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调解协议书怎么写
一、工伤调解协议书怎么写
工伤赔偿协议范本工伤赔偿协议书(范本) 协议人:xxxxx厂(以下简称甲方)协议人:XXX(以下简称乙方)乙方于____年被甲方聘为该厂工人。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乙方在工作的车间厂房盖瓦时,不慎从房顶上摔下致头部受伤。事发后,甲方将乙方送到医院进行治疗15日,并支付了全部医疗费用。____年____月____日,乙方再次到医院做后续医疗手术,现已痊愈。为解决乙方工伤事宜,甲、乙双方方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原则,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经协商达成协议如下:一、由甲方一次性赔偿乙方后续医疗费、工伤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和就业补助业、工伤期间工资、护理费、伙食费、交通费、经济补偿等各项费用共计XXX元整(小写);二、乙方领取上述各项费用后,双方劳动关系立刻解除;三、乙方领取上述各项费用后,乙方自愿放弃赔偿差额权利;四、乙方自愿放弃基于双方劳动关系发生及解除所产生的各项权利;五、本协议一式叁份,双方各持一份,律师事务所留存一份备查,自双方签章之日起生效。甲方:乙方: 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年____月____日
二、劳动争议调解协议书签属后如赔偿数额不准确能追偿吗?
调解协议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如果不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况原则上是不可以违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十四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三、劳资纠纷协议书怎么写
执行和解协议
甲方:
乙方:
**市**区劳动仲裁委员会审结甲方乙方之间的劳动纠纷,案号:【**********】,该判决书判令(判决书判决内容):一、*********;二、******;三、*******。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就该判决达成以下协议:
一、同意劳动关系自调解书生效时解除;
二、甲方一次性支付7000元给乙方,此案了结;
三、甲乙双方在此之后就此案不得再另行起诉。
四、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法院存根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生效。
甲方: 日期:
乙方: 日期:
四、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
您的问题是什么?
五、签约三年的合同,试用期六个月,如今无大错劝退,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用人单位只是劝退的,暂时还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只有在用人单位采取实际行动,或者下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时,用人单位才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赔偿金。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提供充足的证据能够证明用人单位已经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饭店老板不给辞工,怎么办,走了没工资,没有劳动合同
1.依法解除劳动合同:递交书面的辞职通知书,并注意保存递交的相关证据,可以通过邮寄、录像等方式。递交30日后(试用期3日后),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无需用人单位同意。
2.没有劳动合同的,可以提供工作证、工作服、工资发放记录、社保缴交记录、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3.依法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未支付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4.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上一篇:劳动纠纷律所收费标准是多少
下一篇:与公司发生劳动纠纷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