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知识产权 > 正文

著作权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知识产权 2025-03-31 15:16

一、著作权合同纠纷怎么解决?

著作权合同是指著作权人与欲取得著作权使用、转让、质押等权利之人达成的,以著作权使用、转让、质押等为内容的合意。若因著作权合同引起纠纷,应重点适用《著作权法》等相关规定。根据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合同或者取得许可。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报酬。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在合同约定期间享有专有出版权。图书出版者在合同约定期间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以著作权出质的,由出质人和质权人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需要注意的是著作权合同纠纷案件属于知识产权纠纷,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二、侵犯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专利、商业秘密、著作权等都属于知识产权范畴,虽然我国对知识产品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但是日常生活中,侵犯知识产权的事情层出不穷。公民拥有的知识产权被侵犯后,协商解决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这类案件一般属于民事案件,也有相应的诉讼时效的规定。侵权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专利权、商标权或者著作权的权利人超过两年起诉的,如果该知识产权仍在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责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两年计算。值得注意的是: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权利人超过两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继续,在该项专利权有效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

三、什么是其他科技成果权纠纷

其他科技成果权纠纷,是指当事人之间对除民法通则规定之外的尚无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律和行政法规作出规定的、发现和发明之外的科学技术成果的权利归属及其有关权益发生的争议。

四、知识产权常识: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哪些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关于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较多。

主要有以下:

1.著作权权属、侵权、合同纠纷案件;

2.邻接权权属、侵权、合同纠纷案件;

3.专利申请权纠纷案件;

4.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件;

5.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6.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

7.假冒他人专利纠纷案件;

8.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费纠纷案件;

9.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奖励、报酬纠纷案件;

10.发明人、设计人资格纠纷案件;

11.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案件;

12.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商标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13.厂商名称、字号或商号、服务标记纠纷案件;

14.伪造、冒用质量标志纠纷案件;

15.伪造产地纠纷案件;

16.仿冒、伪造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纠纷案件;

17.虚假宣传纠纷案件;

18.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件;

19.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纠纷案件;

20.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中介合同纠纷案件;

21.科技成果转化合同纠纷案件;

2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技术秘密转让合同纠纷案件;

23.侵害发明权、发现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的纠纷案件;

五、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时候怎样解决纠纷

首先通知侵权的一方说他侵权了,如果他不停止侵权继续实施,那么他就是故意侵权。这样,你再找地方的知识产权局,行政执法,罚款然后赔偿你什么的

六、知识产权诉讼纠纷中哪些情况第三人是免责的

知识产权诉讼纠纷中以下情况第三人是免责的:

1. 能证明具有合法来源的就不承担赔偿责任;

2. 侵权产品的使用者或销售者主观上的“善意”行为。

法律依据:

《专利法》第七十条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 商标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

《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来源的,复制品的发行者或者电影作品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品的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