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理财协议可以作为资产凭证吗?
一、托管理财协议可以作为资产凭证吗?
是不可以作为资产凭证的。由于委托理财类合同纠纷案件包含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金融、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争议也很大,正确理解和认定委托理财类合同的性质,对于正确适用法律和解决纠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分析托管理财类合同,根据当事人在合同中关于权利义务的约定,委托理财类合同基本上可按以下四类有名合同对待:
1.约定本息保底,超额归受托人所有的委托理财合同,其本质上接近于借贷合同,司法实践中可按借贷合同对待;
2.合同约定委托人直接将资金交付受托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投资管理,其本质上接近于信托合同,司法实践中可按信托合同对待;
3.合同约定委托人自己开立资金帐户和股票帐户,委托受托人进行投资管理,其本质上接近于委托合同,司法实践中可按委托合同对待;
4.合同约定双方共同出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其本质上接近于合伙合同,司法实践中可按合伙合同对待。
二、到底是民事委托理财合同纠纷还是刑事案件 到
你好,民事关系由民法所调整,刑事案件由刑法所调整,具体判断需要根据案情和证据。
三、怎么认定委托理财监管合同的法律性质和效力
法律性质:1、监管合同视为委托合同。根据民法理论,委托合同是典型的提供劳务的合同。合同标的为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行为。《合同法》第396条规定:“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而监管合同中约定的监管人的职责或者义务的表现形态都属于委托合同中受托人的事务。从监管职责的视角看,监管合同的目的在于保障委托理财合同的履行,监管人实际上是提供一种监管服务。加上监管合同具有诺成性,双务性,不要式等特征,均为委托合同法律特征所包含。因此,监管合同界定为委托合同较为合适。
2、监管合同的效力。监管合同具有从属性。虽然监管合同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其基础合同是委托理财合同,监管职责取决于委托人或者受托人的委托,监管合同的设立以委托理财合同的存在为前提。委托理财合同的债权发生转移时,监管合同的监管职责随之转移,在委托理财合同的债权债务关系全部或者部分消灭时,监管合同随之消灭。因此监管合同具有从属性。
另外,监管合同的担保条款,比如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或者其分支机构在监管合同中订立的监管人确保委托人投资收益的条款应当认定无效。理由是,根据《证券法》第144条规定:“证券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客户证券买卖的收益或者赔偿买卖的损失做出承诺”根据《合同法》第406条第1款:“在委托合同中,受托人的行为后果应当由委托人承担,只有在受托人有过错并造成委托人损失时,委托人才能向受托人要求赔偿。”因监管合同定性为委托合同,故应当适用《合同法》该条款。若承认监管人担保条款的效力,则有违委托合同的基本特征。
四、附条件的合同,合同条件违反其他法律,该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根据借款合同双方主体的性质和借款用途,借款合同是否有效又分为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一般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款。根据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除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借款从事非法活动外,若借款人与贷款人一方是公民,则借贷合同有效。最高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指出: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无效……(三)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四)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可见,此类借款合同原则上是有效的。
第二种情形,一般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国务院《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4条(三)项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非法发放贷款,资金拆借活动属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故,一般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行为,违反国务院行政法规的规定,原则上应认定无效。但实践中对于一般企业之间的委托理财,特别是民营企业之间投资于股市的委托理财合同,在形成纠纷后,不少法院并未一概否定其效力。笔者倾向于法院这种认定,其理由是该资金确实用于股票投资;原则上不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而非限制性)规定;而且发生纠纷诉讼到法院后,当事人双方均不否定合同的效力;认定合同有效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法律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原则。当然这也存在着法律滞后问题,因而在认定上应根据具体案情谨慎处理。
第三种情形,金融机构与一般企业、个人之间以炒股为资金用途的借贷。《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条例》第43条禁止任何金融机构为股票交易提供贷款。因此,第三类借贷合同是无效的。在借贷合同及其附属监管合同有效的情况下,证券营业部因未谨慎履行义务,导致借款方无法依约偿还债务,则应对出借方按合同约定赔偿损失;合同没有约定的,应与借款方共同承担连带责任。证券营业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就赔偿的数额向借款方追偿。对于无效的融资合同及共同附属的监管合同,应根据三方过错确定承担损失的比例。企法网
五、怎么解决理财合同纠纷
首先要对合同的法律关系定性,从问题看理财合同就是代理合同纠纷。解决了法律关系,就要从履行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是否存在违约,违约造成的损失大小等准备证据并举示。当然,先协商最好,协商不成再考虑诉讼解决。
下一篇:仲裁委员会受案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