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交通事故 > 正文

主责次责怎么划分?

交通事故 2024-09-13 10:14

一、主责次责怎么划分?

1、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划分主要是根据违法行为对损害结果的贡献来确定的;

2、主要责任是当事人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且当事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当事人按照主要责任承担赔偿,也就是说当事人有错,但对方也有过错,当事人为主要责任,对方为次要责任。

二、事故主责和次责怎么划分?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全责主责次责怎么划分赔偿比例?

责任不同赔偿比例不同。全责方需赔偿事故的全部损失,主责方需赔偿事故损失的60%至90%,次责方需赔偿事故损失的10%至40%,主次责任轻重不同,承担的赔偿比例不同。

四、交通事故主责,次责,怎么区分?

1、第一种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一方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

(4)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5)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的赔偿责任;

(6)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的赔偿责任。

2、第二种是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1)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3)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4)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5)无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6)属于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的,应根据《民法通则》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视具体情况确定双方的赔偿责任;

(7)属于不能认定事故责任的,双方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扩展资料:

交通事故定义: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途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

(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与行人在行进中发生碰撞的就不构成交通事故;

(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3)在运动中发生。是指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4)有事态发生。是指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发生;

(5)造成事态的原因是人为的。是指发生事态是由于事故当事者(肇事者)的过错或者意外行为所致。如果是由于人无法抗拒的各种自然灾害造成,均不属于交通事故;

(6)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损害后果仅指直接的损害后果,且是物质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7)当事人心理状态是过失或有其他意外因素。若当事人心理状态处于故意,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参考资料:

五、主责次责怎么划分百分比?

对于责任划分是有一个明确执行标准的,责任分类主要有: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机动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选择自信协商或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事故未确定事故责任比例的,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事故责任比例。机动车一方负全部责任的,事故责任比例是100%,主要责任的,事故责任比例是70%,同等责任的,事故责任比例是50%,次要责任的,事故责任比例是30%。

但是我们在交保险的时候又分为交强险和商业险,在发生交通事故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交警到来出具责任认定书后我们又该怎样去赔偿呢,让我们详细聊一聊。

事故一方承担全部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先开启车辆双闪,下车按照规定摆放三脚架。切记不要和对方发生争吵,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发生。如果责任明确且双方没有异议的情况下,留好现场照片和视频后将车辆移至不影响交通的位置,由全责方拨打其保险公司的车险报案电话即可,有快速处理单的先填写快速处理单,没有的到维修4S店定损的时候补一个就可以,做完以上流程,就等着修理完去开车就完事了,明确责任的不需要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经全责方保险公司现场查勘不需要报警处理的,凭保险公司出具的查勘单证办理定损索赔

事故中承担主次责任按照普遍责任判定来看,负主要责任一方需承担双方修车费用的70%,这里的70%可不是两车维修总费用为基础,而是两车的各自维修费用,举个例子。

两车发生事故A是主要责任,B是次要责任,经过保险公司定损后得出A车维修费用10000元,B车维修费用15000元,A需承担本车维修费用的70%也就是7000元,同时还要承担B车70%的维修费用10500元,而B车在承担本车4500元后,还要承担对方车辆3000元的维修费用,这就是主要责任承担70%,次要责任承担30%。

另外在赔偿过程中,先由交强险赔付2000元,剩余费用由商业险赔付,需要注意的是事故中责任不明确必须要报警处理,等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以后,按照认定书进行赔偿。

六、交通事故,我主责,对方次责。怎么赔付?

主次责的赔付比例一般为三七开,即你承担70%的赔付责任,对方承担30%的赔付责任。

你的车子买了全险含不计免赔,在承保额度内,那么这七成的赔付责任由承保方赔付。

你这一方的损失(车损+人伤)的30%由次责方赔给你。

七、交通事故次责怎样追回?

1、实践中,有常见的两种方法:

一是双方协商分期赔偿,达成分期赔偿的相关协议。

二是由受害方起诉,交由法院审理判定,法院会依情况,以及受害方的申请,强制执行。最后可就肇事司机的财产,依法进行拍卖赔偿。

(1) 有保险

车主有购买车险的,可以通过“车险代位赔偿”实现赔偿。

车险代位赔偿的意思就是在理赔范围内,保险公司先行向垫付维修费后再向责任方追讨赔偿。

八、交通事故次责分摊多少?

交通事故,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1)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3)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4)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5)无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6)属于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的,应根据《民法典》(2021.1.1生效)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视具体情况确定双方的赔偿责任;

(7)属于不能认定事故责任的,双方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九、交通事故中主责和次责怎样分担 主责是四轮电动车 次责是摩托车?

双方当事人遇到了类似的交通事故,主责和次责可以按照比例承担,通常情况下,主要责任承担70%、次要责任承担30%,主要是在原则范围内双方协商解决。

十、交通事故主责与次责责任区别?

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之间的区别是: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九条就交通事故责任作了科学的划分。这就是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另外,遇有特殊情况时,交通事故责任划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分别规定采用责任推定的办法进行。即

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怠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赔偿问题很复杂目前责任大小跟赔偿比例也没有统一标准,全部责任全部赔偿没有争议,其他一般是先由交警调解协商解决。分歧大的只有上法院起诉,由法庭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