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的弟弟?
一、皇太极的弟弟?
皇太极有八个弟弟,分别是:皇九子
爱新觉罗·巴布泰
奉恩镇国恪僖公
母为庶妃嘉穆瑚觉罗氏
皇十子
爱新觉罗·德格类
因罪夺爵,子孙降为红带子
母为继妃沙济富察氏
皇十一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
镇国将军;传一代,绝嗣
母为庶妃嘉穆瑚觉罗氏
皇十二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
罢英亲王
母为大妃乌拉那拉氏
皇十三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
追封奉恩辅国介直公
母为庶妃西林觉罗氏
皇十四子
爱新觉罗·多尔衮
和硕睿忠亲王,(追封清成宗义皇帝,后罢)
母为大妃乌拉那拉氏
皇十五子
爱新觉罗·多铎
和硕豫通亲王
母为大妃乌拉那拉氏
皇十六子
爱新觉罗·费扬果
黜宗室
母不详
二、皇太极的妹妹?
叶赫那拉·东哥,小说与电视剧《独步天下》 女主角,由唐艺昕饰演。叶赫部公主,女真族第一美女。背负“可兴天下,可亡天下”的预言,追随本心,忠于所爱,多少英雄为你竞折腰。
与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诸子发生感情纠葛,亲身经历战乱、背叛、爱恨情仇,从起初的懵懂无知,到之后毅然接受命运的挑战,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挣扎求生,几经波折后化作宸妃海兰珠(敏惠恭和元妃)与清太宗皇太极终成眷属,厮守一生。
三、皇太极的皇后?
1.皇太后一般是前朝的皇后,是前朝皇帝在位时册封的皇后,皇帝驾崩后就成皇太后了
2.如果不是皇后的儿子即太子即位的话,那么这个即位的庶出的皇子的母亲尽管是嫔妃,但也会成为皇太后。像皇太极的孝端文皇后没有生育,而庄妃的儿子福临即位为顺治帝,就出现了两个太后;清朝到了咸丰帝驾崩时皇后无子,而载淳即位为同治帝,就出现了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并驾的局面。
四、皇太极的妻子?
1、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正宫皇后。
2、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
3、元妃钮祜禄氏额亦都之女,皇太极原配夫人,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
4、继妃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因见努尔哈赤以及阿济格不下轿,被努尔哈赤视为侮慢行为,遭勒令离婚。
5、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
6、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
7、康惠淑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
8、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部阿纳布贝勒之女,与代善三继福晋叶赫那拉氏是姐妹。
9、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受册为东宫福晋,后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
10、庶妃那拉氏。
11、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
12、庶妃颜扎氏。
13、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14、庶妃克伊克勒氏,生一子,韬塞。
15、庶妃赛音诺颜氏,生一女,下嫁班第。
五、皇太极家谱?
清朝家谱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通称乾隆皇帝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六、皇太极族谱?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通称顺治皇帝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通称雍正皇帝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通称乾隆皇帝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通称嘉庆皇帝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通称道光皇帝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通称咸丰皇帝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通称同治皇帝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通称光绪皇帝
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
清穆宗同治皇帝载淳
七、皇太极之子?
皇太极的儿子有:
1、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肃武亲王。
2、皇二子:爱新觉罗·洛格(1611—1621),生母同皇长子,幼殇。
3、皇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1611—1617),生母元妃钮祜禄氏,幼殇。
4、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1627—1690),生母庶妃颜扎氏,辅国公。
5、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1629—1654),生母侧妃叶赫那拉氏,承泽裕亲王。
6、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1637—1670),生母庶妃纳喇氏,镇国悫厚公。
7、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1637—1699),生母庶妃伊尔根觉罗氏,辅国公。
8、皇八子:未命名(1637—1638),生母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幼殇。
9、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清世祖章皇帝。
10、皇十子:爱新觉罗·韬塞(1639—1695) ,生母庶妃克伊克勒氏,辅国公。
11、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1656),生母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襄昭亲王。
八、皇太极最爱?
