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赔偿金应该怎么分?
一、工伤死亡赔偿金应该怎么分?
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不能作为遗产被继承,死亡受害人的债权人也不能主张受害人近亲属在获赔死亡赔偿金的范围内清偿受害人生前所欠债务。
因此,死亡赔偿金不适用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应根据与死者关系的远近和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合理分配。
二、父亲车祸死亡赔偿金,家属怎么分?怎么分?
按照法规,你父亲车祸死亡赔偿金,这样分:你母亲、你和你兄弟姐妹、你爷爷奶奶,平均分。如果你或者你的兄弟姐妹中有未成年人,则未成年人则可分得多一些。具体多分多少,一般来说,事故处理时有关部门都相应做了赔偿金额计算和安排的,按照那安排给付即可。当然,如果想更多分点给未成年人,那上述赔偿款有份可分者,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则可诉讼解决。
三、江苏无锡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
1、死亡赔偿金按照无锡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受害人八十四岁,属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九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四、交通事故,80岁老人死亡,赔偿金怎么计算?
死亡赔偿包括: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如果是因伤抢救后死亡,那么还要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等相关费用。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五、儿子因交通事故死亡后赔偿金生母和继母的赔偿怎么分?
一、儿子因交通事故死亡后赔偿金生母和继母的赔偿是对半分,如果有生活特困难、缺乏劳动力的可以多分配点。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
1、第九条 继承权男女平等。
2、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3、第十一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4、第十二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5、第十三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6、第十四条 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7、第十五条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交通事故儿子死亡赔偿金母亲有份吗?
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死亡,死者得到的赔偿金就是死者的遗产。母亲是有权利继承的。按照我过继承法的规定。死者的遗产,他的父母,妻子,孩子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只要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就是这些人分别继承,具体继承多少,要看法院的判决,一般是妻子孩子多一些。父母少一些。其他人没有继承权。但第一顺序继承人没有的,才会由第二顺序继承人来继承,像兄弟姐妹等。
七、韩国工地死亡赔偿金额?
赔偿金额是876680元。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三个项目: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八、矿山死亡赔偿金?该怎么算?
员工是属于工亡,按照《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九、城镇户口死亡赔偿金怎么算?
在涉及损害赔偿的诉讼过程中,2018年农村户口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的问题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以下小编将为你详细分析。
一、死亡赔偿金
(一)死亡赔偿金的定义
人死亡赔偿金,也称死亡补偿费,是指受害人因各种非正常事故或死亡的,由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死者家属的一定数量的赔偿。既包括死者丧葬费用也包括其亲属的精神抚恤金等各种赔偿。
(二)死亡赔偿金的性质
关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国家赔偿法》第34条规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死亡的,应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
(三)死亡赔偿金的特点
由此可见,死亡赔偿金是不法致人死亡时特有的财产损害项目,是对受害者近亲属的赔偿,有以下特点:
1、死亡赔偿金并非死者的遗产。遗产表现的财产权益系死者生前已经合法所有的,而死亡赔偿金的形成及赔偿金的实际取得均发生在死亡之后。
2、死亡赔偿金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所取得的合法财产。夫妻关系终结于离婚或一方死亡(包括宣告死亡),而死亡赔偿金产生于夫妻关系终结之后。
3、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近亲属的赔偿,并非对死者自身的赔偿,是对受害人近亲属因受害人死亡导致的生活资源的减少和丧失的补偿。
二、2018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
(一)计算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死亡赔偿金采取定型化赔偿模式,即赔偿数额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客观标准以二十年固定赔偿年限计算。这一计算标准既与过去的法律法规相衔接,又不致因主观计算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注:
1、按照这一计算标准,死亡赔偿金比过去提高一倍多。
2、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30条的规定,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3、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前,《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死亡补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国家赔偿法》对于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标准。
(二)计算期限
1、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这既体现了人身损害赔偿计算的历史连续性,也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相一致。
2、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将递减的年龄起点定为60岁,主要根据是国家统计局的咨询意见。
国家统计局的专家介绍,平均寿命在统计学上是一个动态概念而非静态概念。平均寿命70岁,是指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而50、60岁乃至70岁仍尚生存的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当然就不一定是70岁。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计算,60、70、75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78.36、81.39和83.69岁。国家统计局的专家据此建议,将赔偿期限递减的起点调整为60岁,75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以与统计结果相一致。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采纳了这一意见。
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之前确定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期限上,《国家赔偿法》规定的是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
三、2018年农村户口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
2003年12月4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该《解释》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按此规定,属于农村户口的居民,赔偿的标准是发生事故年度的该市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20。
不过,根据新侵权责任法,众多被害人在同一事故中死亡,可以不考虑受害人年龄、收入、居住在城镇还是农村等个体差异因素,适用同一标准确定死亡赔偿数额,减少当事人的心理落差,减低社会矛盾。
而且法律规定,在城市内连续居住、工作一年以上,可以按该市的城镇标准计算其死亡赔偿金。
以上就是,2018年农村户口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的相关内容,相信大家阅读后会有所了解,也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大家在生活中如果有类似问题或者与法律相关的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相关专业人士例如律师或者可以找法网自行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
十、分割死亡赔偿金法律
在法律领域,分割死亡赔偿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这一法律概念涉及到在个人死亡后,其赔偿金应如何分割和分配给合法继承人的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分割死亡赔偿金法律的相关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复杂的法律问题。
分割死亡赔偿金的法律定义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分割死亡赔偿金的法律定义。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中,当一个人因他人疏忽、过失或故意行为而死亡时,其遗属有权获得死亡赔偿金。这笔赔偿金通常由肇事者或保险公司支付,以弥补死者家属因死亡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
分割死亡赔偿金的依据
在大多数司法体系中,分割死亡赔偿金的依据主要是法律规定。法律通常规定了哪些人有资格成为死者的合法继承人,以及各自在分割赔偿金中的份额。这些规定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但大多数都会考虑到与死者的亲属关系和经济依赖关系。
分割死亡赔偿金的执行过程
分割死亡赔偿金的执行过程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法律规定。首先,死者的家属需要提出索赔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以证明其对死者的关系和受到的损失。接着,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对赔偿金进行分割,并指示支付方将款项分发给合法继承人。
分割死亡赔偿金的争议点
尽管在理论上分割死亡赔偿金似乎是一项简单的任务,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争议和困难。其中一些主要争议点包括:继承人资格的认定、赔偿金分配比例的确定、兼并继承与法定继承的区别等。这些争议点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和司法解释来解决。
分割死亡赔偿金和法律公正
在处理分割死亡赔偿金的案件时,法律公正是至关重要的。法律应该旨在保护所有合法继承人的权益,确保赔偿金能够合理、公平地分配给每个继承人。法官和律师应该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不偏不倚地进行裁决。
结语
分割死亡赔偿金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法律问题,涉及到家庭、财产和情感等多个方面。了解分割死亡赔偿金法律的相关内容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当我们面临这样的情况时。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应对分割死亡赔偿金法律问题。
上一篇:侵权和工伤竞合要怎么赔偿呢?
下一篇:交通事故住院工伤赔医疗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