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如何保护交通事故现场

交通事故 2025-03-26 15:01

一、如何保护交通事故现场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当事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交通事故现场:

(1)不准移动现场上的任何车辆、物品,并要劝阻围观群众进入现场。对于易消失的路面痕迹、散落物,应该用塑料布、苫布、苇席等可能得到的东西加以遮盖。

(2)抢救伤者移动车辆时,应做好标记。

(3)将伤者送到医院后,应告知医务人员对伤者衣物上的各种痕迹,如轮胎花纹印痕、撕脱口,要进行保护。

(4)严防再次事故的发生。发生事故后,要持续开户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50米以外的地方放置警告标志,以免其他车辆再次碰撞。

对油箱破裂、燃油溢出的现象,除及时报警方及消防人员外,还要做好防范措施。特别注意:燃油起火时,不能用水灭火,要用沙子覆盖的方式来灭火,否则极易造成火势扩散。

二、高速交通事故现场处理流程是什么

一、现场勘查:

1、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即行撤离现场,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必须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

2、值班民警接到指令后,必须严格在承诺制度的时间内快速赶赴现场,并快速处置现场。

3、进行现场勘查包括现场访问、摄影、制图、丈量、勘验等系列工作。现场勘查必须做到依法、及时、全面、准确。

4、现场勘查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

5、为检验需要,必要时可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的相关证件。

6、与当事人预约事故处理时间。

7、事后展开调查必须依法进行,包括询(讯)问、痕迹提取检验、技术检测、损害评估和其他必要的鉴定。

二、责任认定:

1、在调查阶段,必要时可召集当事人举行听证。

2、在查明事故的基本事实和收集充足的证据后,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依法作出责任认定。

3、公布责任时,必须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席讲清事故的基本事实和认定责任的理由与依据。

4、告知当事人申请重新认定的权利和法律时效。

三、处罚:

1、责任认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应对责任当事人作出处罚意见呈送领导审批。

2、根据领导作出的处罚决定填写处罚裁决书。

3、向责任人宣布处罚裁决。

4、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和法律时效。

5、完善处罚的相关手续。

6、执行处罚。

四、赔偿调解:

1、收集与损害赔偿相关的证明、票据、各种资料。

2、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各方当事人或代理人进行赔偿调解。调解次数最多为二次。

3、调解成功后,制作《调解书》,并分别送交当事人。

4、调解未成功的,必须填写《调解终结书》,送交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可在法定时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交警到达交通事故现场该做什么?

交警到达交通事故现场以后,应当做些什么工作? 交通警察到达事故现场后,应当立即进行下列工作: 1.划定警戒区域,在安全距离位置放置发光或者反光锥筒和警告标志,确定专人负责现场交通指挥和疏导,维护良好道路通行秩序。因e799bee5baa6e78988e69d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交通中断或者现场处 交警到达现场以后,应当做些什么工作? 交通警察到达后,应当立即进行下列工作: 1.划定警戒区域,在安全距离位置放置发光或者反光锥筒和警告标志,确定专人负责现场交通指挥和疏导,维护良好道路通行秩序。因导致交通中断或者现场处置、勘查需要采取封闭道路等交通管制措施的,还应当在事故现场来车方向提前组织分流,放置绕行提示标志,避免发生交通堵塞。 2.组织抢救受伤人员。 3.指挥勘查、救护等停放在便于抢救和勘查的位置,开启警灯,夜间还应当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示廓灯。 4.查找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和证人,控制肇事嫌疑人。现场调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根据《道路规定》第23条内容,交通警察应当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做好下列工作: 1.勘查事故现场,查明事故车辆、当事人、道路及其空间关系和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情况; 2.固定、提取或者保全现场证据材料; 3.查找当事人、证人进行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 4.其他调查工作。法律快车交通事故法频道为您整理相关知识,欢迎浏览,感谢您的访问。

四、交通事故现场急救应该怎么做

交通事故现场对事故伤员进行急救做法措施:

(1)止血

现场急救比较常用的是加压包扎止血法,其止血方法可靠易行。具体操作方法是先用纱布、棉垫、绷带、布类等做成的垫子放在伤口的敷料上或直接放在伤口上再用绷带、三角巾等加压包扎.如果四肢较大血管破裂,莱用上述方法不能止血时也可使用止血带止血,即用带子的力,将出血血管的上端勒闭住以阻断血流,但结扎松紧要适度,以不出血为原则,结扎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小时。

(2)包扎

伤口包扎在现场急救中应范围很广,它有加压止血、保护伤口、固定骨折等作用。其材料最常使用的是绷带和三角巾。如果现场缺乏上述材料,可就便使用衣服、毛巾、棉织品等,使用前如能进行消毒处理更好。

(3)固定

对骨折、肢体严重挤压伤和软组织大面积损伤者必须进行临时固定。对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损伤,首先应止血、包扎,而后固定。固定时夹板与软组织间应加垫,以免肢,体受压损伤。固定时松紧要适度,牢固可邢。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木板、竹片、树枝等,也可利用躯干或健肢进行临时固定。

