可以认为,在这个层面上的文明创造了宇宙游戏
八、人类从古至今使用过哪些星座体系?
现代星座
首先现代通用星座体系是1930由国际天文联合会所确立的,一共88个星座,当前的这88个星座是在此前西方星座的基础之上划分形成的。
古代星座
在古代时期各个文明都试图构建一套天体系统,然各个文明之间所制定的星座划分方式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下面对其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欧洲古代星座
古埃及、古希腊所流行的星座划分方式很有可能起源于古巴比伦地区,考证研究证明这些地区的古代星座名称与划分方式上存在着相似性,现代一般对于西方古代星座的了解大多依据托勒密所著的《天文学大成》,托勒密《天文学大成》总结了流行于地中海地区的星座说法,在此前希尔巴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划分了48个星座,并且记录了1022颗星。
托勒密48星座包括:
仙女座 | 宝瓶座 | 天鹰座 | 天坛座 | 南船座 | 白羊座 | 御夫座 | 牧夫座 | 巨蟹座 | 大犬座 | 小犬座 | 摩羯座 | 仙后座 | 半人马座 | 仙王座 | 鲸鱼座 | 南冕座 | 北冕座 | 乌鸦座 | 巨爵座 | 天鹅座 | 海豚座 | 天龙座 | 小马座 | 波江座 | 双子座 | 武仙座 | 长蛇座 | 狮子座 | 天兔座 | 天秤座 | 天狼座 | 天琴座 | 蛇夫座 | 猎户座 | 飞马座 | 英仙座 | 双鱼座 | 南鱼座 | 天箭座 | 人马座 | 天蝎座 | 巨蛇座 | 金牛座 | 三角座 | 大熊座 | 小熊座 | 室女座 。
之后 逐渐演变为 现代星座模板的过程:
《天文学大成》的原版已经失传,后来西欧人对星座的研究大量依照了阿拉伯译本的《天文学大成》。
1589年普朗修斯在其天球仪上根据此前航海家韦斯普奇等人的资料为南天球编录了南十字座、南三角座两个星座,后来普朗修斯根据航海家凯泽与豪格曼在南半球航行时绘制的星图设立了12个南天星座,分别是天燕座、蝘蜓座、剑鱼座、天鹤座(曾名火烈鸟座)、水蛇座、印第安座、苍蝇座、孔雀座、凤凰座、南三角座、杜鹃座和飞鱼座,此后普朗修斯还根据观察创建了一批星座,不过只有鹿豹座、独角兽座后来被沿用至今,他所命名的另一个星座蜜蜂座后来被改名成了苍蝇座,用以避免其英文名称与天燕座搞混。
1602年第谷在其星表之中正式将后发座视为是独立星座,在托勒密星表中该星座被视为是狮子座的一部分,此前在1536年该星座就已经开始被人当做为独立星座。
1621年天文学家艾萨克·哈伯海特二世划分了一个独立星座菱形座,后来被拉卡伊更名成了网罟座。
17世纪波兰天文学家约翰·赫维留将一些暗星较多的区域划为了独立的星座,其中的狐狸座、小狮座、盾牌座、蝎虎座、山猫座、六分仪座、猎犬座后来被沿用至今。
18世纪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在今天的南非开普勒进行天文观测,对于南天星座进行了整合完善,他将南船座分成了船底座、船尾座、船帆座、蛇夫座,并创建了罗盘座、唧筒座、雕具座、圆规座、时钟座、山案座、显微镜座、矩尺座、南极座、绘架座、玉夫座、望远镜座,基本完善了今天现代南天星座的体系。
以上的天文学研究活动为现代天文星座在20世纪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除了南船座被删除外,共有47个托勒密星座被沿用至今,加上41个后世创建的星座体系,构成了88个通用的星座,现代星座体系是在这些星座的基础上对天区进行准确划分之后的产物。
古埃及星座
与古希腊星座有一定相似性,不过自身也有着一些独特的星座设定,比如鳄鱼座、河马座等较为独特的埃及星座。
阿拉伯古代星座
在托勒密《天文学大成》被翻译到阿拉伯地区后受到了阿拉伯人的重视,阿拉伯人结合一些阿拉伯人传统的观星经验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阿拉伯形式的星座理论,阿尔苏飞在该书的基础上写出了一本《恒星书》,该书以48星座为框架对大量恒星的特征进行了总结。
由于后来欧洲天文学家也通过阿拉伯文献进行天文研究,许多现在的恒星名称其实都源自于阿拉伯语。
阿拉伯星座在这种状况下与古希腊星座的基本模板基本一致,相当于是阿拉伯风格的希腊星座,古希腊的仙后座在阿拉伯又被称为坐妇坐,古希腊星座当中的大熊座在阿拉伯星座中则被比作棺木与送葬少女。
中国古代星座
星官是中国古代星座当中的一类基本的星座,三国陈卓对石氏、甘氏、巫咸三家星官合为一体,总结了283个星官与1465颗星。
在总体上,中国古代将星空则划分为了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而二十八星宿、三垣即为由星官构成的大星官,关于该体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
