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债权债务 > 正文

绑架罪主体?

债权债务 2024-11-20 16:19

一、绑架罪主体?

绑架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标准的个人。

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绑架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绑架罪。

二、绑架罪和绑架勒索罪的区别?

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两罪的区别是明显的。需要注意的是,司法实务中,以威胁方法实施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常易混淆,二者的区别是:

(1)犯罪侵害的对象不同。敲诈勒索罪实施威胁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同一个。而绑架罪实施威胁绑架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分别不同的人。

(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敲诈勒索罪威胁的内容如系暴力,行为人声称是将来实施。而绑架暴力内容的威胁,则是当时、当场已经实施的。

(3)敲诈勒索罪行为人并不掳走被害人予以隐藏控制,而绑架罪则要将被害人掳走加以隐藏、控制。

三、绑架罪有哪些特征

绑架罪有哪些特征

绑架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了解绑架罪的特征和模式,对于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绑架罪的几个重要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犯罪行为。

1. 强制剥夺自由

绑架罪的核心特征是强制剥夺他人的自由。绑架者通过使用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将受害人囚禁在一个特定的地点,限制其行动自由。绑架者可能会要求赎金、施加压力或实施其他犯罪行为来达到其目的。

2. 敲诈勒索

绑架罪通常涉及敲诈勒索行为。绑架者会向受害人的家人、朋友或雇主发送勒索信息,要求支付赎金以释放受害人。这种行为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并且增加了绑架罪的严重性。

3. 隐匿性和计划性

绑架罪常常具有隐匿性和计划性。绑架者通常会在受害人的生活中找到弱点,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和地点进行实施。他们可能会对目标进行观察和调查,以便在绑架过程中更好地控制局面,并减少被发现的风险。

4. 高风险和暴力

绑架罪是一项高风险的犯罪行为,常常伴随着暴力行为。绑架者可能使用武器、胁迫、恐吓等手段来强制受害人服从。这种暴力行为增加了受害人受伤或身亡的风险,并使绑架罪的后果更加严重。

5. 心理施压与控制

绑架罪常常伴随着心理施压和控制机制。绑架者可能会利用受害人的恐惧、孤立感和无助感来加强对其的控制。他们可能会威胁受害人或其家人的安全,利用心理手段使受害人更加顺从。

6. 多样化的动机

绑架罪的动机多种多样,可以是经济目的、政治目的、报复、犯罪团伙活动等。绑架者可能试图获取赎金、胁迫政府或某个团体屈服于其要求,或者进行其他非法活动。了解绑架罪的动机可以帮助执法机关更好地了解罪案的性质和作案者的心理。

7. 涉及多方合作

绑架罪通常涉及多方合作。绑架者可能是一个小团体或有组织的犯罪集团的一部分。他们可能分工合作,其中一人负责实施绑架,另一人负责勒索或其他活动。合作关系使绑架罪更难被打破,并使其更具威胁性。

如何预防和打击绑架罪

绑架罪的危害性无可忽视,预防和打击绑架罪是每个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以下是几种预防和打击绑架罪的方法:

1. 提高公众意识

提高公众对绑架罪的认识和理解是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的关键。政府和执法机关可以通过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向公众传递有关绑架罪的信息和预防方法。另外,媒体也可以起到宣传和警示作用,帮助公众更好地警惕和防范绑架罪。

2. 加强执法力度

执法机关应该加强对绑架罪的打击力度和快速反应能力。这意味着增加侦查人员的培训和装备,提高对绑架案件的处理效率,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通过加强执法力度,可以有效遏制绑架罪的发生,并追究罪犯的法律责任。

3. 增加安保措施

个人和机构应该采取适当的安保措施来预防绑架罪的发生。这包括提高门禁控制、安装监控摄像头、雇佣安保人员等措施。有关部门也可以通过制定更严格的安全标准和规定来保护公共场所的安全。

4. 加强国际合作

绑架罪往往涉及跨境活动,因此,加强国际合作是预防和打击绑架罪的重要手段。各国应加强信息交流和情报分享,共同开展对绑架犯罪的打击行动。国际组织和执法机构可以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协助各国加强对绑架罪的打击能力。

总而言之,绑架罪是一种具有严重后果的犯罪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通过了解绑架罪的特征和模式,加强公众意识和执法力度,可以有效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实施安保措施也是预防和打击绑架罪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安全和稳定的社会。

四、因欠债绑走债务人家属是否属于绑架罪?

