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婚姻家庭 > 正文

结婚后不幸福为什么

婚姻家庭 2025-04-30 11:16

一、结婚后不幸福为什么

结婚后,有些人情不自禁地将伴侣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尤其是女性,非要“好得跟一个人儿似的”。但心理学家指出,这种在感情中“迷失自我”的态度对婚姻无益,太亲密的伴侣反而会不幸福。最新一期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报道,心理学家发现,爱人们不同程度上存在一种“以感情为条件的自尊”(RCSE)。它指的是一个人按照在恋爱关系中的地位来评价自己,失去了自我意识和客观评判。有些极端的人甚至会认为,如果伴侣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那就一文不值。美国休斯敦大学的助理教授、人际关系与动机研究小组主任奇普·尼及其同事对这种心理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显示,那些RCSE得分高的人,虽然对感情很专一,但对自己的评价很低。在感情发展过程中,RCSE高的人还容易出现躁狂、偏执的行为。如果遇到分手、离婚等挫折,他们则会变得焦虑、抑郁,甚至产生敌对情绪。“他们不是冷静下来分析局面,思考如何采取最佳措施,而是立刻做出冲动反应。”美国金赛性研究所着名性心理学家威廉·汉金博士也指出,RCSE的对立面,就是在夫妻关系中保持自我,这是幸福婚姻的秘诀之一。许多人结婚后不仅放弃了自我,也要求对方放弃自我,要求两个人融入一个为婚姻而建立的“第三体”中。“就好像有的女性每次买衣服,首先考虑的是丈夫会不会喜欢;或者外出就餐时,男性会将妻子的口味放在第一,而放弃自己钟爱的汉堡包;更有甚者,有些妻子开口闭口都是我丈夫说的,凡事都拿不了主意。”汉金博士提醒说,这种为了爱而牺牲自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首先它违背了爱情的初衷。

二、夫妻之间不和怎么办

朋友之间,话不投机半句多;夫妻朝夕相处,生死与共。婚姻离异的缘由,说千道万,除了少数的

是出自性障感碍之外,绝大多数是源于性格不合。因此,要防备婚姻的裂变,应着眼于夫妻性格不合的矫治。

婚姻心理学认为,所谓夫妻性格不合,实质上是这一方没有使另一方如愿以偿。同样道理,所谓性

格相合,情意相投,就是夫妻双方彼此都能获得满足。这种互相满足包括体质上和精神上的,通过努力

是可以做到的。

因此,夫妻的性格不合,即使已到了见到对方都感到是一种精神折磨的地步,还是不要轻易分道扬

镳为好。与其束手待毙地哀叹与对方性格不合,不如身体力行,通过主观努力,在实现家庭职能中相濡

以沫,弥缝不合,摆脱困境。

格的异质整合,一般要经过迁就、接纳、应心三个阶段。

1.迁就

就是一方顺着另一方。夫妻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分野,如一方要咸,一方要淡,一方爱音乐,一方

好球类之类的兴趣爱好分野;一方当教师,一方当护士,一方当钳工,一方当营业员这类的职业所构成

的生活方式分野;一方活泼好动,一方抑郁孤僻,一方急躁,一方沉着这类的气质分野等。面对现实,

接受现实,从而使彼此思想得以认同。

2.接纳

就是迁就的习惯化。如果说迁就是克已妥协和让步的勉强过程,那么,接纳就是勉强的解除,并渐

趋自觉的过程。迁就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不仅不觉得勉强,反而觉得非此不可。

3.应心

就是得心应手。夫妻经过接纳,性格、气质、习惯、作风等适应,互相熟悉,配合默契,致于高度

的和谐。性格不全的夫妻进行异质整合,必须牢记:

1.异质整合从迁就到应心,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日久方得见效,它需要双方付出长期的努力;

2.夫妻性格异质整合的基础是爱情,如果双方没有维护爱情、维护家庭的强烈愿望,一切的一切,

都将是侈谈;

3.夫妻是个共同体,荣辱与共,性格的异质整合,不存在孰是孰非与孰优孰劣;各走极端既不必要,亦无意义.

编辑同志:我们是一对年轻夫妇,结婚两三年来,由于我们的性格有差别,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往往不大一致,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因此,平时常常为一点小事发生争吵,每次两个人心里都不好受,但是都不愿意主动和对方和解。我似乎觉得,这种情况已经在慢慢地淡化了我们的感情,但又无力改变这种情况,心里非常苦闷。怎样使家庭生活更加融洽,更加美满?

