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几起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 2025-03-26 23:16

一、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几起交通事故

目前在我国,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杀手”:在2002年的各类事故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达78.5%;2003年上半年达76.3%。

统计数据和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道路交通事故持续上升,事故总量由1986年的29万起上升到2002年的77万起,年均增长6.3%;死亡人数由1986年的5万人上升到2002年的10.9万人,年均增长5%;2000年至2002年,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40起左右。今年1至9月,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37起,造成572人死亡,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5.6%和12.6%。

与各国横向比较,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一。

对于我国进入交通事故高发时期,全国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专家组成员、江苏大学交通工程系刘志强教授解释说,在道路交通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都有交通事故高发期,比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后,道路交通条件、管理水平和人的素质与高速发展的机动车数量不相适应,也出现交通事故高发期,可以说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令人沮丧的“副产品”。根据道路交通发展的客观规律,刘志强教授预测,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不断上升的态势还将持续3到5年。

交通安全法规意识淡薄是重要原因

翻看公安交管部门近几年的分析资料,在总结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原因中,人们的交通安全法规意识淡薄是一条“铁定”原因。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规,人们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2002年,全国共查处交通违章2.59亿人次,仅驾驶员违章酿成的事故,就造成8.6万人死亡;由于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法规发生的事故,造成1万余人死亡。

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发展自有其客观规律,世界各国概莫能外。但我国不同于外国,国情表现出的差异,导致解决问题、突破交通事故“瓶颈”的办法和措施都各不相同。人们交通法规意识淡薄的问题,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交通事故原因分析中占据了较大篇幅。

从2002年交通肇事主要原因分析看,机动车驾驶员肇事死亡的原因有超速行驶、违章占道行驶、不按规定让行、违章超车、酒后驾车、违章会车、逆向行驶和纵向间距不够8种违章,合计肇事30.8万余起,造成35344人死亡。

二、交通事故责任是如何判定?

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其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的,应当负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分以下几类:

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交通事故发生后要及时保护现场并报警:

1、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2、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3、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4、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应当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

三、交通事故给我们的反思

每天发生了很多起交通,照成了很多家庭的伤痛。所以我们要,爱惜自己、爱心他人。

四、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是疲劳驾驶。据调查显示,疲劳驾车是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三大原因之一;重特大交通事故中,因疲劳驾驶造成的事故所占比例达40%以上。

二是酒后驾驶。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大约50%至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开车有关。

三是车辆故障。

四是违反交通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