紫薇垣对应帝王居所,属于三垣中的中垣,位于北极天区,覆盖了小熊座、大熊座、仙后座、天龙座、仙王座等北天拱极星座的部分。
紫薇垣共39个星官,如下所示:
北极(象征皇室内庭,共5星)、勾陈(北极北侧,象征正妃,共6星)、四辅(象征主君辅臣,共4星)、天乙(1星)、太乙(1星)、紫微左垣(共8星)、紫微右垣(共7星)、阴德(代表后宫事务,共2星)、尚书(共5星)、女史(代表后宫女官,1星)、柱史(代表史官,1星)、御女(代表妃嫔、女侍,共4星)、天柱(共5星)、大理(代表审讯,共2星)、六甲(代表天干地支支撑的六个甲子,共6星)、天帝(1星)、五帝内座(共5星)、华盖(共7星)、杠(象征支撑华盖的杆子,共9星)、传舍(象征迎宾之处,共9星)、内阶(共6星)、天厨(象征为官吏提供膳食的厨房,共6星)、八谷(象征农业事务,共8星)、天棓(代表打谷的农器,共5星)、内厨(象征后宫厨房,共2星)、文昌(象征六个官部,共6星)、三师(象征太师、太保、太傅,共3星)、三公(代表太尉、司徒、司空,共3星)、天床(共6星)、太尊(皇亲国戚,1星)、天牢(6星)、太阳守(象征大臣或大将,1星)、势(象征太监,共4星)、相(象征宰佐,1星)、玄戈(1星)、天理(代表监禁贵族的牢狱,共4星)、北斗(7星,7星有着各自的主宰使命)、辅(象征辅助北斗的大臣,1星)、天枪(守护紫薇垣的武器,共3星)
太微垣代表贵族、大臣居住的场所,也被称为“天庭”,属于三垣中的上垣,覆盖了室女座、后发座、狮子座等现代星座的部分。
太微垣共有20个星官,如下所示:
太微左垣(共5星)、太微右垣(共5星)、谒者(代表负责接见外宾的官职,或出使者)、三公(共3星)、九卿(共3星)、五诸侯(象征帝师、帝友、三公、博士、太史,共5星)、内屏(表示诸侯家大门内的小墙,共4星)、五帝座(代表帝之五位,共5星)、幸臣(代表受宠的臣子,共1星)、太子(1星)、从官(代表亲近的帝王的近臣,1星)、郎将(象征高级武官,1星)、虎贲(象征近卫将领,1星)、常陈(代表禁卫军,7星)、郎位(代表庶务官,共15星)、明堂(表示帝王宣明政教的场所,共3星)、灵台(代表观天象的天文台,共3星)、少微(代表士大夫,共4星)、长垣(象征边境城墙,共4星)、三台(共6星)。
三垣中的下垣,代表天上的市集,覆盖了蛇夫座、武仙座、巨蛇座、天鹰座等星座的一部分。
天市垣共有19个星官,如下所示:
天市左垣(共11星)、天市右垣(共11星)、市楼(管理市场的官吏,6星)、车肆(共2星)、宗正(代表皇族小宗,共2星)、宗人(代表皇族大宗,共4星)、宗(执政的皇族,共2星)、帛度(共2星)、屠肆(共2星)、候(代表天象官,1星)、帝座(1星)、宦者(共4星)、列肆(代表珠宝店,共2星)、斗(代表量液体的器具,共5星)、斛(代表量固体的器具,共4星)、贯索(代表关押百姓的牢狱,共9星)、七公(代表高级官员,共7星)、天纪(代表维持天下纲纪的官员,共9星)、女床(雀鸟市,共3星)。
二十八星宿罗列如下:
苍龙七宿:
- 角宿11星官:角、平道、天田、周鼎、进贤、天门、平、库楼、柱、衡、南门[苍龙之首]。
- 亢宿7星官:亢、大角、左摄提、右摄提、顿顽、阳门、折威。
- 氐宿11星官:氐、天乳、招摇、梗河、帝席、亢池、阵车、骑官、车骑、天辐、骑阵将军。
- 房宿8星官:房、钩钤、键闭、罚、东咸、西咸、日、从官。
- 心宿2星官:心、积卒。
- 尾宿6星官:尾、神宫、龟、天江、傅说、鱼。
- 箕宿3星官:箕、糠、杵。
玄武七宿:
- 斗宿10星官:斗、建、天弁、鳖、天鸡、天籥、狗国、天渊、狗、农丈人。
- 牛宿11星官:牛、天田、九坎、河鼓、织女、左旗、右旗、天桴、罗堰、渐台、辇道。
- 女宿8星官:女、十二国、离珠、败瓜、瓠瓜、天津、奚仲、扶筐。
- 虚宿10星官:虚、司命、司禄、司危、司非、哭、泣、天垒城、腋臼、离瑜。
- 危宿11星官:危、坟墓、人、杵、臼、车府、天钩、造父、盖屋、虚梁、天钱。
- 室宿11星官:室、离宫、雷电、垒壁阵、羽林军、钺、北落师门、八魁、天纲、土公吏、螣蛇。
- 壁宿6星官:壁、霹雳、云雨、天厩、鈇锧、土公。
白虎七宿:
- 奎宿9星官:奎、外屏、天溷、土司空、军南门、阁道、附路、王良、策。
- 娄宿6星官:娄、左更、右更、天仓、天庾、天大将军。
- 胃宿7星官:胃、天廪、天囷、大陵、天船、积尸、积水。
- 昴宿9星官:昴、天河、月、天阴、刍蒿、天苑、卷舌、天谗、砺石。
- 毕宿15星官:毕、附耳、天街、天节、诸王、天高、九州殊口、五车、柱、天潢、咸池、天关、参旗、九斿、天园。
- 觜宿3星官:觜、司怪、座旗。
- 参宿7星官:参、伐、玉井、屏、军井、厕、屎。
朱雀七宿:
- 井宿20星官:井、钺、南河、北河、天樽、五诸侯、积水、积薪、水府、水位、四渎、军市、野鸡、丈人、子、孙、阙丘、天狼、弧矢、老人。
- 鬼宿7官:鬼、积尸、爟、天狗、外厨、天社、天记。
- 柳宿2星官:柳、酒旗。
- 星宿6个星官:星、天相、天稷、轩辕、御女、内平。
- 张宿2星官:张、天庙。
- 翼宿2星官:翼、东瓯。
- 轸宿8星官:轸、长沙、左辖、右辖、青丘、军门、土司空、器府。
印度古代星座
与中国的二十八宿极为相似,二者在历史上可能同源,关于二十八星宿的传播与起源当前还存在着学术争议。
