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单方事故离开现场还能理赔么?

交通事故 2024-11-27 03:23

一、单方事故离开现场还能理赔么?

我方机动车发生单方事故,造成我方车辆受损,如果我方司机第一时间,拨打122和保险公司电话以后,交警现场勘察取证以后,要求我方事故车辆可以离开,那么等事故责任认定书下来以后,我方当事人可以根据认定书的责任划分,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如果,我方车辆在事故发生以后,没有等候交警第一时间勘察,取证,擅自驾车离开事故现场,那么根据交通法规定,我方驾驶员会受到法律制裁,保险公司有权利拒绝理赔

二、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救人离开现场是否负全责?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但是案例举的很失败,案例中的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关键在于哪一方的车辆违反了信号灯通行,保护部保护现场意义不大,就算是原始现场没有监控也没法证明谁闯红灯了,我帮题主重新举一个我处理过的真实案例吧。一辆轿车在道路上正常行驶,突然冲出一个拾荒的老太太到马路中间捡瓶子,轿车刹车不及撞在老太太身上,当时为了救人就将老太太扶上车送到了最近的医院,检查完了人没什么事,轿车司机就想着人没事就好,给上一二百块块钱私了了算了,结果老太太的儿子过来后,人也不让出院,还要问司机要医药费、护理费、误工费等乱七八糟的费用两万块钱。司机一看这不对啊,就报警了。你们猜最后这个案例怎么认定的责任?轿车的全部责任。为什么呢,因为发生事故后两家人商量了半天才报警,等我们交警感到现场,现场的血迹、散落物、制动印痕等早就灭失找不到了,一问老太太,老太太说是在路边撞的她,司机除了自己口供再拿不出别的证据证实是老太太突然冲到马路中间,所以定了轿车司机的全部责任。有的同学就问了,不对啊,司机拿不出证据证明在马路中间撞的,老太太也拿不出证据证明在马路边上撞的啊,为什么不定一家一半,或者出事故证明呢?因为轿车司机是机动车驾驶人,有义务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在交通事故中没有受伤失去行动能力,有能力按照规定保护现场、救助伤者,而老太太作为行人,可以不必学习交通安全法,在交通事故中又受了伤丧失了行动能力,无法保护现场。因此,因证据灭失导致事故成因无法查证的,轿车司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当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有的同学(题主)就问了,那要是发生了以上情形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先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怎么规定的:

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

,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仔细多读两遍就会发现,保护现场和救助伤者并不冲突嘛,就算是为了救助伤者需要变动现场,交法中也有明确规定: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在回到案例中来,我们应当怎么做呢?(一)立即停车(二)迅速报警,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护车确实挺贵的)(三)救助伤者时尽量不要碰和现场有关的东西,比如倒地的自行车、行人手里被甩出去的包、手提袋等(三)如果伤者伤情严重或其他原因不能乘坐救护车前往医院的,尝试拦截出租车或其他好心人的车辆送往医院,总之,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动自己的车

(四)如果非要移动现场的话,记得拿手机照相固定情景还原:一辆轿车在道路上正常行驶,突然冲出一个拾荒的老太太到马路中间捡瓶子,轿车刹车不及撞在老太太身上,轿车司机下车后一看,老太太倒在地上,手里捡垃圾的蛇皮袋子也甩在马路中间,里面的矿泉水瓶子撒了一地。轿车司机赶紧问老太太怎么样,老太太说她头疼,轿车司机安慰了一下老太太:“大妈别急,我这就叫救护车”,然后迅速打电话报了交警,又打了120急救电话。再等待的时候看见老太太拿手机给家里人打电话,趁这个功夫迅速拿出手机把自己的轿车,老太太倒地的位置、蛇皮袋子的位置都照了相,为了证明自己的轿车没动过地方,又跑到轿车后面照了一下制动印痕和挡泥板因震动散落下来的泥土。然后偷偷的打开录像机、录音笔软件,将手机拿到手里和老太太说:“大妈,你干嘛呀跑到马路中间来,没看见车啊”,老太太说:“我想捡个瓶子”。OK,证据这就算固定全了。-----------------修改分割-------------------忘了说行车记录仪了。在新的刑事诉讼法颁布后,电子类证据被正式的认可和承认,行车记录仪中的关键证据就能起到保护机动车权益的作用了,我和我朋友讨论交通事故的时候,我总是和他们说,50万的三者险,行车记录仪二者必须得有一个。-----------------10月4日更新---------------感谢大家的赞同与感谢,看了大家的评论,我把我自己的想法那段删除了,每个人都不能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强加给他人,尤其是我看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那位匿名用户的回答后,我觉得将我从事故处理民警视角出发考虑问题得出的结论强加给广大驾驶人朋友是不公平的,所以我收回了我之前的回答。