你好,你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和值得关心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间由于性格上的差异,兴趣爱好不尽相同,对人对事的看法不一致,偶尔发生几句争吵并不奇怪。但是,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地反复发生又处理不当,就会成为一种慢性的不良情绪刺激,往往形成难于弥补的感情上的裂痕,发展下去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首先,你们要避免激惹不良负性情绪,夫妻要保持心理上的沟通,情绪的和谐融洽,力求“釜底抽薪”,避免“火上浇油”。其次,要发挥理智的调节作用。争吵会伤害感情,赌气会使矛盾加剧,多想对方好处。再次,在僵持的情况下,要尽快变化环境。在“休战”一段时间后,再求完全和解。想想昨日,在那热恋之时,花前月下,曾有多少美好的话语;想想婚后生活的甜蜜,夫妻的恩爱,家庭的幸福,有什么怨恨不能消解的。情海导航主持陈丽珍。

三、男人比女人大几岁最幸福?

王国荣说,这类婚姻的三大幸福点,成了家庭稳固的支柱。第一个幸福点,满足女性“三位一体”的愿望。通常,女性梦想的白马王子兼具爸爸的成熟、兄长的呵护和朋友的活力。而丈夫年龄大,心理更成熟,感情给予更自如。 copyright srxww.com第二个幸福点,年长的丈夫通常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减少了因经济而发生纠纷的几率。第三个幸福点,家庭竞争少。丈夫年长,女性自然会生发出依靠感和服从感,减少夫妻间权利的竞争,摩擦随之减少。 内容来自srxww.com如果说到这类婚姻的劣势,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希付认为,一般而言,男性的平均寿命本来就比女性短,如果丈夫再比妻子大很多,那么有可能最终会是丈夫撒手人寰,妻子独守孤单。 内容来自srxww.com女大男小也幸福 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而在我国古代,也经常有大媳妇小丈夫的现象。现如今,姐弟恋依然是婚恋地图上一道少不了的风景线。 王国荣说,其实一些姐弟恋的家庭也很幸福,有的男性虽然年龄小,但心理年龄很成熟,而其妻子虽然年龄大些,但心理年龄却还像个妙龄少女。这样的家庭,从心理上来说,就跟男大女小的家庭模式类似。 另外一些姐弟恋家庭,则是丈夫都具有类似的气质特征,即男性不太独立,想继续寻找被母亲呵护的感觉。对于这样的家庭,往往会存在一些弊端。首先,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女性衰老得更快,而男性还在旺盛之年,容易使家庭不稳固。其次,年龄具有社会意义,在约定俗成的社会评价中,姐弟恋容易让人不解和非议,或者贬损男性“不男人”,或者说女性“老牛吃嫩草”等等,这些外部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家庭的围墙造成冲击。 男女同龄好沟通 现年49岁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妻子米歇尔年龄相差3岁,17年的幸福婚姻足以将他们划入“理想情侣”的行列。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岳晓东认为,同龄恋,并非我们理解的狭义的同岁,而是双方年龄大同小异,基本属于同一代人。王国荣指出,男女同龄是男性与女性同岁或男性比女性大3岁以下。可以这么说,在现代人的观念中,这种婚恋模式无疑是最理想的。 岳晓东提出,同龄恋的基础在于爱恋双方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协调一致,这种婚姻最具可持续发展性,具有六大好处。一是易于建立亲密关系。二是互动频繁。三是同步成长。四是需求一致。五是亲友支持。六是平等自信。总之,同龄恋人之间的社会经验相似,遇到生活问题时往往容易同心同德,而长期磨合更会使双方思维并轨,心有灵犀,形成共同的认知模式。 内容来自srxww.com“虽然男女同龄有诸多优点,但也恰恰因为平等也会出现一些问题。”王国荣说,同龄夫妻间容易因太讲平等而形成权利竞争,可能经常会为了“谁说了算”而争斗不休。 性格越像越恩爱 “以上三种婚姻模式都有优有劣,年龄的确在婚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真正决定婚姻稳定与否的并非年龄。”王国荣说。首先,英文中的“LOVE”是由一句拉丁文压缩而来,这句拉丁文是“爱是对他人生命持久的关注”。 王国荣指出,这就道出了夫妻之爱的真谛,那就是只爱伴侣本身,而不是关注外在的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高不是问题,年龄不是问题,长相不是问题”。外在条件要求越少,爱情越稳固。 其次,研究显示,性格越相近爱情越稳固。王国荣说,人们经常所说的夫妻之间互补是指,自己想拥有但没有,而配偶却具备,这是一种欣赏,而并非性格南辕北辙。 最后,要具有同一性。一是,结婚后,就要有与对方融为一体的观念;二是,受教育程度和人生价值观要相当。这些才是决定婚姻稳定与否的内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