(4)搬运

对伤员做简单处理后,应讯谏雄打电话呼叫救护车或用车辆将伤员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治疗.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反动。对一些伤悄较贾的伤员更要注意谨懊搬运,以防止进一步损伤。如搬运脊柱、脊随受伤的伤员时应使用平板担架,搬运时注意平抬平放,避免扭伤。

(5)人工呼吸

部分伤员受伤后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则会很快死亡。人工呼有无泥沙、痰液,如有应予以清除。松开伤员衣领、内衣、裤带、胸录以免妨碍胸廓运动,常用的呼吸方法是口对口呼吸,抢救人员将手盆于伤员额部,加压使头后仰,另一只手抬举颈部或下颊,使口腔直轴与气道呈一直线,以利通气,用a于伤员前额上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伤员的真子,操作者深吸一口气后随即吹入伤员口中直至胸部抬起为止,如果同时进行b脏胸部按压,两人操作,则每按压五次吹一口气,若现场仅有一人时,则可每胸外按压30次,连续快速吹气两次。

(6)心脏胸外按压

将伤员仰躺于地面或木板上,人工地、有节奏地按压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胸骨下陷3.5-4.5厘米.操作者左掌根贴于按压区,右手掌贴于左手攀背上,肘关节伸直,利用操作者自己上身的孟盆垂直下压,以100次/分钟频率按压(婴儿为120次/分钟),每次下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直至心脏恢复有效搏动为止。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单人或双人操作成人均为30:2(儿童在气道未受保护时单人操作比例为30:2,两人操作比例为15:2)

交通事故现场如何搬运伤者

搬运颈部受伤者时,可用棉布包张报纸。

意外发生后,应该把伤者搬离受伤现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但在搬运、拖曳伤员时,要特别注意保护伤者的颈部、胸和腰。最好是两个人一起抬,不要让伤者左右运动,上下起伏,身体旋转,尽可能地让其保持稳定的状态。如果拽伤者的肩膀,很容易导致受伤。

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棉布包张报纸,围绕伤者的脖子绕一圈,搬运时托住颈部、腰部,让其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在医务人员到来之前,不要改变伤者的状态。

常见的交通事故错误救护方法

1、遇到骨折强行复位

这样做很危险,因为骨头断端会破坏周围的组织,造成新的损伤出血及感染。应当用干净布盖住断端,并将肢体固定,避免相对运动。遇到颅脑和脊柱的损伤,切记要尽可能少搬运病人,不得不搬运时要平抬平放,切勿背扛。

另外,对于一些小的闭合性损伤,皮下出血,也即常见的肿起青紫色块,人们总习惯去揉,以为可以止痛,其实一揉反倒加重了内出血,渗出的血液使周围组织更加肿胀疼痛,正确的方法是给予冷敷(在受伤后24小时之内),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神经敏感性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2、给断肢涂擦碘酒、酒精

万一发生了断手、断指,就要想方设法保存它,以便请医生尽可能地行再植术。但有些人不懂得断肢的保护,给断肢涂擦碘酒、酒精这些消毒液,或为了“消毒彻底”,竟将断肢泡在酒精或福尔马林中,这将引起严重的细胞变质,无法再植,也不要把断肢泡在低渗或高渗的盐水中,以免组织细胞涨破或干瘪。更不要给断肢加热保温,以免加速组织变性,使再植失败。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消毒的纱布或干净的布类将断离的肢体包妥,放进无漏洞的塑料袋或橡皮口袋中,口袋里不要再放其他东西,然后扎紧口袋。在口袋周围要敷以冰块冷冻(也可用冰棍、雪糕代替),以达到冷藏目的。口袋一定要严格检查,如有漏扎或裂缝,冰水渗入断离的肢体,势必向组织渗入,会使细胞损害,从而失去再植成功的可能性。

3、用脏布包伤口

认为如不包扎伤口,受了风会得破伤风病,这是一种误解。破伤风是伤口感染了破伤风杆菌而引起的,而且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在不通风的环境下更易繁殖,未经消毒的伤口若用不透气的胶布、塑料布捂严,会加大破伤风病发生的可能性。包扎伤口的目的是为了止血、避免伤口继续碰撞、污染,所以不能用脏布包裹。

4、伤口撒药面、涂药水

其实像磺胺粉、云南白药起不了止血消毒作用,反倒成为伤口异物,加大污染机会、妨碍愈合;涂碘酒会使创面表面细胞蛋白凝固、坏死而难以愈合;涂紫药水、红药水会使创面模糊,不便观察伤口;紫药水的收敛作用大于消毒作用,涂紫药水的伤口在表面形成结痂,而下面却可能窝脓。红药水的消毒作用也很弱,它本身还含汞,汞经破损的组织被人体吸收,如同时用碘剂,汞遇碘生成碘化汞,对人体有害。

正确做法应于受伤早期,用煮开的淡盐水将伤口及周围清洗干净;浅表皮肤擦伤不妨晒晒太阳,做紫外线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