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劳动纠纷 > 正文

如何准确确定劳动案件的赔偿金额

劳动纠纷 2025-03-29 04:31

一、如何准确确定劳动案件的赔偿金额

一、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

1、因克扣、拖欠工资引起的纠纷。对于企业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劳动者在提起劳动仲裁和诉讼时,不仅有权要求企业返还克扣、无故拖欠的全部工资,而且可以要求企业加发25%的赔偿金。

2、因发放加班费引起的纠纷。对于实行标准工时的企业,安排劳动者加点、加班的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应当按规定支付加班、加点工资。如果是综合计算工时的劳动者,在一个计算周期内超过标准工时的工作小时数的,同样应该支付加班工资,其中法定节假日的工作应当支付三薪。

3、因用人单位辞退造成工资损失的纠纷。这里的损失包括因误工造成的本人工资损失和25%的工资赔偿金。如果司法机关认定企业辞退不能成立,一般会支持劳动者期间的工资收入损失。

二、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的案件

1、经济补偿金纠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或者按照有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在索取一次性经济补偿金时,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放1个月工资,按照本人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标准计算。

2、提前通知金纠纷。企业没有提前30天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关系的,除了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以外,还应当支付劳动者代通知金(提前通知金),标准是本人一个月工资,计算基数同经济补偿金。实践中并非各地都执行这条规定,劳动者在进行劳动仲裁或者诉讼时,需要看当地法规政策有否要求。

三、要求赔偿违约金的案件

1、明确约定违约金的案件。劳动合同是双方真实、自主意识表示,如果双方在劳动合同中已作出明确、合理的约定,则企业违法或者违约时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执行,支付劳动者违约金。同时,如果赔偿实际损失金额超出约定的,劳动者还可以要求增加赔偿金额。

2、没有明确约定违约金的案件。双方对违约金额没有约定的,企业应当按照劳动者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

二、劳动纠纷补偿

进厂时签有一份自愿不买养老保险协议书,该协议无效,因为养老保险属于国家强制保险,也就是说,单位必须缴纳,一般个人缴纳百分之八,单位百分之二十。

鉴于此,单位必须补充2012年11月以前2008年3月7日时的年保修费。

2012加班费,加班几小时,你必须弄清楚,而且必须有凭据,因为加班费的计算有区别: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根据所属辖区的计算。

2012年11月,是否符合该辖区的标准。

你辞职的原因是什么。。。。。。。。。。

三、劳动纠纷,经济补偿

9年的双倍工资法院估计是不会判给他的,这里有个溯及力的问题,所谓溯及力,是指《劳动合同法》 生效以后,对于生效以前成立的劳动合同是否可以适用的问题。一般而言,对于溯及力的问题,采取从旧的原则。按照《劳动合同法》第97条的规定:

1、 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本法第14 条第2款第(3)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也即,对于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已经订立的劳动合同,需要双方继续履行该已经订立的劳动合同,而不需要重新按照《劳动合同法》 的规定再订立。但是对于两次以上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计算订立合同的次数则采取的是阻断方式,也即,通过适应新法的规定,从新法实施时起来计算订立合同的次数。

2、 对于新法实施之前已经建立劳动关系,但是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则应该依照新法在新法实施之日起的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年限问题,对于在新法实施之前已经存在的劳动合同关系的年限能否计算到经济补偿金的年限内里呢?《劳动合同法》采取了阻断计算的方法,也即施行之日已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的,依照本法第46 条规定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按劳动者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在本单位工作之年限计算。作为补充,该条还规定,如本法施行前按照当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则按照当时的有关规定执行。

我国2007年6月29日颁布《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生效,也就是说贵公司应当在2008年1月1日到2月1日之间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不签订劳动合同才适用新《劳动合同法》的关于订立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从2008年2月开始到A员工辞职期间支付双倍工资。

四、解除劳动关系怎样赔偿

如果私人老板是有营业执照的(不论是公司、企业、个体工商户),都可以要求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进行赔偿 包括:劳动补偿金、不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补偿,补偿相应保险费用。

如果只是为老板个人提供劳务,那就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要求补偿。你和老板的关系属于雇佣关系。对于雇佣劳务关系,法律没有相应劳动补偿规定。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