皇太计最爱海兰珠
皇太极遇到海兰珠的时候,哲哲和庄妃都已经嫁给他多年了。传言海兰珠是随母入京朝见时令皇太极一见倾心的。那次会面之后,皇太极便提出要娶海兰珠。
天聪八年(1634),海兰珠嫁给皇太极,这一年她已经26岁了,相比哲哲16岁、庄妃13岁嫁给皇太极,她以这样的高龄出嫁,不得不说是一件新鲜事。不过,海兰珠生得貌美如花,身上有种独特的成熟美,而且贤淑文静,所以深得皇太极喜爱。
婚后两人形影不离,皇太极还赐封海兰珠为东宫大福晋,地位仅次于皇后哲哲。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封海兰珠为宸妃,将海兰珠居住的东宫赐名关雎宫,“关雎”源于《诗经》中象征爱情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足见他对海兰珠的心意。
崇德二年(1637),海兰珠产下皇八子,皇太极极为高兴,下令大赦天下,这也是大清颁布的第一道大赦令。这道大赦令让大臣们猜测出皇太极想立皇八子为储的决心,因为此前或是此后出生的皇子都没有这种待遇。只可惜,这位极有可能君临天下的孩子刚两岁就夭折了。
孩子的死使海兰珠深受打击,一直郁郁寡欢,最终忧闷成疾。崇德六年(1641),皇太极正领兵于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突然传来海兰珠病危的消息。皇太极置紧张战事于不顾,日夜兼程赶回盛京。当他赶回关雎宫时,海兰珠已逝。皇太极看着海兰珠的灵柩悲恸欲绝,乃至哭得昏死过去。
海兰珠的丧礼非常隆重,赐谥号“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后妃中谥号字数最多的。当时,有郡王阿达礼、辅国公哈纳在海兰珠的丧礼期间作乐,皇太极知道后非常生气,治他们有罪,削去他们的爵位。
在海兰珠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皇太极都无法从悲伤中缓过来,不思饮食,身体越来越差。大臣们为了缓解他的伤痛情绪,请他到蒲河射猎。没想到途中要经过海兰珠的墓,引得皇太极又大哭了一场。之后,皇太极身体更加不如从前,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海兰珠26岁入宫,33岁过世,虽然陪伴皇太极的时间只有短短7年,但却得到了皇太极真切的感情,这种情感在历代皇帝中都是少见的。关于海兰珠,人们也只知道她嫁给皇太极之后7年的事情,至于其前26年的逸事,不管正史还是野史都不见记载,让人不能不对她产生一种奇特的好奇心。
博尔济吉特·海兰珠简介
敏惠恭和元妃(1609年-1641年),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为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亦孝端文皇后之侄女。天聪八年(1634年),时年二十六岁海兰珠入清宫。而早在天命十年(1625年),她年仅十三岁的妹妹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就已嫁给了皇太极。海兰珠在此之前是否婚配,前夫何人,无考。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封为关雎宫宸妃,为四妃之首,仅次于姑母哲哲。皇太极将海兰珠居住的东宫赐名为“关雎宫”。海兰珠的封号和她所居宫室的名称,充分表达了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由衷喜爱。宸妃深受皇太极宠爱,两人感情极深。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1637年8月27日),宸妃生下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为此大赦,这是立太子时才会有的举措。母子最受皇太极宠爱。但此子未命名,就于崇德三年正月廿八日(1638年3月13日)逝世,不满周岁。崇德六年,宸妃逝世,年三十三。谥号“敏惠恭和元妃”。
九、皇太极的后宫嫔妃?
皇太极的后妃:
(1)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正宫皇后。
(2)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
(3)元妃钮祜禄氏(1593--1612)额亦都之女,皇太极原配夫人,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
(4)继妃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因见努尔哈赤以及阿济格不下轿,被努尔哈赤视为侮慢行为,遭勒令离婚
(5)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
(6)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
(7)康惠淑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
(8)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部阿纳布贝勒之女,与代善三继福晋叶赫那拉氏是姐妹。
(9)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受册为东宫福晋,后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
(10)庶妃那拉氏。
(11)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
(12)庶妃颜扎氏。
(13)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14)庶妃克伊克勒氏,生一子,韬塞。
(15)庶妃赛音诺颜氏,生一女,下嫁班第。
扩展资料
皇太极是满族的杰出人物,他青年时代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弯弓跃马,南征北战,为统一女真各部进入辽沈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继承后金汗位以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为清王朝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在位17年,最突出的特点是审时度势,适当掌握时机,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他继承努尔哈赤要入主中原,消灭明王朝的遗愿,不断改变斗争的策略。
皇太极针对后金面临的内忧外困,危机四伏的局面,毅然纠正努尔哈赤晚年一些政策的失误,革除一些不利于后金发展的弊端,建立有助于后金进步的制度,进行一场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习俗等方面比较全面的改革,使汗权加强,满族贵族之间和满、汉之间的矛盾得到和缓,政局稳定,生产发展,兵力强盛,加速了后金封建化的过程。
到皇太极逝世的时候,整个形势对清十分有利,‘从此燕京可得矣’。皇太极不愧为清朝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有为君主。当然,他前后多次派大军进关伐明,攻城略地,烧杀抢掠,给广大人民造成的灾难也是极为深重的。
十、皇太极的儿子列表?
皇太极有十一子,分别是: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肃武亲王。
•皇次子:爱新觉罗·洛格(1611—1621),生母同皇长子,幼殇。
•皇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1611—1617),生母元妃钮祜禄氏,幼殇。
•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1627—1690),生母庶妃颜扎氏,辅国公。
•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1629—1654),生母侧妃叶赫那拉氏,承泽裕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1637—1670),生母庶妃那拉氏,镇国悫厚公。
•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1637—1699),生母庶妃伊尔根觉罗氏,辅国公。
•皇八子:未命名(1637—1638),生母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幼殇。
•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生母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一位皇帝。
•皇十子:爱新觉罗·韬塞(1639—1695),生母庶妃克伊克勒氏,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1642—1656),生母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襄昭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