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合同纠纷 > 正文

国际货物合同纠纷的内容有什么

合同纠纷 2025-04-25 07:16

一、国际货物合同纠纷的内容有什么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其特点是有涉外因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外国人,一方或双方居住地或标的物所在地在域外,以及法律关系有涉外因素等。因此这类合同的纠纷通常包括:合同条款解释的争议,合同应适用哪国法律的争议,管辖问题的争议,以及合同履行过程交付时间违约、货物质量、保质期的违约、货物运输中毁损以及货物被扣押导致的赔偿等争议。对于上述各种纠纷,无论采取仲裁还是法院诉讼,我认为还要尊重双方合同和交易习惯,有国际条约的要适用国际条约。

二、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发生货物运输合同纠纷,首先要确定当事人是否具有诉讼主体资格。然后是对承运人、托运人、收货人的损害赔偿责任进行审查。第一、承运人的损害赔偿责任1、归责原则:以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毁损、灭失为要件,采取严格责任原则。2、举证责任:托运人对其与承运人存在运输合同关系,以及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毁损、灭失承担举证责任;承运人对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第二、托运人的违约责任。1、未按约定的时间和要求向承运人交付货物或者有关文件的,应承担继续履行、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2、违反运输危险品的规定,应当采取补救措施、支付违约金、赔偿实际损失;3、未妥善包装货物致使他人财产、人身损害,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4、收货人不明或因收货人拒绝受领货物的,托运人应当承担责任。第三、收货人责任。1、未付清应由其支付的运费以及其他运输、保管费用的,应支付该费用并缴纳滞纳金;2、逾期提取货物的,应当支付保管费;受领货物的过程中导致运输工具、设备或者第三人的货物发生毁损、灭失的,应当赔偿承运人或第三人的损失。

三、什么是海商法

海商法 (maritime law,law of admiralty) 海指海洋及与海相通的江、河、湖等水域;商指国内 海上贸易及国际远洋贸易;海商法主要调整商船海事(海上事故)纠纷,但若发生海上船舶碰撞,则军舰、渔船、游艇等船舶以及水上飞机都在海商法调整范围之内。海商法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有:船舶的取得、登记、管理,船员的调度、职责、权利和义务,客货的运送,船舶的租赁、碰撞与拖带,海上救助,共同海损,海上保险等。 海商法是随着航海贸易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就其历史发展而言,它起源于古代,形成于中世纪,系统的海商法典则诞生于近代,而现代海商法则趋于国际统一化。 海商法属于国内民事法律,在民商法分立的国家属于商法范畴;但为解决国际通航贸易中的船货纠纷,多年来已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和规则,主要有:《统一提单若干法律规则的国际公约》(即《海牙规则》,1968年修订称《维斯比规则》)、《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简称《汉堡规则》) 、 《统一有关海上救助的若干法律规则的国际公约》、《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约克-安特卫普规则》、《防止海上油污国际公约》。它们分别对承运货物的权利和义务、责任豁免、海上船舶碰撞、海上救助、共同海损等作了详细规定。 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共15章。 主要内容有: ①适用范围为调整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海上运输是指海上货物运输和海上旅客运输,包括海江之间、江海之间的直达运输。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海上货物运输。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动式装置,但是用于军事的、政府公务的船舶和20总吨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船舶包括船舶属具。 ②详细规定了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旅客运输合同、船舶租用合同、海上拖航合同、海上保险合同的成立,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 ③实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原则,即船舶所有人、救助人,可依法规定限制赔偿责任。该法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

四、无效货运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货运合同为运输合同的一种。除运输合同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如下的特征:第一,货运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托运人与承运人是合同的当事人,但是收货人可以是托运人自己,也可以是第三人,在第三人为收货人的情况下,收货人虽然不是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但确是合同的利害关系人。第二、货运合同以将货物交付给收货人为履行完毕。第三,货运合同为诺成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则合同就可以成立生效。货运合同无效的处理原则,应按照《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