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醉驾顶包会怎么处罚?

交通事故 2024-11-23 11:23

一、醉驾顶包会怎么处罚?

酒驾顶包会怎么处罚?酒驾并没有触犯刑法,属于违反交通法规,依法要受到行政处罚。而包庇罪的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因此,顶包酒驾也不构成犯罪,可根据具体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酒驾顶包会怎么处罚

顶包酒驾不构成犯罪,根据具体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酒驾并没有触犯刑法,属于违反交通法规,依法要受到行政处罚。而包庇罪的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具体法律依据如下:

1、《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轻微交通事故顶包处罚

交通肇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找人顶包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是同车的人,有的是亲朋好友,也有的可能是司机为领导顶包。动机各有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交通肇事者逃避法律的追究。这种行为严重地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应该依法查处,准确打击交通肇事人和顶包人。

交通肇事后找人顶包行为的本质是,行为人为了使自己不受法律追究并承担交通肇事的法律责任,联系或预谋他人,将自己的交通肇事行为由他人顶包。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即离开现场或留在现场,但并不承认自己是肇事人。交通肇事行为人如果找人顶包后,顶包人到达现场而肇事人离开现场的,肇事人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酒驾顶包处理交通事故后果

酒驾是违法行为,不止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公安机关还要追究刑事责任,涉嫌危险驾驶罪。

你为酒驾的朋友顶包,这也是犯罪行为,构成了窝藏、包庇罪,如果两人事前通谋,会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犯,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建议主动自首、坦白交代清楚案情,争取从宽处理。

《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酒驾顶包承认了会怎么判

首先,要确认酒驾是否达到醉驾标准。

一、如果酒驾没达到醉驾标准顶包(即是顶替者),被发现后,涉嫌包庇,会被拘留、罚款;肇事者也会被拘留、罚款。

二、如果肇事者构成醉驾,则涉嫌危险驾驶罪。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

顶包者就涉嫌包庇犯罪。包庇罪 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这样都会判刑的。发生顶包行为,如果驾驶员没有逃逸,除了对酒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酒后驾驶的危险性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二、醉驾顶包立案是不是该顶罪了?

醉驾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但是有些司机很聪明哦,找人顶包,没错,就是找人来代替酒驾的处罚。关于这件事,有司机问过我说醉驾可以找人顶替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要确认酒驾是否达到醉驾标准。   一、如果酒驾没达到醉驾标准“顶包”(即是顶替者),被发现后,涉嫌包庇,会被拘留、罚款;肇事者也会被拘留、罚款。   二、如果肇事者构成醉驾,则涉嫌危险驾驶罪。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 “顶包”者就涉嫌包庇犯罪。包庇罪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这样都会判刑的。   所以喝酒后千万别开车,就有一些人至交通法规不顾,喝酒了开车,造成了严重的交通事故,还心存侥幸,找人顶替,最终还是被识破,自食恶果,害人害已。后果更严重。下面是奉贤交警几日前破获的一起醉驾顶包案的真实案例:   2016年3月29日20时59分许,一辆白色越野车沿团青公路西向东行驶时,与沿奉耀路由北向南行驶的刘某的电动车发生碰撞,事故致车损,刘某重伤。事故发生后,肇事车辆迅速逃离了现场。   大约半小时后,一辆白色凯迪拉克到现场找到了现场处置民警,车上2男1女共3人,其中陆姓女子自称就是刚才驾车发生事故的驾驶员。现场民警在对三人询问时,发现两名男子都喝过酒,且女子对事发经过含糊其辞,所述与现场情况不符,觉得事有蹊跷,于是把三人带到支队作进一步调查。   虽然陆某一口咬定是自己开车撞人,但经过支队事故科办案民警对三人分别询问,发现鲍某中有重大肇事嫌疑。最终在警方强大心理攻势下,鲍某中承认自己就是肇事驾驶员,因为晚饭时喝了3两白酒,害怕被警方查处,所以与弟弟和弟媳协商,由弟媳出面顶包,企图蒙混过关。后经过司法鉴定中心鉴定,鲍某中血液酒精含量为1.13mg/ml,达到醉酒驾车标准。   目前,奉贤交警支队对嫌疑人鲍某中因交通肇事罪予以刑事拘留,而鲍某中的弟弟和弟媳陆某因包庇罪分别被警方办理了取保候审和刑事拘留,后续将作进一步处理。   以上示例告诉我们,关于醉驾处罚顶替的事情,各位司机千万不要存在着侥幸的心理。同时,我在这里提醒大家:千万不要醉驾,不仅会对你人身安全造成危害,也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蔑视。 更多醉驾酒驾法律知识请直接电话咨询张律师。

三、酒驾醉驾占交通事故的比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死于酒驾交通事故的人数高达10万左右且在持续上涨,如何防范酒后驾车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研究课题。3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酒后开车、醉酒驾车引起的。驾驶员死亡档案中有59%与酒后驾车有关。希望能够帮到你

四、单方事故,醉驾,找人顶包,最后都承认了,判刑多久?

  醉驾机动车发生单方事故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应处六个月以下拘役并处罚金。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五、顶替醉驾的人顶包小摩擦人没事会有什么后果?

 这种行为是属于违法行为,虽然车祸情况不严重,只是小的刮擦,但因为吓死人是属于最形式,本身就违反交通规则,而另一方明知这种情况,还去顶替他,那就是知法犯法即使是在事故当中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害,后果对于顶替人来说也是十分严重的,同样的,醉酒驾驶人也跑不了法律的惩治

六、单方事故醉驾找人顶包最后都承认了判刑多久?

醉酒驾驶属违法行为,出了交通事故后,责任人投保的保险公司是不予理赔的,肇事后找人顶包属骗保行为,被人举报了,查清事实后,不但要退回保险公司理赔的费用,当事人和顶包者都可能获刑。

七、醉驾逃逸造成轻微交通事故?

酒驾发生轻微交通事故逃逸,不构成犯罪的,按照酒驾和逃逸进行处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八、2021醉驾重大交通事故标准?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 醉酒驾车的测试 2004)中规定,该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九、醉驾发生交通事故怎样处理?

醉酒驾驶出交通事故,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十五日拘留,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酒后驾车是指,饮酒后8小时之内,或者醉酒后24小时之内驾驶车辆。统计表明,驾驶员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5倍,3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酒后开车、醉酒驾车引起的。驾驶员死亡档案中有59%与酒后驾车有关。触目惊醒的数字告诉我们,酒后驾车严重的危害着交通安全,害人害己害社会。民警提醒广大司机朋友们,饮酒适度,不要贪杯。 酒驾之后事故多发的原因:1.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痹作用,行动笨拙,反应迟钝,操作能力降低,往往不能很好地操纵车辆。2.饮酒后注意力分散,判断能力降低。酒后的人对光、声的反应的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安全间距与行车速度,不能准确接收和处理路面上的交通信息。3.饮酒后会使人的视野减小,视像不稳,色觉功能下降,导致不能发现和领会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标线,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4.喝酒的人,大都觉得少喝点,或者自我感觉“良好”就没事,其实不然。喝酒后,在酒精刺激下,感情易冲动,胆量增大,过高估计自己,具有冒险倾向,对周围人的劝告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情。5.酒后易犯困、疲劳和打盹,甚至进入睡眠状态。

十、喝多少是酒驾醉驾?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