三、交通事故离开现场怎么处理?

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

以下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以下6种情况不属于肇事逃逸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四、发生单方交通事故怎么处理?

发生单方交通事故时,我们应采取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首先,确保自身安全,尽量将车辆移到安全地带并打开警示灯。

其次,拨打报警电话并通知交警部门,记录事故时间、地点和车辆信息。

然后,与对方司机交流并互留联系方式,获取对方车辆和保险信息。

此外,寻求目击证人并记录他们的联系方式,有利于后续调查和理赔。

最后,尽早与保险公司联系并申报事故,按照保险规定进行理赔申请。记住,保持冷静及有序,切勿承认责任,并尽量保留相关证据以支持自己的权益维护。

五、发生交通事故双方司机可不可以离开现场?

发生交通事故双方司机可以离开现场,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可以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

  2.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3.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

  4.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未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5.有证据证明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

交警来了后等对方一个半小时才出现,虽然有小问题,但对事故判责影响不大!

六、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离开现场,再想报警怎么办?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

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

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

其次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最后,所谓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现场逃离,但也可以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离,甚至在现场躲藏的情形。扩展资料:发生交通事故时正确的做法(1)事故现场当发生了交通事故以后,车主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亮起车辆的危险警告灯,并在车后面设置危险警告标识牌。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防止有后面的车进行追尾的碰撞,从而保障车内的人员以及车辆自身的安全。

除了设立了警示标识以后,还要对事故的现场进行拍照取证,这是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论的事故证据,在移动车辆之前进行拍照的方法主要是为了避免车主不认问题出现。

再填写相应的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这样就可以到定损机构进行车辆定损,从而完成相应的维修与检测工作。

(2)马上停车在汽车运行安全的情况下马上停车,关掉引擎(以免汽车起火)并打开紧急灯让其闪亮;立即记下对方车的牌号(车上应随时备有笔和纸,甚至照相机),以防对方在出交通事故后开车跑掉。

(3)发出警示保护好现场;向其他车辆发出警告,亮起危险警告灯;在路上摆放三角形警告牌;如有需要,再用其他方式示警。

切勿移动受伤者,除非伤者面临危险(如着火、有毒物体渗漏),因为您的移动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如果伤者仍在呼吸,且流血不多,则旁人不可做任何事情,除非确实懂得怎样护理伤者;不可给伤者喂任何食物或饮料。

(5)防止危险关掉所有肇事车辆的发动机;禁止吸烟;当心其他易燃物品;尽可能防止燃油泄露;当心危险物品,慎防危险性液体、尘埃及气体积聚。

(6)马上求救需要求救时,派人去求救或使用身边的移动电话,在高速公路上可使用定点的路边的求救电话。求救时详细说明发生意外的地点及人员伤亡情况。轻微交通事故可进行快速处理或自行前往交通事故报案中心报案。

如遇有伤亡或较大损失,应立即报警,详细说明事故发生地点及伤亡人数。

在警察查完现场后一定要求警察给你事故报告,及该警员的姓名、编号、所属分局及电话号码。

七、交通事故离开现场多久算逃逸?

