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债权债务 > 正文

债务人无财产无收入怎么办?

债权债务 2024-10-12 11:14

一、债务人无财产无收入怎么办?

如果债务人没有任何收入的,债权人有以下的维权方式:首先,如果债务人只是暂时没有财产和收入用来偿还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就此裁定此次执行中止,当债务人有足够的财产用来偿还债务时再恢复。其次,如果因法定原因,导致债权人现在名下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并且在未来也无法重新获得偿还能力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终结。

为了避免因债务人没有财产偿还能力而导致债权人利益受损的情况发生,债权人可以在发生债权债务关系之前,做好资产评估以及债务人的偿还能力评估工作,同时,也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或保证人,由此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五百一十九条 经过财产调查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在申请执行人签字确认或者执行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并经院长批准后,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依照前款规定终结执行后,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可以再次申请执行。再次申请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

二、债务人死亡,无亲人,无财产,债务应由谁负责?

债务人去世后,根据《继承法》的规定,应当以那人的遗产先行偿还债务。

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在遗产继承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偿还后有剩余的,由继承人依法继承;遗产不足以偿还的,以遗产数额为限偿还,不能偿还的部分其继承人不承担偿还责任。

因此,债权人可以主张用债务人名下的存款偿还债务。

由于房产已在几年之前过户给女儿,除非债权人能证明该房产过户系债务人为逃避债务无偿转让、或低价转让财产,并在一年之内行使撤销权,否则,债权人不能要求以该房产抵价抵偿债务。

三、债务人没有可执行财产怎么办?

债务人没有可执行财产时,我们可以申请将其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就是我们生活中讲的“黑名单”。当“老赖”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后,会被:

1、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股票等财产;

4、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车辆等动产;

5、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应收账款等财产;

6、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土地、房产等不动产;

7、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返还特定的财物;

8、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9、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10、限制出入境等。

四、债务人被执行中转移财产怎样立案?

不需要立案。

如果已经在执行中了,就不需要再立案。有债务人转移财产的线索,立刻告诉执行法官,让执行法官去执行回转。可以向法官申请拘留被执行人。法官可以根据你的申请或者依据自己的职权,对被执行人进行司法拘留。司法拘留一次不超过15天。

五、代位诉讼要求债务人名下无财产吗?

没有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只要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务人对次债务人享有到期债权,债权人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对债务人是否有没有财产,法律没有强制性规定,只要债务人不履行义务,就可以。

六、债务人转移财产怎样立案?

1.债务人与他人恶意串通转移财产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确认债务人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之诉;

2.债务人放弃到期债务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不合理价格转让或收购财产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销权诉讼等等。

债权人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七、法院要求债务人强制执行,债务人无任何财产可以执行。那么他要拘留15天吗?

  这种情况,法院不能对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措施。   败诉方应尊重法院判决,积极履行还款义务。但是,如果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连基本的生活需要都满足不了,法院不得对被执行人予以拘留。只有在被执行人拒绝配合法院财产申报、有财产而转移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抗拒执行等情况下,法院才可以依法采取诸如拘留等强制措施。

八、债务人公司注销,如何执行?

公司注销时,债务清算组应当核实债权。经公告,债权人未在45天内申请债权的,视为自动放弃。没有公告、清算的,由股东承担法律责任。公司只有在清算程序完成后才能申请注销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九、可以直接执行次债务人吗?

可以直接执行次债务人。1. 这是因为如果债务人未能按时履行债务的话,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偿,直接向次债务人执行。2.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次债务人在主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下承担着连带责任,因此债权人可以选择直接对次债务人进行执行。3. 债务人追偿过程中会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债务的性质、次债务人的实际能力等,并依法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执行。4. 执行次债务人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并促使债务的履行和清偿。以上是关于可以直接执行次债务人的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十、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的法律

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的法律

保险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工具,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和安全感。然而,在债务问题上,保险又涉及到一些特殊的情况和法律规定。今天我们将讨论的是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的法律。

1. 什么是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

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是指在执行程序中,债务人缴纳的保险公积金金额。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保障债务人在执行过程中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并为债权人提供一定的保障。

2. 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的法律依据

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债务人的工资、薪金等收入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予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债务人的工资、薪金等收入。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债务人保险公积金可以作为执行款项进行扣划。

3. 保护执行债务人基本生活权益的原则

在执行过程中,保护债务人的基本生活权益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应当照顾和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超出必要和适度的范围。

对于债务人的保险公积金,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应当合理确定扣划的比例,确保债务人的基本生活不受过多的侵害。

4. 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的程序

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债务人的保险公积金。
  2. 人民法院依法审查申请,决定是否批准执行。
  3. 执行人通知债务人,并告知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的比例和金额。
  4. 债务人可以提出陈述、申辩和抗辩。
  5. 人民法院根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最终决定。

5. 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的限制

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也有一定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行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债务人的生活必需品和其他应当受到保护的财产,不得执行。这包括基本的住房、食品、医疗费用等。

因此,在执行过程中,执行人需要对债务人的保险公积金和其他财产进行合理判断和区分,确保保护债务人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

6. 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的意义

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的意义在于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同时保护债务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债务人是因为无力偿还债务而被执行的一方,他们需要在执行过程中得到一定的保障和关爱。

同时,对于债权人来说,执行债务人的保险公积金可以作为一种保障,确保能够获得一定的赔偿和回报。

7. 总结

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保护了债务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同时平衡了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在执行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执行的公平和合法。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执行债务人保险公积金的制度,为债权人和债务人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