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是二年还是三年?
一、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是二年还是三年?
一般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两年。一般诉讼时效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债权二年法定意思是什么?
法律对债权有2年的保护期限,就是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过了2年诉讼时效的债权变成裸债,通常被称为自然之债。那么,债权过了2年诉讼时效,债权人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吗?还有权请求债务人清偿债务吗?
1:可以明确的是,债权过了2年的诉讼时效,债权人仍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诉权”,这种“诉权”的行使不受限制,法院必须受理当事人的诉请;法院受理后,需要审查是否有诉讼时效中断、中止或延长的事由,如没有这些事由,法院将做出驳回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判决。其原因就在于,过了2年诉讼时效的债权变成没有法律强制保护力的自然之债,故,法院在确定诉讼时效已过的情况下,就不会支持当事人的请求。
2:债权人的债权过了诉讼时效同样不影响债权人向债务人请求还债。自古就有“借债还钱”的道理,只要债务人愿意偿还这笔自然之债,债权人完全可以“欣然接受”。需要指出的是,债务人对自然之债可以不予偿还,并且在诉讼中能得到法院的支持;但是,一旦债务人偿还了自然之债,事后不能以自己不知诉讼时效的规定或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请求向债权人返还,法院也不会支持债务人的请求。
3:如果债权已过诉讼时效,法院不支持诉讼请求,并且债务人以此为理由不清偿债务,债权人就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债权了吗?并非如此!还有转机的机会。
若债务人做出同意(口头或书面)清偿自然之债的意思表示,即使当时没有清偿,债务人的这种意思表示就有“起死回生”的功效,让这笔没有法律保护的自然之债变成新债,并且新债的诉讼时效从重新计算,这对债权人而言是非常有利。此时,债权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债务人清偿债务,若不配合,就可以到法院请求法院的保护。需要注意的是,债权人要留下债务人同意偿还的证据,还款计划书或保证书是最有力的。
由此可以看出,过了诉讼时效的自然之债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关键看债务人的后续行为,若其愿意清偿或做出愿意清偿的意思表示,债权人就能实现自己的自然之债。
三、为什么说债权是有期限的权利?
根据我国的民事法律规定,一般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两年后,不是债权债务消灭,而是债权人丧失了胜诉权。即债务人还有还钱的义务,但是债权人丧失了法院的保护,这种义务成为自然债了,不还法院也不回制裁债务人。
四、债务履行期限是指什么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是《担保法》规定抵押合同中的提示性条款,是抵押合同中应当具有的内容。债务履行的期限,也称债务的清偿期或给付期,即债务人应履行债务的期限或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期限。抵押权是一种变价优先受偿权,也就是说,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抵押权实现的主要条件就是被担保主债权的债务人到期末履行债务,所以,确定主债务的履行期有利于保护抵押人的利益。
五、债权债务纠纷最长多长时间
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最长保护期限是20年,诉讼时效是从对方最后一次承诺还款时间开始计算(或者就是债权债务到期时间)
上一篇:浦东新区比较好的债权债务律师
下一篇:福建省厦门市丁可律师事务所常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