在我国,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的,只要在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就成立交通事故逃逸,依法将受到法律惩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若有相关情节建议尽早向公安机关自首,争取从宽处理。根据我国刑法关于肇事逃逸的相关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最高可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八、发生事故离开现场后又恢复现场报保险算是骗保吗

html

发生事故后离开现场,又恢复现场报保险,是否算作骗保?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涉及到保险理赔的诚信问题。在保险理赔的过程中,诚实是至关重要的,而恶意骗保则是违法行为。本文将讨论这个问题并解答您的疑问。

什么是骗保?

骗保是指投保人在购买保险时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制造故意事故,以获得非法的保险赔偿或获得不应享受的保险金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发生事故后离开现场

发生事故后,遵循正确的程序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法律和道德的要求,若发生事故,您应该第一时间停车并确保车辆处于安全位置。接下来,您应该立即联系交通警察并报告事故。交通警察将根据事故情况进行处理,并提供相应的报告。

在此过程中,您离开现场是不应该的,因为这可能会被认为是逃逸行为。逃逸行为代表着对责任的回避,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您被认定为事故责任方。保险公司在理赔过程中可以调查事故现场,确定责任,并决定是否给予赔偿。所以,发生事故后离开现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恢复现场报保险是骗保吗?

如果您在离开现场后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并立即返回现场,这被视为是您对于及时纠正错误的积极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您恢复现场并报保险,不被视为骗保行为。

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中规定了投保人在发生事故后必须采取的合理措施,其中包括报告事故和保护现场的责任。如果您在离开现场后恢复现场,您实际上履行了这个责任,并按照保险公司的要求行事。

然而,您离开事故现场的时间、恢复现场的方式和动机等因素也是被考虑的因素。如果您离开现场的时间过长,或恢复现场是为了掩盖事故真相,那么保险公司可能会以骗保为理由拒绝理赔。

诚信很重要

保险是一种信任的交易。保险公司需要相信投保人提供的信息是真实可信的,而投保人也要相信保险公司会按照合同的约定给予相应的赔偿。如果投保人违背了诚信原则,不仅会导致保险公司的损失,也会对整个保险行业的诚信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在投保时,要提供真实的信息,并在发生事故后遵循正确的程序。如有错误,应及时纠正,并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这样才能维护保险交易的诚信和可持续性发展。

总结

发生事故后离开现场后又恢复现场报保险并不算作骗保,前提是您及时纠正错误并遵循保险合同的规定。保险交易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双方都有责任在保险理赔过程中保持诚实和透明。请牢记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正确的处理方式,这样才能确保您的权益并维护保险行业的良好形象。

九、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车辆司机离开现场应负全责吗?

谢邀。本地发生过类似的案件:傍晚时分,天色已暗,但路灯尚未亮起。一个外来务工人员醉酒,路边撒酒疯,最后趴到在马路的机动车道上睡着了。多辆私家车发现该情况,从旁边车道绕行,部分司机报了警。在警察赶到之前,一辆红色本田速度较快,未发现该情况,直接从醉汉身上碾压而过,扬长而去。后面一车辆加油门追了上去,超车并行后放下车窗,对肇事车驾驶员喊话:你的车压人了!肇事司机置之不理,加速逃离。半小时后,当救护车赶到时醉汉已经死亡。6小时后,肇事司机在亲属陪同下去公安机关自首。分析整个案情:发生事故时,醉汉在机动车道上睡觉,对事故的发生有重大过错,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机动车未注意避让,负次要责任(因为具有避让的可能)。此时如果司机下车报警,因为其并不存在严重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即无需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也最多对等,完全可以由保险公司偿付,可以说没啥大事。但司机一旦逃逸,事情就大了。民事方面:可能会被定全责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无法向保险公司理赔

如肇事车辆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发生交通事故后,赔偿时,保险公司有先予支付的义务。但如果肇事车辆逃逸,按《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就不再承担保险责任,车主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费。

刑事方面:原本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

《刑法》: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切记:买足商业险,肇事要报警。

十、单方剐蹭后离开现场还能报保险吗?

在上海,机动车单方剐蹭后离开事故现场是可以报保险的。但前提是必须要有剐蹭现场的事故照片留证或交警开出来的事故责任单,才能得到保险公司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