1.算抢劫。

2.不算勒索,而是非法拘禁。索要合法债务。

这种情况是以存在合法债务为前提的,行为人为了索取合法债务而实施绑架、拘禁行为,应按照刑法第238条第3款的有关规定:为索取债物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应以非法拘禁罪定罪量刑。为索取超过合法债务数额的债务。

如果行为人为索取超过合法债务数额的债务而实施绑架、拘禁他人的行为,应具体分析行为人索取的数额与合法债务的数额之间的差价,分别不同情况以绑架罪或非法拘禁罪定罪量刑。

五、绑架罪起步几年?

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在绑架罪中加入一个量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就使此罪的最低量刑由十年改为五年。但从条款上也可以看出,十年以上的量刑是优先使用的。十年以下的量刑主要还是适用于有法定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情节时才能适用。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六、绑架罪最高刑罚?

最高刑罚: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第二百三十九条【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七、绑架罪的定义?

绑架犯罪的行为人往往是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想要通过暴力行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后,获取一定的财物或财产性利益。

一、绑架罪的定义是怎样的

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二、如何认定绑架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健康、生命权利及公私财产所有权利。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常常以危害被害者相威胁,迫使其家属交付赎金;在绑架过程中,被害人往往受虐待、重伤甚至惨遭杀害;还有的将被害人危害后再勒索财物。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3、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

三、犯绑架罪怎么判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1、“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是指由于在绑架过程中对被绑架人使用暴力或者进行虐待等导致被绑架人死亡,以及被绑架人在绑架过程中自杀身亡的行为。“杀害被绑架人”,是指在劫持被绑架人后,由于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没有实现以及其他原因,故意将被绑架人杀害的行为。

2、由于法律对绑架致使被害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立法上采用的是绝对确定的法定刑,而且是处死刑,因此,司法机关在适用时应当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严格掌握适用的条件。

绑架他人后,又实施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行为的,被绑架罪所包容,不单独定罪。如实施强奸等行为的,则应实行数罪并罚。

绑架犯罪的过程中,行为人要采取暴力的行为,这样才能控制对方的人身自由。因此绑架也会容易造成他人的人身损害,此时对行为人的处罚就是比较重的了。

八、绑架罪的概念?

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1979年刑法没有专门规定此罪名。绑架罪罪名源于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2条第3款规定了“绑架勒索罪”。1997年修订刑法时对罪状作了修改和补充,因而将罪名相应地改为“绑架罪”。

刑法第239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处罚。

九、绑架罪判几年?

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绑架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司法机关在适用本条规定处罚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是指由于在绑架过程中对被绑架人使用暴力或者进行虐待等导致被绑架人死亡,以及被绑架人在绑架过程中自杀身亡的行为。“杀害被绑架人”,是指在劫持被绑架人后,由于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没有实现以及其他原因,故意将被绑架人杀害的行为。

2、由于法律对绑架致使被害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立法上采用的是绝对确定的法定刑,而且是处死刑,因此,司法机关在适用时应当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严格掌握适用的条件。

所以,绑架罪一般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法定加重情节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十、绑架罪和非法拘役罪区别?

绑架罪与非法拘留罪的区别具体如下:

1、犯罪目的不同

实施绑架的目的是为了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而实施非法拘禁的目的则是非法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或是为取回“自已应得”的财物。

2、侵犯客体不同

绑架罪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属于复杂客体;非法拘禁罪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属单一客体。如果索要自已的财物,就不涉及侵犯他人财产权利问题,故以索要被害人合法的债务为目的进行绑架案件,一般认为只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以非法拘禁罪处理。

3、客观方面不同

绑架罪的客观方面构成不仅要有对被害人的非法限制、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而且要求有勒索财物或提出不法要求的行为,一般表现为暴力、胁迫等方法对被害人造成伤害;非法拘禁罪的客观方面构成仅仅是行为人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一般表现为公开或半公开的扣押或限制等行为。

4、债权债务关系不同

绑架罪的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非法拘禁罪的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有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如果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为非法的债权债务、超过实际数额的债务或者根本不存在债务关系,从而将被害人非法拘禁向其索要财物的行为,则应认定为绑架罪。在司法实践中,应当要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与被害人确有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才能认定为非法拘禁罪,否则,应当认定为绑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