印度二十八宿体系也被称为“纳沙特拉”,印度星宿所代表的大致意象也与中国存在相似性,不过两者之中的织女星(女宿)与牛宿的名称相反。
玛雅星座
古代中国人星空像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帝国,其中有帝王宫殿、妃子、大臣、卫兵等等细致的设置规划,而古希腊人的星空则更像一片偏僻的栖息地,被流放者与隐匿者共同居住在一片遥不可及的夜空国度,至于玛雅人的星空却像是一片树林。
玛雅人将银河视为一棵天际上的大树,并且认为有一只名叫卡瓦特的怪兽藏匿其中,明亮的北斗七星是七只鹦鹉,除此之外树旁还有野猪、豹猫、青蛙、水蛇等动物,其中蝙蝠星座、大啄木鸟(其实就是天狼星)、海龟星座等玛雅星座的位置相对较为明确。
一些少数民族的古代星座:
爱斯基摩人古代星座
爱斯基摩人也有几个该民族在历史过程之中总结出的星座,其中包括驯鹿座(大熊座的一部分,即北斗七星)、胸骨(昴宿星团位置)、群狗(毕宿星团位置)、奔猎者(猎户座的腰部三颗星)、前面二人(牧夫座的两颗星)等星座。
拉科塔古代星座(一个美洲原住民民族的古代星座)
纳瓦霍人古代星座(同样也是一个美洲原住民族的古代星座,纳瓦霍人是人数最多的一支印第安居民集团)
龙城海东:人类现在推测出或已发现的知名恒星、恒星系、星云、星团、黑洞分别位于88个现代星座的哪些方向?龙城海东:天体如何命名?九、人类最早发现的潮流体系?
最开始明确提出人类起源于灵长类动物的,是广为人知的生物学家达尔文,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目前绝大部分的学者,都坚信人类确实起源于灵长类动物。1960年,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阿里斯特,首次明确提出“人类始于海洋中”的猜测。
人类真的始于海洋吗?有4个“证据”让人思索。
1.人类的生理特征和海洋哺乳动物更加相似。
2.人类的泪水是咸的。在海洋中,海洋哺乳动物代谢出的泪液,全是咸的,主要是因为他们自身就生活在海洋当中,而海水便是咸的。
3.人类婴儿好像天生就爱水。
4.人类好像更适合水下的生活。
十、人类婚姻制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从前婚姻时代的血缘团体。即同一原始群体内的男女,在两性关系方面是杂乱的,没有任何限制。不仅在兄弟姐妹间,而且在父母子女直系血亲间都没有禁忌。这一时期存在于人类最初数以百万年计的漫长时代。
2、群婚制。随着原始社会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人类从最初毫无限制的两性关系中,逐渐演进为各种群婚制的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势,开始形成了最初的婚姻制度。群婚制,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
最大的特征在于,两性关系受到一定范围的血缘关系的限制。期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经历了血缘群婚制,排除了直系血亲间的两性关系,即不同辈分的男女间不得结婚;再经历了亚血缘群婚制,排除了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这从而引起了母系氏族的产生,使人类婚姻由族内婚向族外婚发展。
3、对偶婚制。指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过着相对稳定的配偶生活的婚姻形式。即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许多丈夫总有一个主夫。
其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是从群婚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形态,从血缘结构上为父系氏族和一夫一妻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现居住在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其带有神秘色彩的“走婚”,其实就是对偶婚的开残留形态。
4、一夫一妻制。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它既不是自然选择规律作用的结果,也不是男女性爱的结果,而是私有制确立的必然结果。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婚姻家庭。它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四个历史时期。
下一篇:隐士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